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1罗笑笑
罗笑笑
摘要:学前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启蒙和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石,是个人基本生活能力培养的开端,家长应重视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不让其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学前家庭教育重在对儿童个人思维、生活态度、处事方式等方面的正确指引,而非片面地教授和普及教育知识,家长应明确儿童的兴趣爱好,用趣味性的教育方式进行疏导,发挥学前家庭教育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家长是除教师以外,学前儿童的第一人生启蒙导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着孩子的最终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许多家长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多元化的影响,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失当等现象比较普遍,当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尚且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臆断儿童未来的个人发展方向
多数父母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颇深,自私地认为根据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为儿童预设学习计划是对其个人发展的认真负责,忽视了儿童与家长因时代的隔阂存在的思想差异,主观地臆断了儿童未来的个人发展方向,忽略了儿童的喜好和兴趣。学前儿童教育着重体现在家长应根据儿童自身独特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规划教育方案,家长自始至终应秉承以儿童个人成长特点为教育方向的原则,不应单纯地借鉴或强行地应用他人的教育方法进行学前教育,否则会令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不利于儿童快速地融入学校教育的环境中。
(二)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从调查情况来看,家长们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都千篇一律,且大部分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溺爱,而选择或宽容或放任自流的方式,而没有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与孩子真诚的沟通,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有的家庭崇尚“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管教过于放纵,对孩子采取“放养”型教育,这也自由,那也自由,导致孩子任性、放纵、无责任感,有的家庭实行“小学化”教育,在幼儿园期间就要求孩子背诗歌、乘法口诀、认字写字,这违反了孩子的年龄特点,破坏了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1]。
二、针对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尊重儿童的选择,肯定儿童的付出
尊重是对待他人的基本条件,也是与他人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基础。多项的人类需求调研结果表明人们之所以通过大量的努力和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是因为其想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赢得多数人的尊重和认可。显而易见,尊重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只有在其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个人的工作热情和信心才能够进一步地激发和释放。家长要牢记尊重对儿童个人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学会尊重儿童的选择和肯定儿童的付出,让儿童明确自身的学习价值,并从鼓励和认可中获得学习动力。家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小型缩影,家长方方面面的认知观念和思想价值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儿童,家长应善于表露出正面的生活态度和待人方式,让其从中汲取精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家长要站在平等共处的角度上,以朋友的角色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大胆地进行对话,进而降低儿童的防备心。
(二)强化家校合作意识
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专属任务的家长有很多,他们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只有幼儿园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目标,家长需要保证子女在接受幼儿园教育和集体教育之前的身心健康,并为之后的各种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针对幼儿园教育来说,教育的实施者也可以是教师。此时,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都应该更主动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分析和探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合理的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环境,主要就是幼儿园和家,所以,教师和家长不仅要针对其学习与生活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还要改善原有的错误观念,不断促进二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家校合作的真正价值[2]。
(三)杜绝完全地控制儿童的个人自由
平等而自由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是教育领域大力倡导的基本原则,其明令禁止家长过度地干涉儿童的个人选择,杜绝完全地控制儿童的个人自由,应为儿童保留一定的成长空间。许多家长将曾经自身未达到的成就和目标全部寄托在儿童身上,不断地加大兒童的学习任务,完全地掌控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给其带来了过多的隐形压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直在强调和突出教育的根本目的,重视儿童心理上和思想上的正确疏导,加强对其德育认知观念的培养,不只是局限于智力层面的拓展。家长要明确学前教育的根本宗旨,跳出学前儿童教育的误区,不应为其预设各种成长计划方案,而是要审时度势地结合儿童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引导,不要为其设定死板的教育框架,而是要灵活地开展劳逸结合的学前教育模式,让儿童自由地遨游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充分地体会和感受学前教育的乐趣。
结语
作为家长,应当引起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足够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社会和幼儿园也应当共同努力,为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使每个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雪丹.浅谈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6):266-267.
[2]朱光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