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2021-01-10武胜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诊断

武胜科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选择140例并以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以医师临床经验为依据给药,观察组70例患者结合微生物检查结果与医师临床经验为依据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微生物检验后发现有70株病菌,其中包括有大肠埃希菌30株,铜绿假单细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8株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观察组的一次治愈率以及轻度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而言,医务人员配合微生物检验结果以及临床经验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更高,治疗更为有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95-02

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于感染细菌或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发病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年龄越高、体质越差以及存在身体创伤的患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越高[1]。近年来,医疗相关技术发展较快,各种抗菌药物相继研发,但部分医院对相关药物的应用管理不够严格,导致药物滥用,效果不理想或者是人体产生抗药性的情况,最终导致继发感染,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对其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为进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进行了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价值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辖区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选择140例并以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在21-73岁之间,平均(45.47±7.86)岁,其中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31例,胃肠道系统感染疾病27例,泌尿系统感染疾病12例;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在22-73岁之间,平均(45.54±7.33)岁,其中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29例,胃肠道系统感染疾病25例,泌尿系统感染疾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 排纳标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感染性疾病,且临床资料完整;本次研究排除了存在脑部、肝脏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的患者,同时排除了刊月台疗药物存在身体或者心理上不适应的患者。

1.3 方法 (1)对照组70例以医师临床经验为依据给药,内容:医师询问患者病史、现目前主观感受,观察其身体情况,而后制定治疗方案。(2)观察组70例患者结合微生物检查结果与医师临床经验为依据给药,内容:医师询问患者病史、现目前主观感受,观察其身体情况,而后根据以上内容选择适当体液进行微生物检查,包括有血液、痰液、尿液以及分泌物等。标准组织采集后应放置于专业的无菌容器中保存并及时送至检验处;接着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直接进行涂片处理,将其放入专门的培养基并在对应的环境中培养,期间应注意原菌分离的质量;然后需要利用微生物检验仪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细菌培养情况,包括种类、形态等。最后还需要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筛查以及药敏实验,以明确患者可用药物类型,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记录了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结果;本次研究观察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感染程度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一次治疗后治愈、二次治疗后治愈两种;感染程度以气溶胶颗粒检验结果为标准将其分为轻度(1~10)、中度(11~100)以及重度(100以上)三种。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x±s)检验,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微生物检验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经微生物检验后发现有70株病菌,其中包括有大肠埃希菌30株,占比为42.86%,铜绿假单细菌12例,占比17.14%,肺炎克雷伯杆菌18株,占比为25.71%,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比为14.29%。

2.2 两组患者感染程度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一次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痊愈例数为70例,占比为100%;而对照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痊愈例数为61例,占比为87.14%。两组对比并用zx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有:x2= 13.744,P=0.001,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发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受自身微生物紊乱或者是外界病菌侵染而导致,其会诱发炎症,影响感染组织的功能,影响患者健康。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偏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人们生活环境变化较大,病菌变异的概率更高,二是相关医疗资源管理不够严格,滥用抗生素,影响正常人体免疫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3]。除此之外,感染性疾病还可以分为院内感染以及院外感染两种,前者与医院内卫生环境、医疗操作规范性等相关,较为容易出现感染情况的区域为病房以及手术室。所以为提高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医务人员应重视检测与诊断方法相关研究[4]。

传统感染性疾病治疗需要以医师临床经验为依据进行判断,其主观性较强,结果不够准确,较为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微生物检测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测方法,其在伤口感染、细菌性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的检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微生物检查要求医务人员正确采集、保存以及运输标本,而后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病菌分离与培养,而后对培养结果进行检测与分析,最终获得检验报告[5]。同时其还以微生物检测结果为依据,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酞胺酶筛查以及药敏实验,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详细地了解患者病情,进而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室内管理,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保证检验室以及培养室内空气清新,以避免空气中其他病菌污染培养菌,影响检测结果;二是做好仪器设备以及试剂管理,保证仪器清洁、消毒良好,保证试剂质量合格,以避免此二者污染标本,影响检测结果,如培养基应确保其透明度良好,且厚度应控制在3mm左右,如果检查发现存在沉淀则不能应用;三是微生物检测中,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微生物的性质、形态以及染色体情况,相关操作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如操作不规范则较为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所以在微生物检测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以避免应操作失误而影响检测结果[6]。对于肠道感染患者而言,微生物检测作用良好,主要是由于人体肠道菌群组成更为复杂,且不同患者身体情况不同,其肠道菌群情况差别也较大,而进行微生物检测可有效反应细菌种类,提高细菌分类的准确性,进而针对性选择有效药物。对于耐药菌感染患者而言,微生物检测则能帮助医务人员更为准确判断患者感染情况,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耐药菌产生的原因以及演变过程,进而更为准确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保证治疗效果[7]。

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而言,医务人员配合微生物检验结果以及临床经验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更高,治疗更为有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滴冰.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3):175-177+247.

[2]全瑞.微生物檢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06):23-24.

[3]张文梅.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7):18-19.

[4]凌莉,韦秀锦,莫秀林,等.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1):92-93.

[5]包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53-54.

[6]张馨悦,何亚红.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20,7(11):46-47.

[7]夏一秀.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01):88-88.

猜你喜欢

微生物检验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