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2021-01-10张华丁春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风险管理

张华 丁春洁

【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讨评价。方法:将在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进行住院治疗的85名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个组別,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后将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观察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病人,除常规护理以外,风险管理的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关键词】护理标志;风险管理;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44-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主要是病人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部位出现出血,从而造成这样的一种出血现象[1]。屈氏韧带以上部位主要有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当该种部位出现病变时,就会造成消化道的出血。此外,有些病人在进行了胃空肠吻合手术以后,也会有出血现象的发生。当病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以后,或者超过病人循环血容量的20%以上时,这种失血量就被称为大量出血,病人会有呕血、或者便血的临床表现,此外话有许多伴随症状,主要包括大量失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或者周围循环衰竭的现象。尽管该病较为常见,但是该病的病死率极高,大约在13%左右。经研究发现,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为广泛,常见的有消化性的溃疡、急性的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此外,胃癌病人也会造成消化道的出血。主要病因如下,食管癌、食管炎等是食管性疾病,急慢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炎等胃十二指肠性疾病,空肠克隆病空肠溃疡等空肠疾病。肝静脉、门静脉炎等门静脉高压疾病,胆管、胆管癌等胆道出血性疾病,十二指肠、胰腺炎等胰腺疾病,肝或脾动脉瘤破裂等疾病。此外,除了胃肠消化道疾病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造成消化道的出血,比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等血液病,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等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烧伤、手术造成的一应性反应也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现象。上消化道的主要临床表现具体如下,作为上消化道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医生可以根据病人是否有呕血或者黑便的临床表现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诊断。呕血的出血部位主要是幽门以上的部位,黑便的部位主要是幽门以下的部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出血量因人而异,当出血量在400毫升左右时,病人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当出血量超过400毫升时,病人会有轻微的头晕、四肢无力等贫血症状,若此时病人起立会出现晕厥,四肢冷的情况。当病人大出血时,出血量如果超过病人全身血量的30%以上,就会有休克症状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的烦躁、神志不清,脉搏上出现加快,有些病人无法测到血压,若此时病人没有得到立即的救治,会出现死亡。上消化临床表现为氮质血症,当病人早期开始出血时,血液各种指标无较为显著的变化,出血3小时以上才会有贫血的现象。如果是上消化道大出血,2小时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有白细胞升高的现象,即使立刻进行止血,白细胞指标也不会立刻出现下降。但如果病人是因为肝硬化或者脾抗,即使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白细胞数也不会出现增高的情况。此外,在中度出血和大量出血的病人中,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持续发热现象,持续时间不确定。

消化道出血病人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后需要对病人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因此对于消化出血病人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护理风险,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护理已经开始在群众中进行普及,随着护理的普及,其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避免或者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风险会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严重者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针对护理风险就提出了护理风险管理政策,护理风险管理可以规避一定的护理风险,降低疾病对病人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医院的损伤,降低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事故,降低了护理风险。本文主要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结果研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 16~89岁,平均为(59.65±9.88)岁,对照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25-85岁,平均为(59.56±10.2)岁,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应的护理。(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应的体温、血压、脉搏的监测等常规工作。(2)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法:①对入院病人的管理,包括门诊接诊和病人入院后护理,门诊接诊护士要有一定的经验,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对于那些病情严重者,无须进行过多繁琐的程序,应立即与相应的病房科室护士对接,降低病人的风险。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用不同颜色的腕带或者手环对病人进行区分,并将病人的基本个人情况信息填写在腕带处,方便后期用药和手术时的核对,避免出现手术病人弄错的情况,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三查八对进行核实。②对输血病人进行管理,病人由于消化道出血需要进行输血,因此要控制病人静脉输血的速度,避免因为快速输血而造成的其他并发症,此外输血时要需要将病人信息再次与腕带信息核对并且询问病人进行核对,确保信息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③上消化道病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因此如何区分不同病人的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病人用药前,先要确保病人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的情况,并且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如果病人有过敏或者不耐受的情况,需要对病人进行明确的标记,此外,特殊药物也需要进行标记,避免因为病人过多而出现药物混淆的情况。④由于病人出血部位不同,因此不同的病人需要有不同的护理方法。⑤对于需要进行止血的病人,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病人胃部进行降温,通过冰水利用收缩的原理对病人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止血时需要注意不要快速进行冰水的灌注,此外,对于大出血的病人,需要给予止血药物,例如奥美拉唑。⑥消化道出血病人要禁食辛辣的食物,避免对消化道造成二次伤害和刺激。⑦心理护理,病人由于出血会出现心理的烦躁,变得躁动不安,此时,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和病人交流,与病人沟通,安抚其躁动情绪。⑧门诊宣教,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除了某些疾病原因以外,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宣教就显得尤为重要,门诊护士要对就诊的病人发放相关的健康宣传册,并且告知病人生活上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清淡规律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等,让病人对该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病人对上消化出血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1.3 本文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本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兩组护理质量评分,病人经护理后的满意率。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出现出血或恶心、头晕、低血压、心律不齐,记录每组病人数,计算每组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观察项目包括专科护理、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健康教育,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单项25分,得分高表示护理质量高。(3)两组病人经护理后的满意率:对病人发放调查间卷,问卷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统计入数并计算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2.2 评价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专科护理、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病人经护理后的满意率 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王楠楠等人研究发现,在对观察组病人给予手术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并且观察组病人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同,本文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病人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并且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俞绣芹等研究发现,对观察组病人给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病人,护理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人,由此可以看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病人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杨雪梅等人研究发现,采用风险管理护理组的病人,消化道上出血的情况明显改善,并且病人满意度与之前相比,明显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的风险发生率。全春花[3]等人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病人满意率,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此外,朱玉、张琪等人的研究结果也与本文相似。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表明,对病人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后,可以提高后期护理的质量,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

总之,对于消化道上出血的病人除常规护理以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武林.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3):407-409.

[2]赵庆子,林凤端,杨婉玲,等.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7):261-261.

[3]全春花.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01):388-389.

通信作者:丁春洁,E-mail:dingchuniie@163.com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对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对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