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病诊断鉴定现存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2021-01-10陈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业病质量控制

陈军

摘要:如今我国各地职业病发病呈高发、局部爆发的特点,若忽视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问题,则会导致信访、上访事件激增。故此,文章具体分析了职业病诊断鉴定问题,并据此探索了优化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病;诊断鉴定;重复诊断;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引言

我国自发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办法后,为保证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更为完善,進行了多次修订。既提供给诊断鉴定机构、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诊断和鉴定职业病的法律依据,也帮助有关部门明确了职业病诊断及鉴定过程中的责任所在。然而客观来讲,在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一、职业病诊断鉴定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难提供

受理诊断申请过程中,常常出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能提供详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与健康监护资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用人单位都忽视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建立,也没有职业卫生档案,也没有定期为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的相关检查,以及检测场所内部职业病危害的因素。

(二)缺乏健全职业病诊断网络,时常出现重复诊断

诊断职业病的相关机构缺乏信息共享,经常会发生劳动者被确定为职业病以后,重复到多家机构诊断的情况[1]。以煤矿工人为例,传统的方式都是在用人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将工人带到附近的工业系统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体检,体检的项目为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检查诊断。如今交通愈加便利,同时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经济水平均有所提升,

特别是当工人确诊为职业病以后,到底能否解决医疗保障、生活及就业等问题,这就导致了上文中,许多农民工会重复进入具有职业病诊断治理的医院,再次进行核查诊断。甚至,在用人单位不提供重复诊断需要的材料时,选择伪造职业史,亦或者是让别人顶替自己拍摄X射线胸片,旨在确诊职业病。农民工进行重复诊断的过程不但会对诊断机构的资源进行浪费,也会带来社会的不良影响。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完整

目前,职业病诊断的相关争议已经到达了不断加重的状态,究其原因可知,职业病诊断机构并未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第一,不规范的诊断程序。比如,在诊断尘肺病时,一味地依靠医师通过临床读片的过程进行诊断,并没有参照尘肺病的相关要求,进行对比读片诊断,导致诊断误差增加。第二,对劳动者以往的职业健康资料或档案等信息并未进行搜集,不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导致资料收集、整理及分析不全面,只凭借劳动者于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检查结果,就给出诊断结论。第三,当前我国并未明确病历书写技术规范。第四,专职控制人员不足。第五,没有严谨地对诊断出职业病的相关法律文书进行数学,诊断术语欠缺专业性,和法律法规背道而驰,比如,通过影像科医师的单方面判断就给出劳动人员尘肺病的诊断结果。

(四)诊断机构诊断能力不强

虽然如今都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和疾病预控机构负责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这些机构的职业卫生学、流行病诊断经验丰富,但在临床经验、检查设备及人员构成等方面仍需完善,在鉴别诊断、非常见职业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诊断难度,此种情况在基层诊断机构尤为常见。

二、职业病诊断鉴定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监检力度,保证所需材料

诊疗机构在接受了劳动者的职业病诊断申请以后,如果申请者不能提供危害因素检测资料,为掌握危害因素,可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督促,要求用人单位检测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以提供给后期职业病诊断有效参考。同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做好监督执法,重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必须要求用人单位检测劳动者工作场所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和因素,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档案[2]。针对不告知疑似职业病、不配合诊断机构、不诊断职业病或是不出具职业史证明的单位,要依托相关法律标准进行严肃处理。

(二)做到多措并举,落实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职业病诊疗机构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应由职业病诊断质量中心每年展开考核,以下为主要的考核内容:第一,质量控制体系手册是否完善,具体包含职业病诊断流程;质量控制目标、质量负责人职责、质量手册管理;职业病临床工作相关的各种职业病诊疗常规与技术规范;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岗位职责;职业病就诊登记表,职业病诊断患者告知书,提交劳动、卫生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各种表格,以及发函的规范与流程;职业病诊断专用章及诊断证明书的管理及使用规定。第二,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符号程度。第三,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病历是否按规范书写。第四,是否按法定程序进行职业病诊断。第五,建设专业队伍。第六,培训职业病诊断医师的法律法规知识。

(三)优化设备、技术,提高诊断水平

一方面,在诊断机构、诊断医师不断增加,以及诊断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更新的背景下,职业病诊断培训开展较少,对此,各地应重视教育和培训工作。各诊断机构应给诊断医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同时组织不同诊断机构之间的管理模式、诊断技术及经验等胶料,持续提升社会的诊断水平。另一方面,专业设备对于诊断鉴定结果起到直接影响,对此,应注重专业设备的优化。以影像设备为例,在进行购置与使用时,应密切围绕相关技术要求,如《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要求,调整与处理摄像参数,调试中关闭降噪、边缘增强及组织均衡等图像处理参数,以及调整对比度、亮度等参数,保证获得的X射线胸片与尘肺病诊断质量要求相符。

(四)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机构网络平台

对职业病诊断机构开展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高效共享职业病诊断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劳动者在不同诊疗机构进行重复诊疗的情况发生。

结语

总之,职业病诊断鉴定,是保护劳动者合法健康权益的重要途径。而当前我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存在种种问题,若忽视这些问题,既影响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维护,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此,对于现存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经验总结,将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良好落实,从而使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得以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生,任迎娣.2015-2017年北京市某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中的问题[J].首都公共卫生,2018(4):193-194.

[2]李清华,朱晓明,张金龙.1例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争议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8(2):114-116,119.

猜你喜欢

职业病质量控制
卫健委拟规定:如无新证据当事人不应重复要求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
职业病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