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应用中对患儿痊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1-10张柏玲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张柏玲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应用中对患儿痊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在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出生新生儿黄疸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两组均为40例,分别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模式护理,从护理质量、患儿痊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黄疸患儿的痊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且患儿痊愈率较高,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护理质量;痊愈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新生儿黄疸临床上可以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种,其中,病理性黄疸普遍症状发生较早,黄染范围较大,甚至波及全身,而生理性黄疸患儿则会出现躯干、颈部黄染情况,且症状持续3d左右能够逐步自行消失,因而该疾病整体特征表现为复发率高、病情发展快等,随着症状的加重,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或是胆红素脑病等恶性后果,因而需要加强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护理工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在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出生新生儿黄疸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两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22:18,胎龄范围38.1~39.2周,均值(38.8±0.6)周,出生日龄范围6.5~14.0天,均值(10.6±3.4)天,实验组男:女比例20:20,胎龄范围38.0~39.6周,均值(38.9±0.7)周,出生日龄范围6.4~14.1天,均值(10.8±3.5)天,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包括:第一,环境护理。为患儿创造舒适清洁的病房环境,定时进行消毒通风,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保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以免引发感染。第二,皮肤清洁护理。每天定时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护理,尤其是臀部和脐部皮肤,降低皮肤破损发生率,降低皮肤感染风险。

第三,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及时沟通,提升其对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患儿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其家长开展健康宣导,强化其疾病认知,同时,提升患儿家长的疾病自我护理能力,并利用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宣教,使其了解新生儿黄疸的诱发原因、影响因素和临床症状等,从而为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配合。第四,光疗护理。开展光疗前对患儿体位进行检测,确保其皮肤的完整性,防止出现皮肤硬结和红肿等问题,光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肛门、会阴、眼睛等部位进行遮盖,做好皮肤防护措施。第五,药物指导。患儿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一旦发现不良反应问题,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和家长进行处理。第六,其他护理。护理实施前对小儿进行必要检查,保证小儿未出现硬肿、臀红等表现,合理遮蔽小儿眼部、会阴、肛门等部位,加强补水,保证小儿机体所需。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显效为患儿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皮肤颜色均恢复正常状态,且新生儿黄疸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为患儿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改善,患儿皮肤颜色逐步好转,黄疸症状逐步减轻,无效为患儿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皮肤颜色、状态均未见任何改善,护理效果不理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2)护理满意度。利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分析,合计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分以上为一般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软件对表格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整体疗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0%,由此可见,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由此可见,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出生时并发症问题,临床上可以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患儿发病后普遍需要一段时间症状才能够消退,但仍然会对患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针对于新生儿黄疸患者,在常规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于患儿症状的改善和疾病的治疗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且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服务,也能够最大限度弥补常规护理最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全面满足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1-2]。

常规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对于新生儿黄疸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起到巩固作用,但所产生的效果有限,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护理服务干预,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改善患儿的黄疸症状,提高疾病的康复速度,其主要原因在于,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对患儿的皮肤健康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有利于其胃肠道激素释放的刺激,进而强化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胃肠道吸收功能的改善,促进其正常排便,降低血清胆红素的重复吸收率[3-4]。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皮肤产生积极生理刺激,促进其情感发育和生理发育功能的改善,有利于其免疫力的提升[5-6]。同时,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也能够提高其胎便的排泄速度,促进正常的胃肠蠕动,促进其黄疸症状的改善,缩短患儿疗程,提高疾病的康复速度[7-8]。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黄疸患儿的痊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黄疸患儿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精细化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且患儿痊愈率较高,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黎月银,梁玉云,区凤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5):161-162.

[2]林晓岚,张玉花.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75-176.

[3]李永花.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甘肃科技, 2017, 21(3): 36-37.

[4]杨丽娟.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 2017, 23(39): 88.

[5]贾晓琴,黄朝梅,龙静.蓝光照射退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953-1954.

[6]张花.抚触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10-13.

[7]王名誉,邹海萍.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881-4882.

[8]罗萍,吕体红,胡燕.鸟巢式护理联合防撞条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光疗患儿血清胆红素及睡眠質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2):174-175.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