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2021-01-10葛群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脑血栓神经功能康复护理

葛群艳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致残率较低(P<0.05)。NIHSS、BI评分两组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较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中老年人是脑血栓的高发人群,以偏瘫、失语等症状比较常见,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目前临床治疗脑血栓的方法较多,包括药物口服、静脉溶栓、开颅取栓等,无论哪种治疗方法,患者后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为减少不良症状,加快患者康复,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非常有必要[1]。本研究认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良好,因此选取56例脑血栓患者为对象,展开下述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脑血栓患者56例,收治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8例、10例,年龄45~65岁,平均(56.36±2.14)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9例、9例,年龄46~66岁,平均(56.40±2.11)岁。患者资料完整,两组差异甚微(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治疗后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健康指导,包括服药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告知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服药,严禁患者私自更改服药剂量。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1)体位康复干预:术后早期调整患者为仰卧位,在头部下方垫上乳胶垫,避免术后患者头部损伤,每天对患者上肢和下肢进行按摩,进行屈伸、外旋等被动训练;术后3d患者无异常情况,每天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变换体位,如健侧卧位、头高脚低位等,在卧位侧肢体下方垫上软垫,防止压疮。(2)饮食康复指导:术后当天静脉输注营养液即可,次日尝试进食流食,如玉米汁、水果汁等;无异常情况下第3天尝试半流质食物,包括小米粥、皮蛋瘦肉粥等;术后1周尝试正常饮食,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必须是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方案,增加食谱中微生物配比,通过调理患者饮食的方法,避免患者术后便秘。(3)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在术后1周内给予患者被动锻炼,术后1-3d护士对患者四肢关节进行活动,按摩肌肉组织,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每次训练20min,每天早中晚各1次。同时进行膝关节内旋和外旋训练,促进血液循环,训练频次同上;术后第二周鼓励患者尝试下床活动,下床前对患者下肢按摩半小时,由护士牵引患者行走,或扶床行走,时间控制在20min,每天三次;术后第三周,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适当增加锻炼强度,如上下楼梯训练。(4)语言康复护理:首先,播放儿歌音频,让患者反复听,直至全部记住音频内容;其次,鼓励患者开口讲话,与播放音频一起阅读内容,反复练习。或针对患者语言障碍类型,实施针对性训练,让患者反复练习“O”、“e”等拼音,规范患者口语能力。此外,可以让患者说绕口令,进一步提高患者语言功能。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致残率。

(2)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按照0-42分标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越差。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60分为界限,评分高代表生活能领强,总分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计数数据,计量资料()-t,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致残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致残率较低(P<0.05)。见表1。

2.2 NIHSS、BI评分对比

NIHSS、BI评分两组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较高(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方式、作息等的不断变化,导致脑血栓发生率逐渐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患者发病后症状不同,轻者眩晕、失语,重者昏迷不醒,临床需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实施相应治疗[2]。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健康,因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恢复进程有着密切联系。

早期康复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探索的一种新护理模式,从患者术后、治疗后出发,对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实施针对性的康复干预,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早期回归正常生活。本研究设置两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降低致残率。本次取得上述良好结果的原因,与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有着密切关系,护理从体位干预、饮食方案、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四个方面入手,考虑到患者治疗后的几大方面,进而实施针对性干预,不仅有效预防压疮,还能调理患者营养平衡,改善其语言和肢体能力,这对其回归正常生活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早期康復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贤凤.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及其NIHSS评分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4):2.

[2]越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致残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4):3.

猜你喜欢

脑血栓神经功能康复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