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2021-01-10甘丽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偏瘫康复护理

甘丽艳

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11月就诊的3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11例(常规护理)及研究组12例(康复护理)。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予以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不仅能使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同时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管腔,造成静脉回流障碍[1]。最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一旦栓子脱落可造成重要脏器的栓塞,如肺栓塞等,可危及患者的生命。30-4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严重偏瘫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60%。因此临床在予以脑卒中偏瘫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需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本文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均就诊于2021年1月-11月,依据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参照组男、女比例为6:5,年龄:45-75(60.23±5.1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7:5,年龄:45-76(60.31±5.15)岁,两组基础资料一致,P>0.05。本研究已取得我院伦理组织委员会批准并予以执行。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督促其严格遵医嘱合理用药,协助患者翻身,予以日常生活指导等。

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1)基础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其多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增加每日饮水量,以避免出现便秘;(2)心理护理,大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等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仅会对其康复造成影响,同时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并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从而使其积极配合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患肢功能康复护理,①穴位按摩: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按摩患肢,选择足三里、太冲及伏兔等穴位,点按揉等手法按摩,准确定位穴位后,借助拇指指腹垂直点压穴位,由轻到重按压,以患者刺激部位酸胀感较适宜,各穴位操作30-50次,2次/d;②气压治疗护理,患者卧床期间采用间隙充气压缩泵实施下肢加压,具体方法:使用前先测量患者下肢周径,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腿套;抬起患者下肢,将腿套铺于患者腿部,包裹大腿和小腿,拉好拉链,将腿套上接头于充气泵相连,确保连接紧密。打开电源,旋转压力调节按钮,调节至所需压力,设定好时间开关,其会按照足-小腿-膝盖-大腿顺序以3.5s-4s间隙反复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20min/次,2次/d;③穿戴弹力袜,足部不同的方向穿戴弹力袜的弹力有所不同,可由下至上产生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压迫患者患肢静脉,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肢静脉血回流,且可使静脉压维持最小,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腿周径、腿长等选择相应的弹力袜型号,患者苏醒后应监督患者及时穿戴弹力袜,睡前也应提醒其脱掉弹力袜,患者穿戴弹力袜期间应询问其感受,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的血运情况,防止出现发热及红肿等症状;④中药熨烫护理,在小布袋内装入吴茱萸、炒芥子、莱菔子、紫苏子、伸筋草、独活、苏木、乳香、没药、艾叶、姜黄、杜仲及牛膝,用缝线封口,将中药加热后,循环推熨患肢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三阴交穴位,轻柔操作,随着药包温度降低,逐渐增强力度,以患者自身耐受为宜,30min/次;(4)出院指导及家庭护理,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出院后仍需每日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强度循序渐进,为其制定出院后康复计划,让患者回归家庭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两组均干预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总分为42分,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总分为100分,分值与运动功能呈负相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总分为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2-3]。

(2)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如表1:

2.2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P<0.05,如表2: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发生最大原因在于救治的延迟及缺乏合适的康复护理,下肢偏瘫患者由于运动量减少,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给其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改善其下肢静脉血流情况,促进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尽快对其实施康复护理,能显著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本次研究通过予以该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不仅能使其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康复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涉及心理、体位、患肢锻炼及穴位按摩等,根据个体差异性,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以下优势:(1)实施心理康复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顾虑,纠正其对疾病存在的误区,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且行体位护理能预防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改善肢体功能;(2)患肢功能康复能促进局部静脉血流及改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由被动活动过渡至主动活动,促进疾病康复,降低致残及病死率,行点按揉等手法按摩患肢,在患侧肢体相应穴位发挥作用,局部刺激利于经络运行,达到顺气活血及疏通经络等功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按摩伏兔穴能发挥疏通经络、止痛活血及散寒化湿功效;按摩足三里能发挥补中益气、疏风化湿及补中益气功效;中药熨烫护理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在持续温热刺激下,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药物与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起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及调和气血的作用;此外气压治疗护理及穿戴弹力袜也有利于促进深静脉血液回流,使静脉压保持最低,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能使其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能有效预防或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孫慧,许坚.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J].贵州医药,2021,45(2):330-331.

[2]田虹,谢红梅,刘志敏,等.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6):2946-2949.

[3]莫雪梅,刘秀容,代玉玲.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81-3184.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偏瘫康复护理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漫画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