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2021-01-10王霞
王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了解戴镜依从性,并观察患者视力改善率。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视力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戴镜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率(P<0.05)。在护理之前,观察组视力水平情况和对照组视力水平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视力水平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中对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戴镜依从性和改善视力,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99-02
现代社会下,青少年因早接触手机、Wad和玩电子游戏导致近视率明显上升。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其中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已超过70%。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视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合理用眼,容易形成近视,加深近视度,对儿童的视功能发育、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青少年一旦确诊近视,不仅无法逆转,近视程度也会过快增长。近视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配镜合理用眼。如何有效地控制近视已成为眼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临床上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角膜塑形镜作为非手术方式缓解近视发展的最好方法应运而生。尤其对于青少年近视的角膜塑形镜治疗,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多数青少年的治疗依从性较低,需要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1-2]。本次研究探讨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治疗的20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6例和34例,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12.12±2.01)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3例和37例,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12.07±2.2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镜片后表面分为基弧、反转弧、定位弧和周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镜片。眼镜选择需要注意:从矫正视力的角度选择:眼睛和晶状体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合适的。选择镜框时,镜面与眼睛的距离应为12mm,但镜面不能接触睫毛,镜体不能接触脸颊。镜腿和佩戴者的耳根、眼镜的鼻托和佩戴者的鼻梁要配合好,才能保证眼镜不会滑动。眼镜和人眼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镜片光心的位置,影响棱镜效果。折射误差大的镜头厚重,对光心精度要求极其严格。应选择边缘宽度较小的塑料镜架,以便与镜片牢固地安装在一起。对于高度眼镜,尽量选择小镜圈的架子,如果镜圈太大,不仅不美观,还会压迫鼻梁,调整不当容易产生棱镜度,达不到最佳矫正视力的效果。脸宽、瞳距小的人不宜选择过大的镜框,否则,在制作眼镜时,为了使光学中心与瞳距重合,势必要让光学中心远离镜框的几何中心。此时,光学中心移动过多,不仅容易产生棱镜效应,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斜视、弱视等不良后果。而且容易损坏镜片。试戴20分钟后,评估试镜的动、静态指标,第一时间测定参数,进行验光订镜。镜片到后,对患者进行戴镜方法训练和戴镜注意事项指导,在佩戴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半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估患者的视力变化和矫正效果。②心理护理。很多青少年在第一次佩戴时会紧张焦虑,对佩戴方式缺乏了解,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配合检查,告知患者相关检查项目的目的和重要性,使患者根据不同检查要求摆正确姿势,看着指示灯,保持轻松心态,避免影响测试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角膜塑形镜的佩戴和使用。③镜片摘戴的护理。要详细讲解正确的摘戴方法,做好引导工作,需要摘戴前后洗手,镜片必须保持清洁。④镜片护理。直接影响到镜片的使用寿命及眼部健康,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护理镜片,清洗过程中务必要小心,不要过度的按压或揉捏镜片,以免影响角膜塑形镜的正常形态,或造成镜片破碎,影响使用。在清洗过程中,患者首先需要洗手,修剪指甲,将镜片放在手掌中,将凹面朝上,加3-5滴护理液,另一只手轻轻清洁镜片。清洗时间大约是3分钟。使用前用流动水清洗护理液,严禁用开水冲洗。镜片盒必须每天清洗,每周消毒。⑤随访护理。成立专门的随访护理团队。使用微信平台或通过电话为患者答疑解惑,了解患者配戴镜片的情况和配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解答。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依从性情况,并观察患者视力改善率,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視力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资料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表示,进行组间x2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情况,依从性情况,并观察患者视力改善率的比较 观察组100例患者家长中,不满意1例,家长满意度99.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不满意18例,家长满意度82.0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患者中,不配合戴镜2例,戴镜依从性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不配合戴镜13例,戴镜依从性87.00%,观察组患者戴镜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视力无提高2例,视力改善率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视力无提高13例,视力改善率87.00%,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前后视力水平情况的比较 在护理之前,观察组视力水平情况和对照组视力水平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视力水平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数据显示,12岁以下儿童近视每年增加100D以上,18岁儿童近视每年增加75D左右。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与作业时间长、校外培训比例高、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盯着电子屏,长期过度使用眼睛导致视力丧失有关。对于近视青少年来说,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会发展成高度近视(600D及以上)。高度近视可导致玻璃体、脈络膜和视网膜变性、黄斑变性、萎缩和后部葡萄肿网脱。它还可能导致弱视和斜视,原因是视力低下和调节和收敛功能障碍。有数据显示,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在发育期平均每年增加75-100D,而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在发育期平均每年增加约21D[3]。
角膜塑形镜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和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加重,其相关机制与角膜塑形镜能提供更清晰的视网膜图像质量,有效抑制远视散焦的发生有关。通过使用角膜塑形镜,通过产生周边近视散焦来起到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研究表明,角膜塑料镜片不仅能促进中心屈光度的远视漂移,而且会引起周边屈光度的近视漂移,从而造成相对周边近视离焦。这种疗法极大地缓解了青少年近视的发展[4]。特别是角膜表面光学平面的形成不会受到眼球运动的影响,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作为近视的非手术治疗,虽然角膜塑形镜不能达到彻底治愈近视的目的,但也可能是由于患者停止配戴后视力反弹所致。不过,角膜塑形镜不会导致患者角膜结构的改变,从而为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提供更大的空间。不过,由于镜片与角膜直接接触,治疗时间长,戴眼镜的人群又以青少年为主,专业、持续的护理指导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是护理发展史上的一次观念创新。它强调对从医院转到家庭的病人的持续护理。目前已应用于国外多种疾病的护理领域,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和社区,通过对角膜塑形镜治疗中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提高其对角膜塑形镜治疗的认知和提高戴镜的依从性,加速病情好转[5]。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镜治疗中对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戴镜依从性和改善视力,提高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素萍.PDCA循环模式持续质量改进法在佩戴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04):19-21.
[2]张玉婷,李胜兰,黄旺兴,等.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3):3940-3943.
[3]王闰.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短期疗效观察[J].交通医学,2019,33(03):284-286.
[4]姜丽丽.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近视及眼部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02-102.
[5]高扬,杨智宽.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5):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