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2021-01-10张忠华
张忠华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生物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一直以来是众多学生头疼的学科。而对于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言,有效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教学任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而言,由于家庭离异等变故,这类学生在课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一定的学习状态,同时很难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会将一些问题憋在心中,从不会向教师及同学诉说,进而导致教师很难掌握该群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心理特点,造成教学效率下降。
关键词:特殊群体;高中生物;方法策略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内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家庭都是美满幸福的,班级内存在着一些特殊学生,这些学生往往由于家庭中父母离异、外出工作等情况,造成学生缺乏一部分的关爱,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体现在学习中就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课上容易走神,不爱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很难向教师袒露心声等,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下降,难以向这类学生灌输有用的知识。为此,针对这一现状,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一类特殊学生创新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其在班级中出现的孤僻、消极等心理情绪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重新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依据学生心理需求,优化教学工作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作为高考的一项考试内容,其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更会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这些特殊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及需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于高中这些特殊学生而言,其内心渴望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虽然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时常表现出一副难易亲近的态度,但这恰恰是其害怕身心受到伤害的表现。为此,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针对性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身心需求为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例如,在进行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章节的知识内容向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加强这类特殊学生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充分感受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够激发特殊学生与其他人沟通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二、注重学生情绪变化,积极进行引导
對于高中这类特殊学生而言,其心理情绪变化难以琢磨,再加之该时期正是处于学生青春期阶段,本身学生的心理变化波动较大,而这类特殊学生经历过普通学生没有面对的困难,在这个时期其心理情绪更为复杂,很容易出现厌学等情况。为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其应当更加注重这类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其能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改章节知识点较为抽象复杂,很多学生面对这些有关基因及染色体的相关知识难以理解,而对于这些特殊学生而言,其不愿与人沟通的学习态度更会使其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重重的困难。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情绪特点,在学生面对知识问题难以理解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学生自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使其收获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如遇困难便能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开展家校共育
教育工作从来都不是家长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责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其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工作,而家长作为学生的榜样,则更应当带给学生更多心理上的教育。在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结合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在校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更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弥补家庭问题的缺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还应当积极联系学生的家长,引导家长在家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教育引导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项需要学生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的作业活动,对于单亲家庭来说,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进行相关知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而对于一些留守学生而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充分感受来自家庭及学校的共同关爱。
总之,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其要求教师应当针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这些特殊学生而言同样也要一视同仁,将高质量的教育内容灌输其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今后的学习成长中越走越远,尽快摆脱家庭问题为其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24.
[2]阳崇娟.以心相待,伴生相守——高中留守学生教育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