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

2021-01-10史忠

新农民 2021年35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农村经济

史忠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正确把握具体的经营模式,寻求有效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农村经济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升级,家庭农场规模逐渐扩大,生产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对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投资型家庭农场中,不仅拓宽了农村就业渠道,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家庭农场已成为重要的助推力,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注入了新鲜活力。

1 家庭农场概念解析

作为农民家庭经营的重要载体,家庭农场概念于2013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其官方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并以此作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农业经营主体,是经济社会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1]。在官方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诸多与之相关的实践和理论阐释。如在20世纪80年代就兴办过职工家庭农场,由国营农场进行领导,承包大户以户为单位进行家庭经营,自负盈亏、定额上交。近年来,“家庭农场”备受关注,是推动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路径,各界对于其發展持不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家庭农场是西方资本经济的产物,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但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家庭农场与我国小农经济同根同源,历史关联深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都有一定道理,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切实发挥其价值。

2 我国家庭农场的主要经营模式

2.1 “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将家庭农村与农业合作社的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两者共同的经济效益目标。以往“农户+合作社”模式虽然推动了农户交易内部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交易风险和生产成本,但是农户大多为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这就使得“农户+合作社”模式的发展空间狭窄,生产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家庭农场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家庭农场+合作社”这一模式以合作社为媒介,通过与规模化发展的家庭农场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在基于农户自愿联合上,实现联合共赢,因此在国外被广泛应用,而我国很多地区也采用了这种经营模式。

2.2 “家庭农场+公司”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公司”模式是在“农户+公司”模式发展而来。“农户+公司”中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规模不大,无法很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两者之间看似为整体,但由于农户自身能力不高,导致企业在合作关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甚至一些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断压缩农户的利润空间,导致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家庭农场不同,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弥补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不足,管理更加规范,风险防控能力较强,与公司具有同等的市场地位,这更有利于两者建立起平等、紧密的利益结合机制,以更好实现双赢目的。

2.3 订单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在我国家庭农场中,订单型模式比较普遍,其主要生产粮食,多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通常与大型的粮食经销商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此来保障粮食市场销售额。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下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比较大,体制更加成熟完善。同时,为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政府对这类农场会进行大力扶持和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订单型家庭农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综合水平的提升,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2.4 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入生态学原理,科学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采取生态工程学方法,秉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过程中,大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种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处理,如稻杆、玉米秸秆等,将其作为养殖业的养料或食料,同时也可以通过沼气池将其加工处理成养殖业养分。此外,通过沼气池还可以将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发酵,制作成肥料,构建起饲料、肥料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生态体系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食品需求发生转变,更追求“健康绿色无公害”食品。因此,从这一趋势来看,生态多元化家庭农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3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根据农业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贷款难、基建设施滞后、市场信息获取难、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难、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技术获取难度大、生产性服务欠缺等等。其中,制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最大的阻碍是贷款难,占比高达50.8%,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农场在发展初期投资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银行在贷款审批上非常严格,而且多数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不高,也无法提供固定资产凭证,所以从银行途径获取贷款的几率非常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场主的信心,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2]。在无法获得贷款导致资金紧缺时,政府所能提供的扶持力度不大,这就使得很多刚刚起步的家庭农场举步维艰,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此外,除经济因素制约外,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就是人才和社会化服务的欠缺。作为经营单位,家庭农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一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家庭农场所开出的条件也不足以吸引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这就导致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而对于社会化服务,农村地区相对比较短缺,加之农业技术推广在农村覆盖不全,很多农场都得不到专业的技术指导。如养殖农场,其疫病风险较大,需要具备专业的疫病防控体系,但是因农场缺少相应的社会化服务,导致牲畜发生疫病的概率较大,一旦染病可能出现群体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令不少养殖户濒临破产。

4 提升家庭农场对农业促进作用的对策

4.1 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为有效解决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就必须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金融机制,建立健全的扶持政策,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首先,对补贴比例进行合理设定,可出台无息、降息等贷款政策,尽可能降低家庭农场贷款成本,调动其融资积极性。其次,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创建价格支撑机制,提高家庭农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3]。再者,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起农产品共享平台,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创新财政补贴,切实推动家庭农场创收,保证其经济效益。

4.2 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人均补贴并不高,总体支持率仅有2%,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对此,可适当提高农业补贴。针对家庭农场补贴时,必须要保持“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大补贴政策宣传,吸引一大批年轻人才回乡发展。对于农民存在的疑问,可在线进行解答,也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解答。其次,补贴需要提高针对性,必须要详细说明补贴领域相关事项,如耕地补贴金额、农产品开发补贴等具体金额,以此确保补贴效能。

4.3 发挥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引领作用

要加大典型宣传,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其他家庭农场发展,每年可以选出一批规模适度、技术先进、效益可观的家庭农场作为示范农场,组织其他农场主进行参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全面推广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建设经验,同时也助于帮助农场主树立起正确的经营观念,激发他们优化改革农场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助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4.4 提升农户的专业性

在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过程中,农户的专业性将直接影响管理效果。因此,必须要重视农户专业性的提升,渗透和宣传先进的管理经验。首先,作为經营者必须要了解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家庭农场的内涵与定义,只有这样才能高效执行管理工作。其次,针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内容可涉及农业技术应用、市场营销等等。组织农户去参观管理经验成熟的农场,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此来提升经营者的管理专业性,从而促进家庭农场稳定高质量发展。为了提高农户的专业性,还需要有关部门将各项培训纳入行政工作范畴,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力度,实现全方位渗透。

5 结语

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急需需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实际中必须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参与积极性,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户专业水平,全方位助力家庭农场经营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肖化柱,兰勇,邓玲.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典型模式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0-43.

[2] 来晓东,杜志雄,郜亮亮.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路径选择的比较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调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41-49.

[3] 魏淑娟,秦嘉敏.家庭农场的理论、实践与乡村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20(9):119-129,2.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农村经济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