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中细节优质护理的实施价值

2021-01-10曾春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并发症

曾春英

摘要:目的:分析在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中,实施细节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两组NIHSS与BI评分比较,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BI评分高(P<0.05)。两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较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节优质护理;脑梗死;早期溶栓;神经功能;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脑科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等关系较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部神经科疾病,治疗以溶栓为主要方向[1]。临床建议患者发病后,最好在4h内进行溶栓、机械取栓等治疗,治疗期间必须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断提升患者依从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2]。本研究认为细节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实施效果比较理想,尤其在溶栓前后,能够针对患者情況实施干预,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进一步分析细节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选取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展开下述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7例、3例,年龄53-75岁,平均(63.28±1.23)岁,病程1-5天d,平均(2.15±0.13)d;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6例、4例,年龄53-75岁,平均(63.35±1.18)岁,病程1-5天d,平均(2.16±0.15)d。资料齐全,两组数据差异甚微(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1)溶栓前快速讲解治疗过程及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溶栓治疗中注意安抚患者情绪,每用一个仪器或药物,向患者讲解功能,避免患者恐慌。(3)治疗后将患者转移到安静整洁的病房中,调节室温为24°,每天更换床单被褥,防止院内感染。

观察组:细节优质护理,措施包括:(1)溶栓前细节优质护理:①全面评估:入院后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情况,完成血常规、血压、心率等监测后,综合分析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条件。②检查患者身上有无穿刺点,若发现穿刺点需持续用棉球、胶布按压,避免溶栓期间药物从穿刺点渗漏。③按照先抽血,再CT检查头部的顺序查看患者是否存在溶栓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有无疾病史,叮嘱其做好治疗的心理准备,并要求家属签字后再行治疗。④护理人员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患者入院时用亲切的态度,和蔼的话语接待,全程言语安慰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由一个护士全程护理患者。

(2)溶栓中细节优质护理:①溶栓期间实时查看患者体温、血压及精神状况,由护士实时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②溶栓药物注入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局部红肿、恶心等不耐受症状,无不良反应可持续输液,确保管道通畅即可,半小时内完成溶栓药物输注。③监测患者出血及神经系统症状,出血部位可能发生在牙龈、皮下、泌尿系统等地方,意识模糊、精神不佳等是常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发现异常后立即反馈医生处理。

(3)溶栓后细节优质护理:①基础护理: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的基础上,每隔1h测量患者血压并评估神经功能,并在床上开展被动肢体锻炼,每天早中晚进行下肢屈伸、外旋等活动,由护士全程完成;每天早晚给予患者漱口水,清洁患者口腔,避免感染。②饮食细节指导:根据患者饮食喜好,搭配合理的食谱,将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合理分配,促使患者营养均衡,必要时多增加膳食纤维,防止患者便秘。③并发症预防护理:患者咳痰时立即协助其翻身或坐起,通过拍背、吸痰装置等方法帮助患者快速排痰,防止呼吸道阻塞;在患者身下放置气垫床,放置压疮;每天按摩上肢及下肢,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④康复护理:肌肉运动。患者自行训练手指关节及踝关节灵活性,每天早晨手指抓握训练作15min,踝关节转动训练做15min,早晚下床尝试扶床走路,感觉疲惫时立即停止活动,上述训练每日3次,或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加减训练次数。患者需自主完成刷牙、进食等基本活动,若有困难可由家属协同完成,最终还需患者提高自我行动能力;吞咽训练,每次用棉签蘸取少量水,抹在患者舌咽喉处,刺激患者重复吞咽动作,3~4次/d,5~10min/次。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总分35分,评分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成正比[3]。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评分与患者自理能力成正比[4]。

(2)记录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

(3)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计算每组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计算数据,计量资料(x±s)-t,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评估

两组NIHSS与BI评分比较,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BI评分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溶栓效果对比

两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较短,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并发症分析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中老年人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人群,血管阻塞影響血液循环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发病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5]。因此及时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研究实施溶栓疗法,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在治疗期间还给予患者细节优质护理。

本研究设置两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细节优质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是溶栓治疗较为理想的辅助护理方法。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本次实施的细节优质护理,充分从患者角度出发,将患者放在核心位置,从溶栓前、溶栓中级溶栓后三个阶段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同时抚慰患者心理,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让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工作[6]。术后着重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保证其平稳恢复的同时,强化患者的肢体协调、吞咽功能及自理能力,有效减少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的可能[7]。总之,细节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极大改善其日常生活状况,临床实施效果非常理想。

综上所述,对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鉴.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研究,2019,27(6):3.

[2]胡琳莉.精细化优质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作用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18(7):3.

[3]田颖莺,王倩,祝婷,等.院内优质护理联合出院居家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3.

[4]林玉梅.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健康养生,2019,15(20):3.

[5]李静.全程优质护理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早期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4):2.

[6]李茜.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J].家庭医药,2019,10(12):255-256.

[7]邓俊峰.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其健康认知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2(17):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并发症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