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1-01-10李洪军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李洪军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结合交通行业文化的特点,提出交通特色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措施。结合交通行业特色,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等方面建设形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具有交通育人氛围、崇技尚能环境和蕴含交通科技元素的交通校园文化,从而实现交通职业素质、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思维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交通特色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10

Research 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LI Hongjun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ampus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portationindustry toformatransportation campus culturewitha transportationnurturingatmosphere,askillful and competent environment and elements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 and educating people, so as to realizethe cultivation oftalents with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quality, craftsmanship an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Keywordstraffic characteristics;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国家在职业教育实施“双高计划”建设将推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从职业院校的建设和高职专业建设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是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满足时代需求的合理人才供需结构,能快速顺应不断发展的社會经济。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属性,必定是为育人提供服务的。是否能体现立德树人也是检验校园文化建设好坏的重要的判别标准。

1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足

我国高职大学的发展已经逐步得到改善,校园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主要表现为进一步突出以美丽校园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建设和展现师生风貌的丰富多彩文化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有力的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积极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特有的现代交通文化。但是,交通特色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有些不足,没有充分融入现代化的交通文化,存在一些不足。

1.1物质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均衡

许多交通类高职院校来源于交通中专、交通技校或多所学校合并,[1]具有交通文化的历史渊源,然而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园的建设不匹配。如有些交通类高职院校,注重学院的硬件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和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教师的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好,各种设施比较健全,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然而与校园硬件建设相匹配的文化建设被忽视,校园文化缺少内涵。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层面的建设没有同步进行,没有建设与适应时代发展和体现现代交通发展及其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还有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味照搬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模式,没有考虑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没有形成体现自身交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其校园文化建设不够,教育目标、精神和学生价值观都不够先进。

1.2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交通类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非常重视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太重视,没有很好的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存在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行业特色

中国特色的交通发展体系,具有绿色、智慧、平安及综合特点,其交通文化深受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由交通运输发展的巨大成就可以得出综合性、科技性、创新性是我国现代交通发展的新特征,这必然使得交通文化出现与之相应的新变化。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出交通运输行业新时代、新发展和新特色。具有交通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都同交通行业密切相关,[1]学院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是立足交通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一些交通高职院校仍然由交通厅主管,办学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交通行业企业有深度的融合,具有明显的行业上的优势,培养的学生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校园文化的交通育人氛围不够浓,校园文化建设上高职院校缺乏与交通企业的深度合作,也没有形成鲜明的交通校企文化融合特色。

2交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以交通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其要传递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在校园文化的打造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校园文化最为突出的是其精神文化层面。相对于物质基础的准备和提供而言,涉及精神深度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根本的办学宗旨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校园文化载体而言,可以首先通过基础硬件物质条件来打造,也就是校园文化中体现的物质文化。其中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和设计,细节上体现为实验实训基地的创建,交通类专业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后勤保障设施的提供,当然也需要覆盖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此外,校园文化需要相关制度进行维系,亦即其间体现出的制度文化。学生的精神风貌是通过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反映,而这需要通过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引导,并由此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通过以上四个维度,有效地将校园文化和人才培养完美结合,为培养“工匠型”高级技能型人才做好准备。

2.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人文素养的一种文化教育方式。职业院校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具备时代性、多元性、科技性、创新性、民族自信和自豪等特点的现代化交通文化需要。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素质。常见形式为各种竞赛交流等实践活动,如:组织相关知识竞赛,鼓励科技创新实践及其他社会实践,发展相关校园社团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同时,学校也需要在宣传校训、校风的规范学风时贯彻校园文化精神。

2.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毋庸置疑,体现在科学的校园总体规划与布局设计上。通过专业、科学合理的精巧设计,使校园呈现出的状态,可以让全校师生沉浸于和谐自然,凸显校园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通过可视可感受的外化物质层面,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

2.3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教学规范制度、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其他相关规范等均属于校园文化建设范畴。针对以交通行业为特点的职业院校而言,除了常规的教学与校园维护制度之外,更应大力引入交通企业的管理文化以及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的人文文化。学校可以尝试保持与相关企业的稳定合作,包括联合进行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观并学习企业文化,定期进行讲座或联谊等文化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同时推动企业文化走进校园。如此这般进行频繁深度的互融互通之后,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将被自然吸收进校园文化,并辅助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进入到良性运行机制。至此,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精神文化风貌将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2.4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可通过规律性开展各种相关学习活动,例如,组织专家进行工匠精神的主题讲座,让学生从总体和宏观层面学习并贯彻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或者联系优秀毕业生返校进行交流活动,以帮助明确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也有一定参考意义。针对职业技术院校特点,也可以邀请行业技术能手,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专业演示与培训,并可尝试以此为基础,开展行业技能竞赛,在活跃校园文化的同时,巧妙植入了工匠精神。

3交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备的特色

3.1落實立德树人

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交通文化,是交通强国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交通的全方位融通发展,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的基础性特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繁荣需要以此为基础。与交通史相伴而生的交通文化是伴随交通建设的进步进程而演变发展的。只有深刻认识交通文化的内涵才能引领交通强国建设行动。把技术上升到文化从而普遍根植于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中。[2]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交通文化的引领,更新理念才能实现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技术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交通特色,营造出交通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交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交通特色的价值观和理念更容易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营造时代特色的交通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实现文化育人。

3.2培养交通职业素质

交通文化是由交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构成。交通物质文化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交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所产生的物质产品会反映,不同交通物质基础将形成不同的交通精神文化。交通文化是在交通进步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具有创造性特点。包括交通构成、道路景观、交通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管理方法等内容的交通文化的物质载体构成了交通文化的主体,他深刻影响着交通文化。作为交通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有物质载体发展所形成的观念和思想等形态,它反映了交通物质文化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业观、职业道德观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根据交通行业的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交通职业素质。[3]

3.3培养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是践行立德树人,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工匠精神是目前我国人才培育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强调环节。恰当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为培养具有工匠品质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营造出良好的辅助环境。当今,职业教育已然不简单是技术培训基地,其革新引领功能已被高度重视。而融入工匠精神校园文化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高职院校培养有素养、有技能、敢创新的技能人才提供巨大助力。高职教育并不是仅限于对学生职业技术的培训,就教育本身的意义而言,除了教授与职业技能挂钩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品行的内在修养,蕴含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人文精神都来自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学校在常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性教学的同时,可通过借鉴企业文化和多方资源,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明确并认同职业道德标准,增强其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可以依托于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强化职业道德的同时,有机融入企业环境,让学生更容易体会严谨细致、踏实认真、勇于开拓的工匠精神内涵,以此不断提高职业素质。科学完善的校园文化能有效帮助施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是当今中国教育强调的重要环节。对于职业教育院校同样如此,代表素质教育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为如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

3.4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交通经历了人背畜驮到车辆运输再到陆、水、空全方位的综合交通的发展的历程,形成了一部与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相连的交通史。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包括有陆路的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水路的船舶、舰艇;空中的飞机、飞船等,这些交通方式的改变是离不开科技发展进步和创新。可以说交通行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交通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也丰富了交通文化的内涵,孕育出了反映时代进步的交通精神文化。

结合交通科技的发展,挖掘文化元素并融合到校园文化实践中。通过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企业工匠进校园等一系列的活动将最新的交通科技融入到校园文化。拓展实践平台,建设校内学生活动中心和素质拓展基地,强化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结合交通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推进以培育创新精神为主题活动。响应国家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完善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制度,组建教师和学生团队,同心协力勇敢尝试,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4结语

交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任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必将反映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交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进行、不断更新、适应时代进步和融入交通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交通特色专业的发展,高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和完善,交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大助推器。而融入了现代交通行业发展进步的高职校园文化将是一种具有广度、深度和温度的校园文化,并实现立德树人。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交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B18

参考文献

[1]林梵.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以交通类高职院校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02):31-34.

[2]李晓明.重视交通文化引领助力交通强国建设[N].中国交通报, 2020-05-08.

[3]胡阿利.刍议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園文化建设[J].决策探索, 2017,(06):64.

[4]李适,栗洪武.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 2017,(08):69-7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