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2021-01-10陈海浪

科教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陈海浪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对学生文化方面、思想层面的教育,这其中也包含着审美教育。语文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名著鉴赏的作用,用名著引导学生建立审美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经典名著节选,都可以作为优质阅读材料,本文从审美教学现状、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着手,就中学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学名著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9.052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in Middle Schools

CHEN Hailang

(Gansu Pinglia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Chineseeducationisnotonlythemostbasicpartofstudents’qualityeducation,butalsotheeducationofstudents’ culture and ideology, which also includes aesthetic education. Chinese can make 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play the role ofappreciationofmasterpieces,andusemasterpiecestoguidestudentstoestablishaestheticability.Therearealargenumber of classic works extracts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f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can be used as high-quality reading materials.This paperanalyzesandstudiestheaestheticeducationinthereadingteachingofChineseLiteratureClassic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teaching.

Keywordsmiddle school Chinese; literary masterpieces; reading teac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1中學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的文学素养有待提高。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名著来提高审美能力需要教师专业地引导,但我国高中师资力量和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如有些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储备欠缺,或者将文学与时间结合不够等,教师的专业性决定着学生能力培养的高低,如果不能将名著与审美有效结合,那边无法发挥有大效果,笔者查阅资料,发现部分实施审美教育的高校在教学设计上做得并不完美,盲目性较强,甚至有些随意性,有一部分教师仍然认为审美教育要为应试教育服务,过于片面,导致学生无暇用心感受文学之美,更遑论理解文学审美了。

第二,教学模式固化。方式单一也是如今的教学现状,教师没有新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也没有好的方式开展自主阅读,从鉴赏名著到审美能力的升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第三,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审美科学评价,那么我们怎么评判学生达到什么水平就达到了审美的标准呢?目前我们只能依靠模拟、期中、期末考试来对学生进行测试,将审美测试穿插进考试当中,没有独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2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提升高中生审美意识

如今中学用的语文课本内容更加典型,蕴含着思想感情及艺术的多重审美。作品主旨丰富,内容多样,阅读这些名著作品,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学到了各种各样的实用知识,如名人轶事、建筑设计、园林风景、历史典故等,多方涉猎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2提高高中生理解能力

有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喜欢理化学科而不重视文科学习,因此对文学、艺术、历史类的知识兴趣寥寥,这时我们需要用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潜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学名著的主旨理解更深。

3中学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3.1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分类教授,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如展现人物心灵美的文章,心灵美往往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高尚品格,拥有令人敬佩的个人光环,在教授这类作品时,要解析文章主旨,梳理脉络,将表现主人公心灵美的文段突出来讲,挖掘关键词,凸显主人公高尚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心体会人物的心灵之美,同时教师还要设置合理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思路。如《水浒传》中的林冲、“精忠报国”的岳飞都是我国古代令人敬佩的正面人物,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高尚品格呢?我们不妨以对比方式来引导学生,如设置问题:《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逼上梁山?岳飞是被谁陷害的?大家知道武穆祠的楹联是什么吗?通过鲜明的人物对比,学生能更加明显的分辨出好人与坏人,从而感受到正面人物高尚的品格,“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楹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岳飞极尽赞美,对奸臣秦桧也是不留余地的批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次很好的审美教育。

3.2赏析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名著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内容经典,更不能缺少文字魅力的加持,语言美是名著学习中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仿写经典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名著的语言美在于刻画、在于意蕴、在于情感,人物性格、形象通过文字表现得栩栩如生,语言的魅力不容小觑,文字不仅刻画人物,还能营造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学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一个毛病,就是語言表达过于直白,在人物刻画和事件描写上过于浅显,让人读起来没有情感共鸣,文章没有吸引人的力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名著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加理解语言的魅力,将语言当作一种艺术,让文章表达更加传神。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作者对林黛玉进行了大量的形象描写,脸部、手部、身段、甚至是生病的状态都描写的生动传神,用“不足之症”一语点破林黛玉体弱多病,又通过王熙凤的嘴说出林黛玉的长相十分“标志”,没有一字直接夸林黛玉的美,却又处处在夸林黛玉的美,这就是曹公出神入化的文字运用,让人不得不叹服,《红楼梦》一书之所以成为经典,语言美功不可没。

3.3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之美

文学名著中不乏大场面,多人物的场景,很多作者倾向于多线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用类似白描的手法凸显人物,否则在人物众多的作品中,读者根本无法对某一人物产生太深的印象,这样就会导致作品的失败,人物性格塑造的成功同样为作品增光添彩。在《红楼梦》中,仍旧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黛玉由于母亲病故而投身到外祖贾家,作者曹雪芹从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一回就开始描写林黛玉的心路历程,表现了林黛玉对未来的担忧,到了荣禧堂,众人迎接林黛玉这一幕,通过描写林黛玉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来表现林黛玉的处处小心,同时在这一场景中给了王熙凤和三春的首次出场,将凤姐的泼辣,迎春的木讷,探春的机敏等都表现了出来,还制造了全剧第一场冲突——宝玉摔玉,表现了宝玉的顽劣。读完这个场景,读者就大概了解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贾宝玉的顽劣异常和王熙凤的精明泼辣、能说会道,这不能不说是作者语言的魅力。王熙凤夸林黛玉时用了“瞧这通身的气派,哪里是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这句用一句话夸了四拨人,让人不得不惊叹文字的神奇之处。学生通过对作品语言美的深入理解,最终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审美的体系。

中学教材所选的《范进中举》出自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这部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现实。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它显著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和探讨。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每一个社会属性的人又无一不在一定的时间——这个人类发展的空间生活,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无不受到时代的制约和影响,打上时间的烙印。《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定是有区别于它产生之前、之后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德国大诗人歌德就曾说过:“时代给予当时的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真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早生十年或迟生十年,从他自己的教养和外面的活动来看,便成为全然另一个人了”。以《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和吴敬梓生活的时代进行对照,歌德所言就很有道理。

古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晚期的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在封建经济内部已孕育和逐步形成,特别是作者足迹所至的扬州、淮安,南京、苏、杭二州等经济非常繁华的城市,一些商人积累起大量财富,形成巨大的商业资本,如两淮的盐商、山西的票商,大多拥有数十万以至数百万两的资金。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城市手工业工人增多,市民阶层逐步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因素不断增长,这就必然要与已经趋向崩溃的封建生产关系发生种种矛盾。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就表现为明清之际和清初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程朱理学以及科举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范进中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儒林外史》是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其主要人物形象触及各类士人。但除此而外,也出现了封建官僚,农村地主,衙门吏役等等。在《儒林外史》中,作者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努力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深层次的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影响。尤其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有意推行的科举制度,才使得很多胸无点墨、学问空疏的伪道学、假儒生充斥当时社会。

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不仅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还带有浓厚的封建末世特征,重视礼、乐、兵、农的思想,是《儒林外史》中一些肯定形象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他们的“共性”,当然也是作者思想情操和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例如全书的灵魂人物王冕,从他“七岁上死了父亲”写起,写他读书、放牛、学画;写他如何礼贤下士;写他怎样孝顺母亲,恪守母亲教诲,终生不仕,最终,病逝于所隐居的会稽山中等等。在刻画这些人物一生行迹之时,作者还运用侧写、反衬、补叙等多种写作手法,从不同角度强化对他们的正面描写,力图把自己社会理想通过他们的形象完整的表达和体现出来。这明显不同于其他的作品,但却清晰地展示了作者思想的发展历程,在作品之中,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人物,无一不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思想印记。

一部《儒林外史》,真可谓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随意点染,均为妙文,具有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4中学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4.1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可以把名著鉴赏、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阅读经典,让经典名著丰富自己的课堂知识体系。文学是美的,但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点,在此以《再别康桥》为例,《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歌,要强调与现实结合这个审美点,围绕“关注学生,问题驱动,体悟诗情”这一主题进行教学引导。教师可以由提问引出课程,如,作者告别云彩用了怎样的方式?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与云彩告别?引导学生顺着这一思路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歌,通过问题引入来保证学生的阅读“深度”,学生在这种阅读情形下,会不断思考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进而发现现代诗歌无论是韵律节奏还是语言都更加浅显,但是却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这种朦胧美感是古诗所不具备的,学生这时就初步具备了诗歌的审美意识,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审美水平。

4.2利用多媒体实现审美教育的深入开展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从学校硬件设施看,可以引进更多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这样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比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多现代化设备,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让原来的黑板加粉笔组合换成了多媒体教学,整个课堂信息化,影音结合的多媒体设备十分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枯燥的课文有声化,将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改变原来死气沉沉的教学环境。从软件设施看,要引进多种教学技巧及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置于共同的学习氛围中,抛却以老师为主角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配合播放听起来波澜壮阔的音频,再加上长江奔流的画面,最后切换到三国英雄人物画面轮播,将学生的思路带到那个年代,感受英雄风范,感受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感受滚滚的历史车轮,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配合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兴趣。

4.3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课堂审美教学的引导不拘形式,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摆脱枯燥,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师层面说,教师过多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如讲课就是把所有知识一股脑的讲出来,学生听没听懂,怎样才能听懂都不去考虑,更遑论注重教学技巧了,这是典型的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做法,填鸭式教学并不适应如今的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快乐学习的课堂。

5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引导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体系,经典之美是跨越时代的,通過感悟文学作品,可以实现与先贤的隔空对话,吸取文学精华,用经典作品武装自己,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多地感悟时代,感悟自然,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们的审美品位和教育公众审美观,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内容和深度阅读课程。灵活的适用于多种基本的专业教学方法,并使用全部教学内容的常用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榜样,选择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科学合理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沈佳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改进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 2019(42).

[2]李玉龙.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3]刘杰.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审美教育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Back to the 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