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2021-01-10韦香妮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二次开发习题数学知识

韦香妮

摘  要:数学教材是展开数学教学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机制的不断进步,传统教材的知识排布、语言组织等已然有一定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了更好地教导学生数学知识,这里提倡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基础教材为根本,结合教学经验,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点,创新知识体系,创新教育途径,创新举例试题,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初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进行简单说明,其次分析其具体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數学;教材二次开发

引言: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培养,而不单单只是传播给学生知识,与传统数学教育有了很大不同,在核心素养培养引领下,初中数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可利用的点,创新教学结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观念,具备一双慧眼,善于挖掘教育重点才行。

一、教材创新的原则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随着教育机制的革新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依据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具体的课程教育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比如说当代数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就要在二次教材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比如说当代教育要渗透思政教育,构建大思政框架,那么需要挖掘数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创新加入教材中。

2.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根本:教材的编撰与开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情况下,教师想要开展分层级教育,但苦于没有分层教育的教材,导致分层教育难开展,这就是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

3.从简单到深入的创新:为满足《新课程》的普适性需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对于知识点的描述较为简单,举例和试题也比较简单,在运用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在后续变式训练、教师拓展中提升,教材的意义大大降低,因此需要从简单到深入进行创新。

二、初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一)知识有序排放

数学语言是有序的,数学知识也是有序的,这里的有序一方面指的是分类,一方面也指的是从简单到难的过程,在教材二次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一些有序的、有联系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讲解,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脑海中有一张“数学图”,学习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七年级上的“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和七年级下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主要涉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就可以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将这两部分知识归为一体;再例如在七年级上教学“正数和负数”的时候,引入了数轴的概念,在八年级下又有“轴对称”单元,创新性的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教学,会有不错效果。

(二)试题增加难度

1.变式训练:巧妙借助原有教材试题,教师在其基础上做微小变动,围绕知识点进行拓展创新,展开变式训练,通过多元化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你,深入练习之后,学生融会贯通,看到一个习题,就能够找出习题中的对应知识点和有效要素,能够在脑海中产生初步分析解决问题路径。

2.创新一题多问、多解:一题多问多解同样是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性思维的有力手段,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知识理解[1]。

3.创新逆向培养:在教材中加入逆向思维培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路程计算题中,知道了速度和时间就能够知道路程,知道路程和时间,也就能计算出速度,进而引导学生多维推理。

(三)加强教学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往往对应起来分析,数学知识就是抽象化的,数学现象则是形象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教材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此,一方面可借助生活化教学来进行知识讲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数学现象,对教材合理创新,加入更多元、更贴近现代生活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

(四)加大数形结合力度

在知识结构方面,创新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比如“ 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在将图形赋值,是“以数解形”,例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就是在收集数,用图形来表达数,是“以形助数”,可适当地进行糅合讲解,比如在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习题,引导学生绘制不等式组相应图形,确定限制条件,确定“交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从知识直接说明到知识求证探索

我们发现,初中数学教材往往直接告知了学生知识答案,学生也会固定的认为教材的知识点是正确的,教材即真理,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不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教师在辛辛苦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自主探索知识的时候,一些学生翻开教材,翻到知识处,一目了然已经了解,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并不友好。可以从知识直接说明型转变为知识求证探索型,在关键知识说明处留白,鼓励学生去推理论证,让学生对知识学习存有疑惑,合理质疑并搜集相关因素,去推导出知识,再将知识填写到对应的知识总结处,这样的教育更加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2]。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学普适性的教材有时候跟不上教育需求,因此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知识结构、习题难度、生活化、知识求证探索型创新等方面进行二次开发,优化教材,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利.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二次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4):89-91.

[2]张汉军.初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探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3):4-5.

猜你喜欢

二次开发习题数学知识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