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策略

2021-01-10徐艺萍

科教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新时代

徐艺萍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民族瑰宝。特别是在当下信息技术极速发展,在网络共享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结合新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教育制度创新相结合。本文主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对现阶段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以及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互联网+”新时代 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05

Reform Strategy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New Era Based on "Internet plus"

XU Yiping

([1]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2]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is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5000 years, and it is a national treasure which needs to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network sharing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new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mainlydiscussesthe valueand importanceof Chinese 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and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carrying ou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creating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mode.

Keywords"Internet plus"; the new era;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reform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条件之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巨大的精神后盾,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文化自信同样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础。[1]国家想要强大,民族想要复兴,必须以文化作为精神支柱,这一道理亘古不变,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时间的检验和沉淀,形成了华夏文明独一无二的精神标识,代表着华夏民族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对树立文化自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文化从诞生之初开始,华夏人民对文化的追求和思考就从未停止探索。尤其是近现代这段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不断有新的理解被提出,这表明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两个词就频繁被人们所提及,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总的来说,文化自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顺应了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文化自觉”发展为“文化自信”,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人们的经济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享受的体现,也是人们注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

在我国国家实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也迫切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上的支撑,不仅要物质上“富起来”,更要精神上“强起来”。在这一点上,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中华文明曾一度遠远超过同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文明。中国人民始终对本民族的文化进程和文明积淀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因此我们需要主动去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其宣扬的处世理念,领悟蕴含在表象之下的文明精粹,从而强大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必须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最基础的保证,是一切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石,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没有支柱,无法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无法向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更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阻碍。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所蕴含精华的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宽广,理解之全面,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是千百年来无数贤者圣人的智慧结晶。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定将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沃野,也将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在东西方文明交织融合、共同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认同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将其作为坚固的精神后盾,不断推动本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让其走出国门,和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2高校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現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迟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根据对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记录的调查显示,小说类书籍最受欢迎,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如《春秋》《汉书》《三国志》等书籍,却鲜有人问津。[2]这个调查从侧面说明了很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认识肤浅,无法热爱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部分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尚有欠缺,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大学生缺少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些大学生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识的肤浅,导致一些大学生没有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宝贵的思想价值。认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明显。这种不正确的认识造成大学生不愿去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给本民族文化的传播造成了阻碍。

一些大学生缺少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自信心。有一部分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存在疑虑,觉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竞争能力不足,最后在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冲击和影响之下,开始自我否定,并逐步失去民族文化自信心,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更不可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竞争共存。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在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表现出的不自信的现象,及时进行疏导,从而避免文化悲观论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

3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不断传承下去的保证。[3]近代中国之所以能在经历无数磨难后重新站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着一大批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仁人志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后盾,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在文化繁荣的历史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继承并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4]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基地的各大高校,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爱国热情激励所有的大学生努力成为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奋进、不断开拓的先锋。

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处事方式。因此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逐渐影响当代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担当。要强调道德和奉献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正确领悟其中的精髓。

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充满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就建立在该民族文化弘扬的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是该民族文化教育最宝贵的财富。

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开拓大学生的眼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战争、期待和平共处,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的和谐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新时代无论是“一带一路”的开创建立,还是合作共赢这一理念的普及,都是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都让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改变了世界。[5]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开拓视野,从而争取未来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中作出贡献。

4新时代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的一些思路

4.1加强思想引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逐渐感染学生。先是学习和领悟,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主动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精髓。要让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和考核不再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要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纳入评价标准,逐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要将传统文化内容与实际课程相结合,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通过在教材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积极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完善优化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6]

4.2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是传承、弘扬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营造一个拥有良好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正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在建设优质校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就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进行引领。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主题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锻炼个人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此外,带有浓厚地区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也是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高校也应当重视起这一文化内容,取其精华,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4.3将校园网络文化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

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的创新同样是改革高校教育,实现信息化进校园的必经之路,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信息化建设进校园是各大高校保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开展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未来在校园文化中占比越来越大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即利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以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建设新型校园网络文化的问题上,既应该体现出符合高校本质的学术广度和深度,而且还应该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品位。传统文化不能只局限于常规方式的体现,还应该推动创新性传播,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内容,突破过去传统的文字图片的宣传途径,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发展,例如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公众号平台等等。推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定会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对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这种结合网络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当下传播发展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的途径。除此以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适应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普遍规律以及技术支撑,才能成功发展起来。因此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展现出本民族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5结束语

新时代要有新的目标,中国想要进一步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必须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场所,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重任,结合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快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正确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广西瑶族礼仪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及其培育路径》(17FKS010);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微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策略与实践》(2019LSZ004);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STPE”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1JB03)

参考文献

[1]周作福.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94(03):91-93.

[2]牟振.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

[3]洪燕.论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J].四川戏剧,2019,000(008):168-170.

[4]吴佳丽,邢伟荣.困境与路向:新时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基于湖州市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6): 111-117.

[5]黄敏.高中历史课程开发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渗透[J].江苏教育, 2019,1254(19):71-72.

[6]刘海燕.新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93(02):91-92+95.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新时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