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

2021-01-10梁志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研究

梁志媛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号召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并寻求对策,进一步探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对策研究

1相关概念

1.1农村留守儿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留守儿童的范畴,继而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我国留守儿童的研究给出了官方和明确的定义。

1.2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层面是在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此后的国家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可见国家愈加重视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是指针对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关爱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责任主体和社会参与,所提供的补偿性措施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2农村关爱服务体系现状

2.1关爱服务主体缺位

学校、妇联、共青团等组织是实施留守儿童关爱的主体,这些组织或是通过对留守儿童管理,帮助留守儿童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或是通过心理辅导和思想引领等关爱留守儿童;或是针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经济资助,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境。但这些组织机构所提供的帮扶活动和关爱活动更多是从物质层面出发,很难满足留守儿童情感和心理需求。加之地方政府妇联和共青团经费有限,难以对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实现全覆盖,由于关爱与服务主体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

2.2关爱服务行为缺乏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很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留守儿童情感和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效果有限。例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加之经费短缺,很难配齐专业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关爱,已经建成的留守儿童之家虽然有志愿者和企业捐款,但这种捐款缺少稳定性,加之内部制度不规范,活动程序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爱心帮扶效果。

2.3关爱服务效果得不到保证

通过与政府、社区、学校有关人员了解到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时,一些关爱服务活动的开展没有事前的调研和事后的跟踪服务、效果评估,也没有审核指标,致使关爱服务效果得不到保证。首先,在关爱服务活动开展前,没有成立活动小组进行必要的调研、效果评估及应急预案的制定。这表明政府只是进行形式化的关爱服务,没有进一步推进关爱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是在关爱服务活动过后,对活动没有立档立案和审核,也没有活动总结,导致事后难以查询回顾,反映出关爱服务活动缺乏规划性和延续性。

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现状成因分析

3.1政府举措落实不到位

一是资金投入不充足。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中央和地方的专项资金支持都非常有限。留守儿童所在的县、区经济普遍落后,地方财政无相关配套的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既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更无法保障关爱服务体系的持续性发展。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少县区在实际工作中还停留在对政策的理论解读上,至于基层各部门该如何进行协调、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该如何做,并未给予明确表示;对于工作成效如何,也没有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无法落到实处。三是儿童机构不完善和人才队伍不健全。当前,部分“留守儿童之家”设施简陋,活动形式单一,并且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人员数量不足,多为兼职人员,难以主动有效地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3.2“家校政”未形成协同关爱体系

政府、学校以及家庭联动工作机制不畅通,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复杂,既需要政府的主导,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家庭、学校和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构建的最为重要主体,但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构建上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真正的有效发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导致政策整合度不高,资源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4完善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对策建议

4.1明确政府分层责任制度

地方政府是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主体,要积极落實地方政府责任,并从本区域留守儿童实际需求出发,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提供足够的财政保障,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顺利运转。同时还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具体需求完善各项考评机制和问责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利义务,要求各个部门在政府领导之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好本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同时要加大基层政府留守儿童工作考核指标落实力度,对于成效显著的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2强化家庭责任与关爱

强化家庭教育责任,优化家庭生态系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构建最大的问题是父母对于留守儿童关注度不足,没有形成密切的亲子关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获得稳定的家庭生态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因此政府和社会力量针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关爱行动只能在表面上起作用,难以真正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和心理上的缺失问题。必须从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角度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环境进行优化,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多与学校和孩子进行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家长的关爱能力和水平。

4.3构建“家校政”的联动机制

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学校应该与家长共同努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要形成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农村学校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联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家长建立监护人联系卡,开通亲情热线,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引导之下定期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并以制度形式切实落实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社区、政府建立镇级的档案登记平台,完善更新留守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精准,以更好提供关爱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先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2020(12):105-107.

[2]张毅.龙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 2020,38(06):102-107.

[3]丁若娟.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民营科技, 2018(02):167.

[4]卢雅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现状探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0(10):45-51.

[5]洪芷媚.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制度完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0.

[6]叶盛林.乌兰察布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7]张姝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J].农业经济,2020(05):123-125.

[8]李文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救助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9]孙文中,孙玉杰.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4):45-47.

[10]李海云,魏衍.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9(10):56-59.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研究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