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2021-01-10刘明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职

摘要: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媒体呈跨越式飞速进步,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逐渐衍生新媒体,使得媒体环境更加的丰富,资源信息的传递渠道与方式更加的多元。在此背景下,更是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便利。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与实施期间,教师可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为学生开拓新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推动现代化思政教育,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得以推进提升。对此,本文将立足新媒体背景,探索创新教育新形式,以推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其对于学生的培养亦是承担着重要且关键的教育职责。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的教育环境下,高职在开展这一课程教育时亦需加强重视,顺应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及策略,为高职生提供更优的思政教育,以培养国家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可结合新媒体展开教育创新探索,明确其环境下为思政教育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而开辟有效方法展开思政教学。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严肃,且语言上专业性强,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昏昏欲睡,感到乏味且枯燥,难以真正有效地融入其中,因而在教学的成效上相对较低。新媒体技术在信息的传递方面则是以形象且直接的方式呈现信息,表现为图像、影像、音像等形式,不仅满足学生的发展思维模式,亦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思政知识点的内容则更加具象且直观,多元且丰富。因而从某种层面而言,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及素材内容[1]。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使得思政知识的学习效率俱佳。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形态亦是有着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通过将其应用于思政教育,能够改善以往的课堂说教式教学,让学生亦能够在课外环境下,借助新媒体展开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则获得了拓展与延伸,不再局限于课堂本身。同时,新媒体下的知识内容的设计融入,其内容形式上亦是不受教材的局限,因而学生获取的思政教育内容亦是更为丰富。另外,新媒体的呈现方式及渠道具有多元性特点,因而除专门的网络课程之外,高职院校通过巧妙地运用,还能够既能够思政教育渗透至学生的点滴日常当中,使得思政教育更为浓郁地充斥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拓宽了其教育及影响的范围,能够更具效果地增强学生的思政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二)消极影响

在新媒体为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的同时,亦是承载着需要教育重视并应对的新的难题。新媒体的发展及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附于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是自由且广域的,其吸纳的信息内容不止在于积极的内容,亦是存在大量的腐朽文化内容。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强化高职生的心智及思想价值观念,而当受不良文化侵袭时则会影响学生思政的教育效果,甚至于导致学生的思想更易于偏离思政的轨迹。因此,新媒体的教学应用对思政教育同样存在一定的阻力,具有不可抗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2]。与此同时,负面的文化信息作为思政教育的关键阻力,这一弊端亦是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行难以大步实现,尽管其能够调动学生兴趣,提高思政学习的有效性,但在多元及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接受亦是更加多样,因而在思政教育上,进程效率却仍是较为缓慢。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学

新媒体背景的教学,需要教师首先能够接受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教学尝试,如此,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推进新媒体下的思政教学工作[3]。因而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先行,则尤为关键。以往的思政教学为课堂授受的方式进行,主要为教师的语言陈述,并无过多的资源信息,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思政的理解上亦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等等,对于这些贯穿于思政教材中抽象内容,学生无法透彻有效地进行理解,因而效率上显然存在较低的现象。而新媒体则是以具象化的形式进行内容的呈现,通过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影视化、图像化的素材内容上,更好的展开学习,理解思政知识点,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价值作用,创新思想及教育观念,将新媒体的优势功效加以利用,辅助思政内容展开教学,以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优化提升。与此同时,结合新媒体信息多元且复杂的特点,教师还需在应用新媒体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并筛选有效信息,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以降低新媒体带来的弊端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师生新媒体素养

正确的应用新媒体,是有效发挥新媒体价值效用的关键。教师在落实思政教育期间,需要首先能够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应用技能,将其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并落实于思政教育,包括如知识素材的选取与分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等,从多个方面加强思政教育效果,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地教育与发展。同时,于学生而言,大多高职学生主要运用新媒体于游戲、娱乐等,并不具备较高的新媒体素质,因而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正确引用新媒体,倡导其能够用其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思政品质,将思政教育落实于其中,在提高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思政教育于新媒体当中。

(三)优化教学资源,建立新媒体教学平台

现阶段教学应用多媒体较为普及,在媒体的高速发展下,教师还需不断地创新应用,与时俱进,给予学生更为科学且优质的资源内容及形式,促使学生在时代条件下更具效率地展开思政学习。一方面,结合思政教学广泛的内容,教师可借以新媒体将其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思政信息,并在具象化的内容呈现中,不断地提升思政学习的兴趣,给予其更具乐趣感的思政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则可将教学的方式方法加以创新,如借助新媒体采取案例教学法、利用新媒体展开教学讨论等等,促使高职生的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其活跃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下,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四)强化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文化

在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下,高职学校还可将新媒体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促使思政教育工作更为浓郁且科学的充斥在高职校园环境当中,使得思政教育更具信息化、网络化,与时代的发展融为一体,以推进学生更高的思政学习兴趣。在此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可将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效用充分作用,加大校园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将积极的事例、典型的案例引入其中,借以新媒体多元渠道进行宣传实现,促使学生在新媒体文化资源中,饱受感染,逐渐形成积极心态,不断地提升其思想涵养及人格品质。

结语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路径,随之而来的亦是存在各类新的问题,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教育创新的机遇,亦是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的挑战。对此,教师要综合分析其影响效果,立足新媒体的优势效能展开教学创新,规避不良影响,并迎合新的挑战,为学生创设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以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高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为社会及国家培养更优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曹洪臣.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3):153.

[2]刘怀,陈诗.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以广东5所高职院校调查研究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

[3]黄志远,李慕史.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与思考[J].新西部,2020(12):2.

作者简介

刘明明,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出生于1986年9月。硕士研究生,助教职称,现工作单位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邮编255300)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任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