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馕”引发的故事

2021-01-10左坤宁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语文素养有效性

左坤宁

摘  要:当前,课改进入一个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以提升语文素养为宗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应该仅仅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还应该有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而巧妙的课堂设计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设计;语文素养;有效性;主动化学习

“老师,这馕是在哪儿买的?”一名叫恩妮的孩子问。摸着孩子的头,我微笑着答:“是老师上班路边档口买的。”突然,刚送到嘴边准备吃的三十六名孩子不约而同发出“啊?”声,手中的那小块馕饼全都停在的嘴边。脸上挂得是满满的惊讶之情。“怎么了,孩子们?”我问道。班长小玥站起来说:“老师,你不是常常跟我们说不要买路边的‘三无’食品吗?那你为什么也买这种‘三无’的馕给我们吃呢?”“顿时,我语塞了,的确,我这些给孩子们吃的馕”是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一位新疆人的摊档购买的,这是多不卫生啊!那么的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窘得脸在发烫。“没事的,老师也是想让我们更好了解维吾尔人的日常食品,我们不要怪老师。”传来生活委员珍敏的声音。

这尴尬的这一幕发生于我教学的《和田的维吾尔人》一课的感悟部分。

本课的教学,我参考了许多资料,有些老师建议以“苦”和“乐”为主线的,可是我思考再三,认为这样立意较深,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畏惧的情绪。于是我立足文本,以维吾尔人的特点为主线,加以开展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

为此,在教学时,结合本文略读课文性质,我尝试课堂设计和语文素养紧密结合的要求,设计了体验尝食馕的活动,课堂学习以自主化学习为中心,即教为学服务。课堂上做到逻辑清楚,条理清晰;体验的内容围绕语文素养提高,体验方式追求有趣学生愿意参与。为此,在课前我就思考如何围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且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体验活动。为此,我认为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就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课始,我就抛出了“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到了哪些新知识?”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全体都参与了回答。课中,在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维吾尔人的特点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人人参与,积极提问,认真讨论,课堂氛围很好。课终,我让同学们说出对维吾尔人想说的话,让同学们品尝这个民族的日常食品——馕,然后再选择你喜欢的话题来写。

谁知,一个不留神,竟把“三无”食品带来给孩子品尝,这是多大的失误,自责的同时,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思绪,诚恳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批评得对,明天老师一定到正规的店铺去购买,今天这些馕我们就不能再吃了。但老师刚刚提到的学习要求,我们得继续完成,好吗?”听完我的一番话,孩子们并没有失望的申请,而是响亮愉快地回答:“好!”紧接着一个个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有话相对维吾尔朋友说”“老师,让我先说!”“老师”,孩子们一段段纯真的话语在课堂中回响:

学生1:“维吾尔的朋友,我真羡慕你们色彩斑斓的衣服,你们把大自然的颜色融进了生活,真想我们的校服也可以如此多姿多彩。”

学生2:“亲爱的维吾尔朋友,虽然今天没有尝到“馕”,可看著这样子可真有趣,老师告诉我们馕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掺上水并用火烤制而成的,它是将水、火、土赋予了生命的食物,你们的智慧可真高!”

学生3:“维吾尔的朋友,我想跟你们说,“馕”好吃而易制作。可是由于我们广州城里车多人多,灰尘多,在路边制作食品是很不卫生的,我希望你们改掉这个习惯。

学生4:“维吾尔的朋友,你们豁达开朗,不拘小节的性格,多让人喜欢,可是,有一次我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却看到你们族人拉着两只羊就在路边杀羊卖肉,满是血腥味,一只在旁边待宰的羊不停地流泪,路过的许多叔叔阿姨也在低声批评:“这既不卫生,血淋淋的场面也让人感到害怕心疼。请你们以后不要这样做。”

看,孩子们呈现出来的思考让我折服。我想,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应该仅仅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还应该有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以提升语文素养为宗旨。对于学生3和4的劝说,我是一起作以下点评:

“两位孩子不仅学会了课本的知识,还会把平常观察到的生活中不良现象,能用学到的知识用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学以致用!”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一切课堂的问题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灌输,而是启发,是使得学生自发的,自觉的,主动地学习,使得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可否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丰富内心世界和言语世界,从而最终提升语文素养。我们能不能提倡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从文本出发,设计一系列的语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读懂课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教学《和田的维吾尔》一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自己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一番细致的构思设计,可想不到竟而差点发生了让学生吃“三无”产品——“馕”的事故。虽是一个小小的教学故事,我认为值得自己深思——周全考虑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邱孝成.关注学习情景建设,创造语文课堂精彩[J].考试周刊,2013(102):46.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语文素养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