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研究(1)

2021-01-10时军霞王印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

时军霞 王印虎

摘要:对大部分农村乡镇地区来讲,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垃圾的分类、处理及再回收能力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板。而在垃圾管理上,由于责任分配不够完善,所以也很难对垃圾乱处理的行为进行控制。因此,本文尝试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组织除了应对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城镇的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关键词:乡镇农村;垃圾处理;理念提升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民众的购买力也大大提升,所以污染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本实施较为落后,所以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垃圾处理链。因此,如果想要保证乡镇农村的环境建设,那么就需要政府与乡镇居民一起努力,从而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垃圾处理方案,尽可能的将垃圾回收做到无害化、轻量化,甚至是发展再利用产业。

一、乡镇生活垃圾的主要概念

生活垃圾主要指的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而相关法律则将其视为固体废弃物。而与城市垃圾类型不同,处理难度也相对较大。首先,在种类上,乡镇生活垃圾的种类更加复杂且容易混合在一起,比如农忙时节的农药包装物、废弃喷洒装置、机械替换零件等通常会集中在一起,而这些垃圾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所以也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难度。而在处理时间上,由于乡镇地区很少有垃圾车等收集性服务,所以大部分垃圾的处理时间并不及时,这致使大多生活垃圾出现腐败,也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处理难度[1]。

二、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所面临的困难

(一)居民环保意识较差

由于农村垃圾的分布较为广泛,所以政府根本不可能采用集中回收的方式来帮助乡村垃圾进行回收,所以这也依靠着居民需要自发将垃圾进行分类,从而便于后期的无害化处理。但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还不够普及,所以多数民众都不具备垃圾分类能力[2]。而对于一些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乡镇地区来讲,垃圾自我分類的成本也相对较大,所以民众也很少会去支付垃圾分类的对应成本。

(二)整体数量较大

城镇地区也有较大的垃圾产出,比如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出行垃圾等等,但与乡镇地区不同,城市里具有大量的公共设施,而这些公共设施可以将城镇居民的垃圾进行有效分配,从而变相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垃圾整体数量。而对于乡镇来讲,公共设施的缺少也使得该地区的垃圾主要分散在城镇居民附近,这也使得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远超居民区的容纳能力,从而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3]。而有效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我国乡村有0.7亿吨的垃圾分布在乡镇居民区周围。

(三)乡镇配套的垃圾处理体系不够完善

从20世纪末后期开始,我国的发展中心主要为经济建设,所以忽略了乡镇地区的环境保护。虽然说近几年政府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乡村发展中,以便于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但整体看来,环境保护依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首先,多数乡镇地区的面积较为广阔,这也使得居民区的分散程度较大,从而间接影响了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而在少数乡村地区中,少量的人口也不支持其配置对应的垃圾处理设施。而在人员管理上,为了促进无业游民的再就业,大多数委员会将无业游民作为垃圾管理责任人,但不管是再就业还是垃圾处理,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4]。

三、解决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手段

(一)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处理涉及到的问题众多,所以在垃圾处理设施的选择应该根据乡镇的具体条件来进行规划指定,比如在大中型城镇的建设上,就要尽可能的完善垃圾处理能力。首先在垃圾回收上,要尽量向城镇的运行方式进行靠拢,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垃圾的回收质量,二来也可以降低民众的垃圾分类压力[5]。回收完成之后,则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处理上,除了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外,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征来将垃圾进行再利用。比如可分解的有机物垃圾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有机肥的制作,而生成的气体也可以用来进行沼气供应,从而进一步缓解农村地区的能源使用压力。如果技术允许,这还可以为垃圾处理配置完善的产业经济链,从而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实际上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垃圾向绿色能源的转变。而对于小型乡村,这可以建立完善的垃圾运输通道,通过将自身的垃圾,向中央城市进行输送来缓解自身的垃圾处理缺陷。这样不仅能够使自身的垃圾得到处理,也大型乡镇垃圾产业链的建设提供最基本的原料支持[6]。

(二)加大对村民的思想宣传

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是村民,所以对其的思想宣传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垃圾的数量,并为后期的垃圾处理提供方便。为了便于参考,本文将宣传内容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点:

(1)垃圾的分类。源头出的垃圾分类能够有效降低后期垃圾分类的负担,所以对应的相关宣传也能够大幅度提升垃圾的处理效率。因此,乡镇委员会可以通过广播、宣传单等方式来加强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村民的垃圾分类能力。尤其是对于电池、污染性较大的电器废料,更是要加强对其的宣传。

(2)跳出对垃圾的概念限制。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相对较为落后,所以大部分农民对材料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有限。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对生产废胶料的处理能力也大大提升,所以原有概念中的垃圾也不再是垃圾。但对于村民来讲,由于知识基础较为有限,所以可能对此部分进行判断。因此,国家可以安排绿色技术指导人员来在村庄里进行技术指导,并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优化,从而降低居民生活垃圾的产出量。

(3)加强部分可利用物的再利用宣传。在实际的垃圾分类调查中,可以发现包装盒、塑料瓶、布制品等垃圾占据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大部分比例。因此,乡镇委员会可以提高对该类垃圾的再利用宣传,从而实现该类物品的二次价值。比如在玻璃瓶的处理上,就可以将其作为培养装置来进行部分种植物的培养,而对于衣物垃圾,这可以呼吁村民将其裁剪成布料,以便于生活中的二次利用。

(三)加强对乱倒垃圾行为的处理力度

现阶段,乡镇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谴责,所以对违法人的约束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对应的约束条例,从而对当地居民进行行为约束。若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破坏行为,这可以直接上报当地的环保机构,并及时对其进行法律追责。处罚完成以后,则需要及时安排对应的垃圾处理培训。

四、结束语

从发展角度上来看,城市的重点是逆城市化,而乡村的发展则是城市化。因此,在垃圾问题的处理上,政府部门要尽可能的保证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而对于公民来讲,则需要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并通过自身素质提升来降低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以便于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丽娟.浅析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治理思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29(1):36.

[2]张立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

[3]梅伯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关键点的思考[J].民主法制建设,2020(8):45-47.

[4]操建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9(6):44-54.

[5]曹科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20,8(5);91-92.

[6]刘一凡,庞娇,陈永霞,等.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的文献综述[J].理论探索,2020(2):23-27.

作者简介:时军霞(1982.9-),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工作于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本文是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豫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SKL-2021-23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建议
超滤膜系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与设计
中世纪德国城市饮用水供应和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农村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缺失问题探究
垃圾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