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2016-11-24翟亚婷

2016年33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垃圾处理

翟亚婷

摘 要:本文以沙河市玻璃企业周边的南阳村及附近村落为例,调查农村居民的环保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农村居民是否愿意为此支付费用,哪些因素又影响居民的支付意愿。选取南阳、田村、后大流三个村落中的150位居民为样本总体。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年龄、月平均收入、学历对居民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垃圾处理;饮用水安全;大气污染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1]。南阳村位于沙河市东北部经济开发区的玻璃厂附近,玻璃厂解决了南阳村很大一部分的就业。村中农作物主要以小麦、花生、棉花为主,也有部分农户承包土地种植果树。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动,南阳村及附近村落的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垃圾处理系统不完善。再加之周边企业对地下水质、大气质量造成的长远危害,该区域的居民应及早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对该区域的环保认知和支付意愿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根据当地突出问题来设计,主要有:1、农村居民对现居住区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评价;2、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如何进行自身的环保行动;3、农村居民了解环境知识及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渠道;4、农村居民对环保方面支付的费用额度及支付方式选择倾向;5、农村居民对当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了解情况。

此次调查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基础上,在沙河市玻璃厂工业污染区选择了污染区内的三个村落进行调查,分别是南阳、田村、后大流。本次调查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6%。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居民的环保认知程度

1、农村居民了解环境、环境问题的途径。对于农村居民获取环境、环境问题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区域的农村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广告等)的形式获取环保知识和相关的信息,其次是网络信息方式。他人告知方式则是农村典型的信息沟通方式,通过这一方式了解环境知识和环境问题的人多为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而通过社会宣传活动或普及教育活动途径获取信息的比率非常低,因为当前农村在活动宣传上几乎很少涉及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2]。

2、农村居民对当地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在问及自身周边环境时,大家都对饮用水质、大气状况方面有非常强烈的反应,发展趋势均选择了由好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方面,两年前,村民反应饮用水有臭味、飘着一层油,为此村中打了深水井供水。这几天,村中又在打更深的水井,有村民说:“用热水壶做出来的水水垢特别多。”问及原因时,“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却没有人去深究和上报,刚开始也有人向上面反映,最后也没人管,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在生活垃圾处理上,居民们就没那么一致了。村里有了指定垃圾点后,离垃圾点近的居民会投放到指定垃圾点,而离垃圾点较远的居民,还像之前一样,扔到离家最近的空闲地,成了周边小范围内居民的“指定垃圾点”。在垃圾分类上,可以卖钱的“垃圾”大家会集中起来放置,其他的垃圾在他们眼里则是一种垃圾。

3、环保参与意愿及行为。居民整体参与环保的意识较高,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很强。不会参加环保活动的被调查者,原因是上班忙、照顾孩子、老人而不能参加。而愿意参加环保活动的居民表示,有很大一部分居民说冬天休息的时候,每天去都可以。但是,通过询问有意愿去的人了解到,之前村中从未举办过环保活动,对活动方式和内容不甚了解。

(二)农村居民支付方式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农村“帮工”或者是义务工较为普遍,农村居民中在家种地的人占很大一部分,空闲时间多,因此劳务支付在农村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支付方式存在。而在访谈中了解到,愿意为村中环境保护付出代价的居民,选择支付劳务的人数比重远远高于选择支付金钱的。有支付意愿的居民说道:“咱们农民钱不好挣啊,但是有需要出力气的活,我一定会去。”

(三)农村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

1、年龄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年龄成为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年龄20~29岁之间的受访者中占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支付意愿,愿意为环保出钱或出力;在30~39岁之间、40~59岁之间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显著下降,与20~29岁相比降幅很大,原因有居民劳动能力下降,其中有一小部分人赋闲在家没有稳定的工作,消费观念保守,在环保方面的支付意愿很低。总体来看,选择0~49元区间的占有支付意愿的被调查者人数的72.7%,如此高的人数比例集中在这一区间选择上,可见,农村居民整体上对环保方面的支付水平很低。

2、学历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学历越高,居民的支付意愿越强。学历为初中的及以上的被访者比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支付金额要高。学历、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环境知识、环境问题就越了解,进而在为村中环境改善支付费用时,支付意愿越大。

3、收入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收入越高,居民的支付意愿相对越高。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在费用上集中在0元、0~49元。月收入为1000~1999元、2000~2999元的被调查者在选择50~99元区间的人数增加。总体分析来看,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就相对要高,在对环境的要求上也高。收入较低的居民,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剩余的钱较少,在环境保护上的关注和要求也低。这个结论和我的预期相同。

三、讨论与思考

在访谈中,了解居民对过去村中整体环境的记忆时,年龄较大的长辈说:“现在的街道要干净整齐很多,前些年一下雨,全村都是泥巴路,出门都很费劲。”也有长辈反映说:“近几年拉沙、拉煤的运输车从村边过的很多,往村头一站感觉浑身一层土。”年轻人则对小时候夏天一到,村边清澈见底的河水印象较深,是大家夏日嬉戏的好去处,抓虾摸鱼不少乐趣。而近些年,企业占地,或是变更种植作物,原先大片的果树园渐渐少去。污水排放,河水污染、变臭,连村民自家打的浅层井的井水都有污水河的味道。有被访者说道:“前两年没用深水井的时候,家里放的自来水感觉上面漂了一层油,放水的时候闻着和村边臭水河一个味道。” 大家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意见看法各不相同,在向好的方面改善的地方,能感受到受访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谢。但在环境问题上大家只是停留于对问题的抱怨,即使开始有人向上级反映,结果反响很小,久而久之也就习惯、麻木了。认知上已有觉醒,可行动上还相差甚远。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为了保护南阳村及附近村落所代表的工业污染区的生活环境,控制污染源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乡镇村应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宣传活动;要发挥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村居民自觉维护农村社区生活环境意识,以降低生活污染的程度;周边污染企业应对周边居民给予补偿,并发展节能环保生产模式。(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雪英.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南昌大学,2006.

[2] 周广礼,徐少才,司国良,宋斐,王军.关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246-249.

[3] 梁增芳,肖新成,倪九派.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09:100-105+110.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垃圾处理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政策顶层设计提速 电子垃圾处理或迎利好
关于大气污染形成分析及治理探析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