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必然”体系的三重逻辑

2021-01-10王居永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王居永

摘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必然经典论断,“两个必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现实揭示,也是对历史发展时期的科学预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两个必然”实现的物质条件还未真正成熟,在现实基础上对“两个必然”过时的思想提出反驳。即使时代发生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仍然显示其真理性。我们要把握好这笔思想财富,充分理解把握两个必然的内在要义,坚定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征程,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

关键词:两个必然;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生产力发展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被欧洲旧势力诅咒为“幽灵”的共产主义,向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与此同时,共产党宣言也开始成为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理论支持,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人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也在共产党宣言中得以明确提出。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重要论断,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两个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论断。在时间上不容忽视的是,这一论断提出于十九世纪中期,而如今的历史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个必然”仍然保持它的青春与活力,对我们认识有社会主义发展也有很大启发。

一、“两个必然”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社会分工逐步深化,使得整个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部门、企业通过市场相互联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融合为相互制约的整体。最后表现为产品的社会化。产品社会化之后在资本主义下盲目生产。每个资本家都不知道自己的产品的真正市场需求,也不知道这种产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危机爆发。同时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强烈欲望与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作用在生产上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劳资对立也日益尖锐。危机期间,一方面是商品堆积如山,另一方面却是工人失业,饥寒交迫。危机越严重,工人遭受的苦难也就越深重。商品的社会化导致了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也造就了的作为掘墓人的无产阶级,从而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生产力按其本性来讲,应该是社会性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却强加给生产力以资本的属性。资本主义本身面临着灭亡的命运,资产阶级为了延缓自己的灭亡,不断调整资本的占有形式,由私人资本到集团资本,最后出现垄断。垄断使极少数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另外,垄断资本家和垄断组织为了扩张经济势力,借助国家力量残酷地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暂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资本更加集中,同时也使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加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加激化从理论上证明了两个必然的科学性。

二、"两个必然"具有坚实的现实条件

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表现为落败景象,两个必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前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却越来越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率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在他们创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了。同时,西方国家采取经济、政治、军事等多种手段,依靠长期形成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从第三世界取得廉价的能源和原料,剥削廉价劳动力,出售高附加值的工业產品,收回巨额利润,从而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能源、原料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数十年来(乃至数百年来)西方国家总是把他们的繁荣和经济实力建立在对亚、非、拉国家原料的掠夺和劳动力的剥削之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使在迅速发展时期也无法摆脱。撇开各国独自的经济危机不谈,单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性经济危机而言,本世纪以来多次爆发经济危机,而且一次比一次延续时间更长、破坏程度更深,影响更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以来爆发的经济危机与先前的经济危机相比还呈现出普遍性、长期性、并发性、周期缩短和阶段性不明显等特点。这些特点说明,资本主义毕竟进入了它的垂暮之年,其垂死性更加明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已发挥殆尽,消极作用已充分暴露,国家干预的杠杆作用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日益走向反面,弊端丛生。资本主义的局部调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资本主义日益走向困境,其生命力已明显减弱,出路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不少人处于贫困状态,贫病交加,甚至无家可归。人们在精神上十分空虚苦闷,普遍感到灵魂的失落和人性的扭曲。吸毒、自杀,屡见不鲜;色情、暴力,横行无忌。凡此种种,都表明资本主义的即使是短暂的"繁荣发达"也仍然是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一个更健全、更充分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社会所取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独揽世界政治经济事务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是无法挽救的,两个必然定会实现这是大势所趋定会到来的。

三、"两个必然"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

时至今日工人阶级仍然处于被压迫的境地。资本家在工人中发行小额股票,不可能使工人成为资本家,由于工人持有的股票数额太少,也不可能左右企业的经营业务。相反,资本家通过这一手段,一方面,使工人手中零散的消费基金又重新回到资本家手中,转化为积累基金,成为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剥削工人的资本;另一方面,利用工人希望得到股息的心理,加强对工人的控制,把工人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经营联系在一起,诱使工人老老实实地为资本家卖命,最终仍是对资本家有利。工人不可能因为持有小额股票而改变自己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让工人参与企业的某种经营管理活动,是以企业的经营支配权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的,工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决策权。一方面,工人提出对企业经营有利的建议和意见,最终使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这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劳资矛盾,麻痹工人的阶级意识,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科技进步使得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但是工人始终是不占据生产资料的,始终将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白领工人的不断增加,说明工人阶级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它既能承担现代化大生产的任务,又能胜任现代化管理的工作,真正成为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也一定更有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总之,尽管本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工人阶级的阶级属性未变。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由于决定具备这些特性的因素仍然存在而没有改变,因此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没有改变.总有一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会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一道把资本主义彻底埋葬,两个必然将有效地指导工人改变工人目前所处的被压迫之境地。综上所述,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只是短暂的现象,资本主义也决不可能永世长存,两个必然昭示着无产阶级将会终结这种被剥削压迫的现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艾四林,曲伟杰.共产党宣言导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基本框架形成的考察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资本论》中政治哲学的革命主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