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科研育人 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2021-01-10黄宇慧莫欣妍罗梦君
黄宇慧 莫欣妍 罗梦君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打造“一系一品”社会服务特色案例,以期指导教学实践,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科研育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
1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为践行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前教育与人文学院强化担当,以行践知,依托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平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平台以及各级学生组织,组建形式丰富、素质过硬的专业学生团队,出色地完成各项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及双创大赛项目,深入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见常态出实效,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2 发挥专业优势,搭建服务团队
近几年,教育部先后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与学前教育专业密切相关的系列“新标准”提出了师德为先、育人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等重要理念,在此基础上,学前教育系自2017年11月独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科研育人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优势,搭建“专任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志愿服务型团队,开展了一系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校内外的广泛好评。
3 科研育人实施路径
3.1 依托专业特色课程,开展系列各类学前儿童教育实践与志愿服务项目
学前教育系在成立之初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拓展专业视野,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早期教育实践和绘本阅读实践选修课,汇聚一群热爱学习、有爱心、有服务热情的学生,面向0-6岁的学龄前幼儿开展了系列的早期教育和绘本阅读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课程的主题选定、教学课程设计、活动实施、物资准备等活动都由学生自主组队精心准备,活动采用的道具都由学生手工制作完成。全程都有指导老师监督指导。活动实施过程中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活动观察与记录,为之后的教学与实践活動留下丰富和真实的素材,大大提高学习的成效。
3.2 关心民生热点需求,实现志愿服务助人和育人双重效果
为了缓解暑期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满足孩子作业辅导和兴趣拓展的需求,2018年7月,学前教育系赴沙田镇开展周末义教班,主要开设了篮球班、口才班和美术班,吸引了阇西村30多位孩子参与。活动成效显著,受到当地团委、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
庚子岁末,辛丑年前,疫情突入其来,并肆虐漫延,封城封村,关停门店,居家隔离。寒假结束学校开学之际,学生们还不能返校,学前教育系启动了“松湖葵青”童心同行服务项目。在疫情期间,针对一线干警长期工作、幼儿长期居家所产生的育儿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微信群聊的功能,推出“一家一群、一群一师、一师多学”的服务模式,切实为幼儿家长解决育儿实际问题。在项目设计与构建中,教师经过广泛社会调研与教学研讨,根据疫情下0-6岁幼儿家庭的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行程,设置了线上问卷调研、线上服务家庭、服务技术支持、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提升项目成果等小项目,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截止目前平台已经为13个广东省东莞监狱一线执勤警察的家庭给予专业居家育儿服务,期间回复问题500多个,服务总时长累计超过2000个小时。
在随后的复工复产却一直没有迎来学校复课,线上课程教学开始,心灵访客志愿服务活动也正式启动。学前教育系在团学公众号设立了抗“疫”专栏,欢迎同学们居家时投身于抗“疫”志愿服务中,并向专栏投稿。同学们可以通过录制早期教育相关的视频、音频,或制作早期教育相关教程等方式,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开展线上儿童教育服务,帮助在家带娃的家长们渡过育儿的难关。据不完全统计,抗“疫”专栏共推出了50篇推文,广泛调动学生抗疫期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能动性,实现志愿服务助人和育人双重效果。
3.3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用专业回馈社会
终于复课了,学前教育系又与体育学院、学校工会联合举办“亲子1+1,快乐过元旦”主题活动。结合专业特色,活动把2-4岁、4-5岁、5-6岁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分别分成了三个小组进行,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合适他们身心健康的游戏,既提供专业的游戏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更做好服务校内教职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
春暖花开,为减轻教职工的育人压力,初步实现430课堂,学前教育系在雷锋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成长陪伴·温馨时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根据幼儿语言的发展目标,内容以及要求和阅读活动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陪伴幼儿阅读绘本的故事,以阅读绘本为主要的形式,引发孩子对书籍、阅读的兴趣,组织开展每天下午一小时陪伴志愿服务项目。
通过这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学生们在老师和辅导员的指导下,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如何将专业知识和各自特长熟练运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志愿者们的责任心、进步、奉献的准则,践行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宗旨,完成科研服务育人的目标。
4 成效
4.1 学研相济,敢为人先
育才造士,立德为本。在科研育人的探索中,学前教育系倡导把科研工作的最大目标落在科研育人的成效上,打通“科研+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可转化、能推广、有实效的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科研育人模式。
学前教育系系列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实训实践、学生劳动教育与学生志愿服务三大主题深度融合,有效地将学生的专业理论转换为实践技能。新冠疫情期间,学前教育系敢为人先,率先开展服务抗疫一线干警家庭的线上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志愿服务和科研实践活动也作为创新教学模式典型案例被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报道。
4.2 创新引领,改革驱动
近几年,学前教育系完善科研育人评价机制,强化“科研的核心是育人”的共同认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思维、敢于创新和适应社会等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经过大量调研,学前教育系梳理了防疫期间育儿问题,针对长期居家的普通家庭,推出一本“育儿经”—《防疫居家期间一线工作人员学龄前子女教育答疑解惑》。手册从长期居家育儿保育、长期居家育儿教育、亲自互动娱乐方式、育儿资料推荐这四个方面给了家长们详细的指引。在普及学前教育知识方面,创建了“宝贝小口袋”公众号、抖音号,获得家长好评。家长们在公众号上,可以学习到育儿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关注幼儿发展、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结合当下短视频用户多、流量大的特点。针对年轻的宝爸宝妈群体,开发了新的运转分支:“宝贝小口袋”抖音短视频。学习简单的绘本讲解、幼儿舞蹈、兴趣绘画、DIY手工以及親子游戏等。截止目前,已发布作品一批,收获观看次数上百。
4.3 聚木成林,百花齐放
师生同创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松湖葵青”童心同行服务项目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公益赛道一等奖,广东省“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公益赛道,获得了公益赛道的铜奖,在学校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银奖。学前教育系“种子与土壤”——红马甲守护行动志愿服务获学校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心灵访客志愿活动获铜奖。欢庆六一亲子游园知远服务活动获优秀奖。
5 展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新时代科研育人的探索和实践中,学前教育系已升级为学前教育与人文学院,依托即将投入使用的学前教育大楼,必将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倡导敢为人先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心中播撒了智慧和奉献的种子,引领学生以梦为马,追逐梦想,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彦妮.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17).
[2]曾勇,张纯姑,封顺.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
[3]方磊,何军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协同创新科研育人的模式研究[J].长江丛刊, 2019(19).
[4]杨萍.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问题与途径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5]谢晨霞.大学科研育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20.
作者简介:黄宇慧(1983—)女,江西全南人,汉族,助理编辑,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管理。罗梦君(1986—)女,湖南常德人,助理研究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莫欣妍(1990—)女,广东东莞人,助理研究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