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文化差异视角下赴菲律宾高职院校交换生跨文化适应探析
2021-01-10林芳
摘要:本文从中菲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找出中菲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赴菲律宾高职院校交换生解决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的方法,为未来职业院校交换生项目的有效开展以及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跨文化交际 适应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交换生项目作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型模式,其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更加注重交换生国家意识观念、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全面性培养。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办学中应该密切关注中外文化差异背景下国际交换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本文旨在探究菲中文化差异视角下赴菲律宾交换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并提出建议。
1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跨文化适应的概念最先由美国民族事务局鲍威尔提出:来自非本族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尔夫·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对跨文化适应提出: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在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过程中所导致的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化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会发生改变,只是弱势群体那边会发生更多的文化模式变化。
2赴菲律宾高职院校交换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2.1社会生活适应
初到菲律宾,首先就是社会生活方面的适应,也是赴菲交换生初到菲律宾进行学习与交流首要解决的问题。社会生活适应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的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适应两个个方面。日常生活方面,赴菲交换生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和了解菲律宾人的生活风俗,逐渐适应,不存在较大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语言能力较好的赴菲律宾交换生,会展现出相对明显的优势;而语言能力较弱的交换生与当地人交流时显得局促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沟通交流障碍。
2.2学习交流适应
学习交流适应是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适应。在教学环境方面,菲律宾大学教学环境基本上与中国的相近,投影仪、电脑、空调以及白板等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在教学方式方面,菲律宾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会主动地参课题的研讨。课堂上,会有许多互动环节,包括课堂测试、师生问答、即兴演讲等。教学评价方面,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会设置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任务,期末成绩只占一小部分。在学习方式适应方面,菲律宾的学生更多偏向于通过阅读书籍、查阅文献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2.3文化适应
菲律宾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特别浓厚。菲中两国文化差异很大,价值观与中国也大不相同。因此,其社会文化适应也显得特别重要。例如,菲律宾人每次就餐前的祷告以及平时念祷告文时所有的人都停下正在进行的动作做祷告等。在菲律宾人的认知里,基本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而中国人普遍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很容易造成文化冲突。
3赴菲交换生跨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
3.1语言能力问题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进行学习与交流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在菲律宾日常生活以及课堂教学中,主要用英语进行交流。赴菲交换生英语基础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不足。在学习交流期间,交换生只能使用较基础的口语,但很少能够与教师、学生或菲律宾友人进行深度交流,交流内容多是浮于表面,泛泛而谈。
3.2跨文化知识储备不够
跨文化知识的储备往往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深度。如果想要在学习交换期间达到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就必须要有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虽然优选生在赴菲之前进行了有关菲律宾历史地理、社交礼仪、宗教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知识学习,但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这些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出现文化盲点,就会造成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上的障碍,甚至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
3.3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人际关系是人们日常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思想交流以及情感交流的纽带。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人们维持人际关系所具备的条件,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高效与否。赴菲交换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在理解外国文化时,无法跳出思维定式,依然采用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造成对外国文化的误解甚至是不解,从而妨碍了跨文化交流的高效进行。
3.4跨文化心理适应有待加强
根据跨文化适应二维度说,心理适应是基于情感反应为基础,具体表现在跨文化适应中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适应中,达到心理适应者展现出的是比较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反之,则表现得比较负面消极。对于赴菲交换来说,跨文化心理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面对全然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思乡情绪以及心理落差。
4赴菲优选生跨文化适应的建议
4.1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为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院可以将赴菲短期交换项目写进学生手册或者宣传册并在学生入学期间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提前了解项目并有针对性地打好语言基础关,着力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为赴菲交换生提供专门的语言培训课程。
4.2丰富跨文化知识的储备
学校除了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文献、典籍等相关材料深入了解菲律宾文化知识以外,还需要在出国前为学生开展有关菲律宾历史地理、社交礼仪、宗教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相关知识的系列课程培训,加深交换生对菲律宾文化差异的理解。
4.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充分协调校内社团的作用,鼓励优选生多参加校内社团活动,加强个人的交际能力。借助学生社团及协会,利用留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加强文化差异的比较,通过发现文化差异的内在因素,不断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与外国友人的沟通和交流来提升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交际能力。
4.4加强跨文化心理适应
学校要加强优选生出国前的心理建设,与校内的心理咨询中心联动开展相关讲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鼓励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正确看待异国他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勇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以及适应性,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情绪,调节情绪,缓解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作为高职院校中外联合办学的新型模式,在促进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项目成果的有效性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探索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進而推动中外联合办学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包亮.赴非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吕渝辉,汝淑媛.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跨文化适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0(1).
[3]李迺明.赴泰汉语实习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林芳,(1987-07),女,汉,山东省淄博市,助教,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