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定性描述理论的述评

2021-01-10苏冬梅李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意义

苏冬梅 李瑛

摘要:罗素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限定性描述理论为推动语言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基于Michael Morris的《语言哲学概论》,对罗素的限定性描述理论以及罗素对专名和限定性描述的区分进行了阐述,结合斯特劳森和唐奈兰对罗素理论的批评进行了评价,对罗素限定性描述理论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限定性描述;专名;指称;意义

1.引言

罗素的限定性描述理论创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揭示日常语言表面的语法形式与其内在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差异[2],注重语义分析的精确性和无歧义性,用理想的逻辑语言代替自然语言[5],从而得到一个无歧义的联言命题。罗素的限定性描述理论主要是解决了存在悖论问题即包含了现实世界中指称不存在的短语的命题意义的问题,对此进行了两项主要工作:1)把限定性描述从专名或单名中区别出来;2)利用现代逻辑中的量词理论,对包含限定性描述的语句重新改写,以使限定性描述在改写后的句子中不再出现,并从而揭示原先语句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的逻辑形式[4]。

2.罗素的限定性描述

2.1关于命题真实逻辑形式的分析方法

传统上,限定性描述被归纳到专名这个类别,因为它们在句子中似乎起着类似的作用。罗素把它们归纳成一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指称短语。由于指称短语大多包含量词,所以他认为本质上,限定性描述属于量词短语。量词“某个”与“这个”的区别很简单。“某个”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对象,而“这个”意味着有且只有一个对象。罗素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将其改写为“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当今法国国王并且这个对象是秃顶”。除此之外,还把这个命题拆分为三个并列的子句:1)至少有一个对象是当今法国国王;2)至多有一个对象是当今法国国王;3)无论如何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根据罗素该命题为假,因为当今法国是共和制国家,没有法国国王。在罗素的分析中,短语“当今法国国王”不是指当今法国国王,而是指语义逻辑上符合该描述的某个人,可以理解为一个量词(有且只有一个对象)和一个谓词(X是当今法国国王)。也就是说,改写之后的限定性描述作为谓词,用来表示作为主词专名的一个性质。如此看来“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仅仅是日常自然语言的表层语法结构,罗素通过把限定性描述改写为命题函项的方式为的是突出内在的更具有本质性意义的逻辑结构[8]。对于语言的分析我们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表面语法形式,句子的表面外观不是对其真实结构的可靠引导[1]。

罗素想通过限定性描述理论,逐步对弗雷格的涵义理论进行解构。弗雷格对于指称不存在的专名和限定性描述来表达的命题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引进了空类即指称不存在时,称其空专名和空限定性描述。这样的解释明显不具有说服力。而罗素通过上述逻辑分析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困扰。限定性描述所描述的对象的存在与不存在,并不影响语句所表达的命题的意义,而影响命题的真和假。弗雷格认为一个基础的句子包含一个或多个专名和一个谓词,并且区分了专名的指称是对象,谓词的指称是概念,谓词是不完整的,需要放置一个或多个专名才能达到饱和。罗素限定性描述可以理解为量词和谓词组成,也是不完整的,通过改写成命题函项才使得饱和,在这一层面上,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2.2“N不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谓词

日常语言当中经常会有“圣诞老人不存在”“奥特曼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存在的”诸如此类的表达。若根据弗雷格,把“圣诞老人”“奥特曼”“天上掉馅饼的事”看作是单名,那么包含该单名的语句就没有真值,因为这些单名的指称对象不存在。但罗素的分析是截然不同的。以“当今法国国王不存在”为例,首先把该语句改写为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当今法国国王,并且这个对象不存在。改写之后的语句仍然包含“N不存在”的形式。根据罗素,“当今法国国王不存在”似乎包含了“X存在”这个谓词。如果它是一个真正的存在谓词,那么X变量处就应该放置一个单名(指称存在的对象)。对“X存在”进行否定,我们就得到存在的东西不存在,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X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谓词。在罗素看来,这里的“存在”是量词的一部分即有一个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句子中的限定性描述已经有了这样一个量词,所以“N不存在” 的表达在逻辑上有一些畸形。更恰当的表达应该为“没有当今法国国王”。

2.3限定性描述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中的替换问题

根据弗雷格,专名和限定性描述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中不能在指称相同的情况下而要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互换。罗素并不这么认为。以“卡罗尔认为暮星出现在晚上”为例,卡罗尔是古典时代的人,她知道暮星和晨星,但不知道它们是同一个事物--金星。短语“晨星”和“暮星”有着相同的指称,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表达为“卡莱尔认为晨星出现在晚上”。根据罗素,“晨星”和“暮星”不能互换,因其指称不一样,罗素所说的“指称”有别于弗雷格的“指称”。对此,罗素对弗雷格关于谓词指称的概念进行了修正,指出谓词指称的是性质和关系。性质对应于一元谓词以及关系对应二元或多元谓词。“X是晨星”和“X是暮星”两个谓词指称的性质是不同的,因而“晨星”和“暮星”不能互换。那么句子呢?句子在罗素看来指称的是事件的情况或状态。当一个句子为真,我们可以说,该句子是指一个事实。而一个假的句子是指一个仅仅可能的情况或事态。

罗素还区分了句子的宽范围和窄范围。对“卡罗尔认为暮星出现在晚上”的句子进行了两种解读:1)卡罗尔认为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并且这个对象出现在夜晚。2)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卡罗尔认为这个对象出现在晚上。不难发现,短语“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的位置影响了句子的意义。罗素指出,1)和2)的区别是范围的不同。在1)中,短语“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落在了 “卡罗尔认为”的语境中。这就意味着短语“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这个范围比“卡罗尔认为”这个范围要窄,我们便称其为窄范围解读。在2)中,短语“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暮星”发生在“卡罗尔认为”这个范围之外,我们称其为宽范围解读。罗素把宽范围的解读也就是2)这个句子重新表述为2*):关于暮星,卡罗尔认为出现在晚上。根据罗素,2*)这个宽范围解读的句子里,“晨星”和“暮星”的互换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关键性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指称相同的限定性描述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之外可以进行互换,而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之内的互换是有疑问的。通过观察,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不难。当指称短语发生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之外时,句子所陈述的是超越了认知主体而拥有全知视角的关于该短语的客观事实。而当指称短语发生在认知或心理语境之内时,句子陈述的内容受到各個认知主体的主观认知方式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因而即使是指称相同的短语也不能随意替换。

3.罗素与弗雷格专名理论的区别

3.1弗雷格的专名

弗雷格把一系列起着名词作用的表达都看作是专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美国的总统”“一只流浪狗”等复合符号也被视为专名。前两个是限定性描述。 说它是一种描述,是因为它描述的是事物的特征和关系,说它是限定的,是因为“山峰”“总统”是通过限定词从众多符合该描述的事物中提取出来所确定的唯一对应的个体。后一个是非限定性的描述,是泛指的对象,描述了某一类狗的特征,但没有确定哪一条狗是流浪的。弗雷格主张,专名和限定性描述都是单名并且都有涵义和指称。他将单名阐释为一个单名指称一个个体,如果没有与改单名对应的指称对象,那么包含这个单名的句子就没有真值。

3.2罗素对专名和限定性描述的区分

限定性描述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短语,它通过描述对象的特征(性质和关系)来指称该对象。其在语句中充当的是语法主词,不是真正的逻辑主词, 从而没有意义[3],按照语境原则,只有要放在句子中才有意义[1]。

专名是真正的逻辑主语,以专名为主词的命题是真正的主谓命题[7]。

罗素将专名区分为普通专名和逻辑专名。普通专名其实是缩略的,被删减的限定性描述[6],如“鲁迅”“哪吒”“阿波罗”等是我们所误认为的专名。从认知主体可直接感知的角度来看,逻辑专名才是真正的专名。罗素认为,自然语言中的真正的逻辑专名只有两个,即“这个”与“那个”,他们具有独立的涵义,其涵义就是它们所代表的对象。

4.斯特劳森对罗素限定性描述理论的批评

斯特劳森是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代表人物。1950年,发表《论指称》一文,对罗素的限定性描述理论提出挑战。他认为罗素没有将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区分开来:一个句子可以有意义(取决于句法规则),但是没有真假的问题;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只有在它被使用的时候才有确定的指称,才有真假的问题。以“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为例,就句子本身而言有意义,但是没有真假,根据不同的语境,假设在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的历史时期来表达“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这句话,就有可能为真。斯特劳森还认为罗素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上没有把“断言”和“预设”区分开来。他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符合某个限定性描述的实体或对象有多个,而不是有且只有一个。如在陈述“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时并没有在断言有且只有一个对象是当今法国国王。罗素对此进行的辩护是:一般来说,在日常会话中,当我们使用限定性描述时,毫无疑问就预设了存在着限定性描述所描述的事物。句子“门是锁着的”就预设了门的存在。同理,使用“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这句话时,就预设了“当今法国国王”的存在,但这样的表达没有帮助而且具有误导性。而且这里的“门”因为语境的限制,从众多的门当中限定到了确定的唯一一个门,可能是教室的门、超市的门或保险柜的门等等。

5.唐奈兰对罗素限定性描述理论的批评

唐奈兰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1966年,在《指称与限定性描述》一文中, 提出了限定性描述的两种用法: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他认为罗素没有对限定性描述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进行区分。唐奈兰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一定是疯了”,这句话在归属性用法时所假设的语境是史密斯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他居然被人杀害了。具体被什么人杀害了,我们不知道。这里主要是把“疯了”这个属性归属到了符合“杀害史密斯的凶手”这个限定性描述的任何人身上。在指称性用法中, 限定性描述“杀害史密斯的凶手”的出现是不必要的, 说话人知道杀害史密斯的凶手具体是谁,想说的是“这/那个人”,使用限定性描述“杀害史密斯的凶手”是为了让听话人能够识别出他在谈论的是谁,仅仅是用来完成表达的工具之一。唐奈兰指出,说话者在某个特定情形下的意图决定了一个限定性描述的语句的表达是指称意义还是归属意义。罗素从量词的角度分析了含有限定性描述的句子的严格地字面的意义。当然,特定的说话人可以用这些句子来传达特定情况下不同的特定事物;但说话人的意图不是和他严格的字面意思一样。根据罗素,在例子“杀害史密斯的凶手一定是疯了”中,说话人的意图会因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其严格地字面意思就是有且只有一个人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并且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6.结论

本文基于Michael Morris的《语言哲学概论》,对罗素的限定性描述理论进行了述评。从罗素揭示命题真实逻辑形式的分析方法入手,认识到了语言的表面语法结构和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差异;再者对弗雷格的专名和罗素的专名以及限定性描述的区分,加深了对罗素分析方法和理论的理解;通过斯特劳森和唐奈兰对罗素理论的批评的阐述,明白了在进行语言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中,对前人的理论,要勇于提出质疑和挑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追求进步。

参考文献

[1]Michael, 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崔啸华.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5.

[3]冯艳. 自由摹状词理论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07):45-50.

[4]贾可春. 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另一种解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03):58-64.

[5]李瑞青. 论摹状词理论的发展[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9.

[6]梅婷. 罗素在指称论上对弗雷格的批判和继承[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09(001):10-12.

[7]任志芬. 试论弗雷格和罗素的专名及指称论[J]. 魅力中国, 2009(34):127-128.

[8]张远林. 论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及其哲学意蕴[J].新东方,2018(05):72-78.

作者简介:

蘇冬梅(1997-)女,四川达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