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

2021-01-10王哲李思淇宋云云钟颖烨范惠心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王哲 李思淇 宋云云 钟颖烨 范惠心

摘  要:本实验探究了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优化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8%,底物浓度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试验所得到的酶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蔗渣;低聚木糖;酶解

低聚木糖是由β-1, 4糖苷键连接的2-7个木糖亚单元组成,有着独特的功能[1-2]。作为治疗肠胃病的药物,促进双歧杆菌的增加,可明显改善免疫功能[4]。试验的开展选用变废为宝的甘蔗渣为原料,经过酶法降解来制备有多重功效的低聚木糖,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蔗渣:以广西糖厂制糖副产物蔗渣为原料,经干燥粉碎后装入密封袋中,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备用。恒温水浴锅;冷冻离心机;恒温震荡培养箱;旋转蒸发仪;超纯水仪等。

1.2 单因素试验方法

加酶量:配制底物浓度8%的木聚糖溶液,加酶量0.6%、0.8%、1.0%,温度50℃,反应6 h,计算低聚木糖得率。底物浓度:配制不同底物浓度为8%、12%、16%的木聚糖溶液,加酶量0.8%,温度50℃,反应6 h,计算低聚木糖得率。酶解温度:配制底物浓度为8%的木聚糖溶液,加酶量0.8%,温度为45℃、50℃、 55℃,反应6 h,计算低聚木糖得率。酶解时间:配制底物浓度为8%的木聚糖溶液,加酶量0.8%,温度50℃,反应时间为2 h、4 h、6 h计算低聚木糖得率。

1.3 正交试验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试验,其他的工艺条件保持不变,考察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四个因素对酶解的影响,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最终确定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艺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加酶量的增多,低聚木糖得率迅速升高,加酶量为0.8%时,低聚木糖得率达到最大值39.8%;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低聚木糖得率出现升高趋势,在底物浓度为12%时低聚木糖得率达到最高峰值42.1%;低聚木糖得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出现下降趋势。当温度为50℃时,低聚木糖得率呈现出最高峰值40.5%;低聚木糖得率随着酶解时间升高而出现下降现象,酶解时间为4h时,低聚木糖得率出现最高峰39.8%。

2.5 正交试验

甘蔗渣取材便捷,市场价格低廉,采用酶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实现了对原料的有效利用。由表5可知,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低聚木糖制备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极差R可以看出,因素A>因素 C>因素 B>因素 D,酶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优组合为A2B1C2D3,即加酶量为0.8%,底物浓度为8%,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 h。因此,由正交实验得出最佳优化酶解条件:加酶量0.8%,底物浓度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低聚木糖得率43.5%。本实验为工业化生产低聚木糖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段永忠,高正卿,黄遵锡,何桂源,陈勇,唐湘华.甘蔗渣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J].甘蔗糖业,2010(03):34-38.

[2] 陈远文,张宇,林川,段丹,陈绍军.低聚木糖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9,40(10):245-248.

[3] 李妍,曹东旭,李寅初.酶法降解蔗渣制备低聚木糖酶解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08):176-180.

[4] 付亮,刘诗扬,徐方旭.西瓜和紫米复合酸奶的研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02):310-314.

项目: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技术及其优化研究(编号:S20211016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