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问题

2021-01-10卢楷铭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水利管理

卢楷铭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一个巨大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水利管理上的缺陷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同时对防洪抗旱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更严重的可能会危害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水利管理对于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我国在防洪抗旱乃至城市农村的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管理;防洪抗旱;智能化5G管理;智能水利

随着我国水利、农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对管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必须管理利用好水资源才能真正的促进我国的水利发展。但就我国水利管理能力的现状而言,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全球占比虽然位列前茅,但由于我国领土广阔,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差异巨大,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天气的不可预测,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年降雨量的不平均,时常发生一地洪涝,另一地干旱的灾害。又因我国为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更是使得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水利管理,缓解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并研究防洪抗旱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1988年《水法》颁布之前,中国实行多部门、分散管理的管理模式,由不同的、不明确的管理机构分别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体系相对分散。在缺乏法律定义的情况下,执行的强度和效力都比较差。水法律颁布后,在1988年和2002年水的新法律的颁布之前,中国实施了管理模型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这意味着水利部,省份,城市水资源管理的不同部分。我国水资源管理已初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2002年颁布的新《水法》标志着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确了主要流域管理与区域水资源行政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虽然新《水法》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具体制度还不健全。而且,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这些不完善的制度的执行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近年来,中国完成了水管理改革的立法工作,特别是2002年修订和推进的《水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然而,这项法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018年改革后的中国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由于几个机构的参与,存在分散的问题。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有四个部委负责水资源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和生态环境部。主要政策是“三条红线”。一是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二是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三是划定水功能区水污染控制红线。到2030年,江河湖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污染物接受能力范围内,水质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这种分散的行政系统和政策对有效和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构成严重挑战。特别是,由于缺乏一个领导机构,它们之间没有一个隶属关系,这意味着这些相关机构的水资源管辖权不明确。因为有时一条河不属于一个省,水资源管理问题也不属于一个机构。

二、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相关问题及措施

(一)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自适应治理框架是由复杂的自适应系统(CAS)产生的,CAS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的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适应性治理用于处理不容易理解和难以控制的资源管理问题。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适应性治理的主要特点是高不确定性和低可控性。适应性治理方法与传统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适应性治理是从试错开始的,管理者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不断调整战略以满足管理的需要。由于反馈,管理过程是环形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采用行政指令,不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管理滞后现象,管理过程是线性的。在中国,在自适应范式下,水安全的概念将不断被审视和重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世界的需求,而不是被视为一个预定的目标或终点。

(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几个挑战

(1)人类活动和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水的消耗和水环境将会增加。人类活动将增加生活用水需求和水污染。

(2)气候变化:也有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提高中国的水资源管理要求。

(3)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随着淡水资源的持续破坏和需水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加剧。由于高度開发,中国西北的许多河流已经处于压力之下。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

因此,建立适应性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将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水利管理逐步向着智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水利管理逐步向着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管理主要借助现代化的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创建起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系统。

三、对水利管理及防洪抗旱未来的展望

5G运用于水利管理即将成为现实。数字治理已然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随着5G技术加快实现商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愈发成熟,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协同发展、协同应用也会更加深入。与此同时,“5G+无人机”、“5G+无人船”、“5G+水下机器人”等新式组合的出现,也将为智慧水利建设添油助力。

结束语:

我们期待着,无论是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还是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新装备,都能更好地与水利行业产生“共鸣”、实现“共赢”。当智慧水利发展因此不断取得新成果,那么我国水利行业的现代化将更快实现,水利市场的新一轮爆发也将不约而至。

参考文献:

[1]赵越. 水利工程精细化与现代化管理建设探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0):156-158.

[2]刘亮.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及评价体系探讨——以辽宁省北票市龙潭水库为例[J]. 地下水,2020,42(04):250-251+254.

[3]李元青. 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问题探讨[J]. 农家参谋,2021,(12):185-186.

[4]杨录良. 农田水利管理促进防洪抗旱[J]. 新农业,2021,(06):75.

猜你喜欢

水利管理
小议档案管理在水利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
水利技术创新对提高水利管理的作用
基层灌区水利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基层水管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水利设计的创新对水利管理方面的作用及分析
基层水管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现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浅议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在农村水利管理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