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卫生管理的研究分析
2021-01-10张晓月
张晓月
摘要:现阶段,职业病不仅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在近十年中,职能多次在卫健委与应急管理部间转换,导致职业卫生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等工作未能连续、系统开展。同时,从2019年底至今,全球不同程度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让面向企业的培训工作实施难度倍增。基于此,本文就职业卫生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研究
1 职业卫生管理的概念
职业卫生是指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工作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和危害,提高作业环境以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健康。职业卫生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和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目的,控制、减少和避免职业人群在职业活动中受到职业有害因素危害而进行的管理工作。
2 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全面
职业卫生管理真正的关键是企业需加强病防范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然而在监督检过程发现,劳动者体检报告、档案不全,劳动合同书未告知员工危害因素和风险危害,职业危害项目未申报,劳动者未取得相应培训证就允许上岗等问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危害因素检测比例太低。企业不讲究卫生管理导致数以万计劳动者暴露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下,增加员工患病潜在风险。相比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资源较少,财务不稳定,职业卫生制度更少,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受到健康损伤更大。
2.2 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虽然职业卫生已经建立信息系统,都是不同部门建立各自独立的系统,没有信息共享和交流,员工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不足,亟待提升。应建立省市一体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平台,覆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等多个部门,把企业的危害因素申报、检测、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处罚情况实时录入系统,使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在网络上一目了然,方便对于省市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提出决策。
2.3 职业卫生管理实施过程常见问题
(1)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于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只是政府主管部门强派的一项任务,不理解企业为何要重视职业病防控,如何进行职业病防控。(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参加政府组织的专项培训积极性不高。(3)培训内容大多数为通用性知识,未结合地方企业所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炼,有针对性开展;课件质量不高,授课过程照本宣科。培训内容和要求缺乏标准,培训效果往往受授课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参差不齐。
3 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认知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职业病的认知都存在缺陷,有些企业不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到底有哪些职业危害因素,应该如何防控;有些企业认为职业卫生管控投入对于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不大,能少投就少投,能不投就不投;有些企业认为员工对职业病的认知不多,且职业病发病也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所以先顾着眼前的利益,后面的事情以后再说 ;有些企业认为如果过多强调职业病,会吓着劳动者,可能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二是企业职工个人防护意识淡薄。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即便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但由于培训不到位、怕麻烦或侥幸心理等因素,不按照要求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有的员工甚至会拆除防护设施,以牺牲个人健康来换取工作效率。
三是职业卫生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受客观因素影响,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在国家卫健委和应急管理部之间多次转换,一方面使得很多管理机制出现断点,没得到很好的延续;另一方面,从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人员也多次变化岗位,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没得到深入的拓展。
4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针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单行法。从法条中不难看出,开展职业病后果宣贯、普及职业因素危害相关知识、传授职业病防控技术、监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地,是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共同的责任。
4.1 加强对有害因素的动态检测與管控
在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中,对于有害因素要采取重点检测和管控,提高检测及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在开展职业卫生的检测、评价工作中,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对职业卫生的质量要求展开。如果发现被检单位的工作场所有职业病潜在危害,就必须针对有害因素展开细致调查,对该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有害因素进行定点、个体的检测,包括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通过各种方法查清具体原因,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实现“降低浓度”或“降低强度”的目标,从而有效改善该工作场所的具体劳动条件,提高对工作对象的身体健康保障。同时,对被检单位工作场所中包含的有害因素通过定期的、长期的、动态地监测数据进行卫生检测,能够为制订或者修订相关的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4.2 督促员工做好个体防护
部分生产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未佩戴防尘、防噪声个人防护用品,建议加强巡查力度,督促员工在作业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建议企业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不管生产人员流动性如何,生产企业都应严格执行岗前体检,即来即检,应检尽检,既是对工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企业的自我保护。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应急救援(1)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为防控职业病提供依据。(2)每年开展一到两次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3)周期性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医药箱),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药品处于有效期,高温季节常备防暑药品。(4)在当前生产技术水平尚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和粉尘的情况下,仍需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并在厂区醒目位置设置粉尘和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知。
5结语
综上,只有加强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性监管,就像建筑工程应当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样,具有全程管控的管理思维,才能保证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在各个环节的执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其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使用设备,保证职工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典.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石化技术,2018, 25(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