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21-01-10王会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家庭教育影响

摘要:通过阐述家庭教育的涵义,讨论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即物质环境(遗传因素、饮食营养、疾病预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而精神环境中家庭氛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内驱动力,教养方式则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试金石。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发展;影响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可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成长环境,更注重的是孩子成长的精神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長才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经由生活实践、感情交流、身传言教等方式,对未成年子女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又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之间、祖辈与子女之间互相产生影响的活动。[2]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1物质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幼儿成长的物质条件包括遗传因素、饮食营养、疾病预防等三个方面。

2.1.1良好的遗传因素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前提。一对夫妻在决定要孩子之前,首先应该调整好夫妻双方身体情况,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不抽烟、酗酒;遇事双方共同商量,心平气和解决问题,避免争吵、闹矛盾等不良环境氛围;健康饮食,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无限美好,为生下健康宝宝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2.1.2科学的饮食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充足、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根据幼儿健康饮食指南,科学制定幼儿食谱。如果幼儿营养不良,物质搭配不合理,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幼儿的身高、体重和身体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发展,如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等等,且年龄越小,影响程度越大,所以家长要科学地处理好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动植物蛋白搭配等,形成一个均衡的幼儿膳食结构图谱,科学育儿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2.1.3疾病预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护航机制。根据防疫要求,家长要为幼儿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引导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重视对幼儿的身体锻炼,形成良好习惯,多晒太阳,促进幼儿骨骼成长,培养其协调能力,让幼儿有个健康的体魄,幼儿的免疫力才能不断增强。

2.2精神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内驱动力

2.2.1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作为幼儿第一个生存环境,家长是幼儿第一个交往对象。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起点。(1)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温床,有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品质,为幼儿长大后形成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格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品质。(2)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润滑剂。幼儿的安全感来自妈妈的爱,幼儿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幼儿才能大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妈妈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因此妈妈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妈妈经常陪伴幼儿,关注幼儿的感受,与幼儿一起玩耍、做游戏,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2.2.2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控制型)、溺爱型、民主合作型三种类型。(1)权威型(控制型)家长,由于家长受传统文化、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知识和道德权威的角色,他们因自己年龄长、资历高、经验多,认为孩子应无条件支持和服从家长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过去物质非常匮乏的时代已经改变了,当今社会物质非常丰盛,但是家长还在用原来自己成长的方式教育幼儿,显然是行不通。可是权威型(控制型)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仍然以传统的要求甚至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来教育幼儿,有的使用语言暴力,诋毁幼儿;有的打骂幼儿,这都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形成童年创伤。势必适得其反,严重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长大后,主动性不强,创造力不够,有的会出现偏执型人格,甚至反社会型人格。(2)溺爱型家长则是包办代替居多,生怕孩子吃了苦,受了委屈;有的家长由着孩子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原则和道德底线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极大地削弱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抹杀了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能力,助长了孩子依赖、胆小懦弱的心理。他们会没有主见,容易失去自我,形成当今的“妈宝男” “妈宝女”。(3)民主合作型家长,注意抽出时间陪伴幼儿,经常与幼儿一起玩耍,碰到问题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寻找解决方法,既严格要求幼儿,又给幼儿独立成长空间。幼儿长大后,人格健全,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N].人民日报,Z018—09—1 4(2).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周洪宇,范青青.家庭教育是人生奠基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

作者简介

王会明(1968——),女,湖北汉川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家庭教育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