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新媒体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01-10江申海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4期
关键词:重难点创设情境

江申海

摘要:新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结合具体课为例,从创设适宜课堂情境导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这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巧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优势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适应当今的教育信息化要求。新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广泛运用是教育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诸多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有的作用。以下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平行与垂直”一课为例,结合自身新媒体技术课堂运用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巧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发挥新媒体在情境创设时的技术优势,导入新课

精彩的新课导入需要教师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谈话、视频、图片、游戏等多种方式创设适用于本课的课堂情境,有助于学生将生活现象转化为数学思考,为新课的导入奠定一定的生活基础。新媒体技术集直观性、趣味性、交互性等诸多优点为一体,给情境的创设提供“现实的存在”,可以把教师描述的各种课堂情境转化为学生能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现实环境”,避免了以往情境创设过于依赖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师生间的情境交流,提高了教师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课的探究内容。课前,教师利用希沃白板播放了一个关于金箍棒的动画片,激起学生的观看欲望。简短的视频看完后,教师问:“你们从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依据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有关金箍棒的描述,教师顺势小结有关金箍棒的特征并强调数学中也存在着像金箍棒一样可以变长变短,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宝贝,从而引出“直线”这个关键词。直线的引出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随后,教师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有关直线的特性,为本节课的新授奠定了知识储备。确定了直线这个研究对象是新课导入的重要一步,但不够完整,还需要教师主动构建本课的研究前提——同一个平面内。为了构建这个前提,教师操控新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白纸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张白纸的特点,并让他们分别说出来,引导学生回答,“白纸是长方形,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看成一个平面”。教师随后总结学生的发言:“对了,从形状上来看,白纸是长方形也是一个平面图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平面吗?”学生齐答:“能!”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说:“对,白纸是长方形,也可以看成一个平面。那么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知识。”这样,教师借助新媒体“情境再现”的技术优势创设了多种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授知识的引入“铺路搭桥”,新课得以自然地导入。

二、巧用新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所有教师无法回避而又难以轻松突破的教学内容。常常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理想”,知识本身的枯燥,学生没能真正理解重难点知识,进而影响整节课的认知效果。新媒体技术在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动态演示等方面有着过去教师单一语言讲授、简单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把学生难以想象的探究过程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借助新媒体技术这个“新手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方法。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不相交这两种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在前面创建的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大胆地想象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并在纸上画出其中的一种情况。教师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利用手机端希沃白板的移动授课功能把学生的作品部分展示在大屏幕中并分别标上序号。随着学生作品的投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教师及时出示探究任务:“如何给课件中的作品分类?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意见。”讨论结束后,全班各小组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分成三类;另一种是按照交叉和不交叉分成两类,否定了“快要交叉”这一类的提法。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两种意见,便于学生科学合理地体验这一探究过程,教师有意让持这两种意见的学生代表分别在屏幕上按照他们的分类标准摆一摆,让他们乃至全班的学生体验分类过程,感受新媒体设备的交互性在这一环节的实践作用。随后,教师依据小组间的主要分歧,单独探究“快要交叉的一類”作品,利用动画演示了这一类作品中线条延长后的效果,让学生自主观察并得出结论:“由于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表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却相交了。因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存在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移动授课拍照投屏功能展示了学生的作品,依据投屏作品,教师引出小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动手分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出意见分歧后,延长线条的动画演示过程,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看似不相交的作品,延长后相交了,在合作、观察、思考中加强对这一重难点内容的认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新媒体设备的交互性和演示直观性为这一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根本保证,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是课堂生机的“动力源泉”,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保证了课堂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使用新媒体技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巩固提升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环节,教师要想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好这一环节。教师把新媒体技术的“新元素”融入巩固提升环节,可以改变以往“生硬”的“问答”和“粉笔板演”为主的课堂练习模式。同时新媒体设备的交互性也让课堂练习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所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突破薄弱性知识,夯实基础性知识,拓展延伸性知识,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夯实基础概念性知识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巩固提升环节时,平行、垂直的基本概念性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教师先是让学生找出教室里存在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性。随后,教师进行引导补充:“除了教室,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平行与垂直现象。”教师利用动画出示一张十字路口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出示结果:斑马线的白色标志是互相平行的,道路可以看成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此时,教师依据这个情境强调:“互相平行的白色斑马线所在的人行道是我们在过马路时要走的地方,保证了我们小学生的通行安全;经过垂直的十字路口时,要多观察四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入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了平行与垂直现象,渗透了德育,巩固了新知,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原则,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意义,夯实基础知识。

(二)利用新媒体创设游戏化课堂练习模式,巩固教学成果

概念的准确掌握是课堂巩固练习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课堂活动功能设计了一个练习

游戏:分组竞争。在分组竞争的游戏中,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选功能抽选两名学生上台完成任务。伴随着欢快的游戏音乐,下面同学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给上台的同学“加油打气”,两名学生依据课堂所学的新授知识顺利找出了所有的平行与垂直的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新媒体技术创设了与以往不同的“问答”练习模式,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利用新媒体设备的随机抽选功能,既保证了课堂秩序,同时又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课堂氛围。学生上台完成游戏任务的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了新媒体设备强大的交互作用,既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游戏化练习的整个过程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强烈的参与愿望下完成了课堂练习,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成果。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前设计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做好学情分析,結合新媒体技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创设课堂情境、人机交互、趣味练习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徐美桃.新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平移”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155,157.

[2]刘启林.新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8(27):7.

[3]朱镜萱.浅谈新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现代交际,2020(5):21321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重难点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