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1923—1924年)女校课外活动及其价值探究

2021-01-10胡依晗

西部学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女校民国时期课外活动

摘要:民国时期风气初开,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各种思潮的涌入,女子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各地女校也随之建立。民国的女校除了教授基本课程之外,还举办了一些极具特色并且具有时代意义的课外活动,不仅包含体育类活动,也包括纪念会、辩论会等活动。民国时期女校开办的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民国时期;女校;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3-0123-03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到了民国时期,各种思潮在社会中涌流,加之妇女运动的开展以及学校教育的普及,民国女性开始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女校还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来增强女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女性不仅仅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可以参加一系列的活动,开阔视野,强健体魄,提高能力。民国时期的女校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女性增长知识的平台,也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增强女性对自身成长的关注,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民初女校课外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体育类

民国初年的女校,开展了一系列体育类的课外活动。据《妇女日报》1924年6月18日的一则报道记载,上海女校举行了队球决赛。“上海民立女中与裨文女校于十四决赛队球,地点在裨文操场。裨文于今春始,与本埠各女校逐一比赛,唯与民立女中未比,乃于此做最后之决赛,时间下午四时起,计历一小时许,凡比三次,请黄翠英女士为评判。初次裨文得二十一点,民立十九点,裨文胜。第二第三两次绩赛,为二十一于六及二十一于十八之比。均民立胜。结果,民立夺得锦标。球员中最佳者,民立为苏祖琦,周镒秋,周彩凤,苏祖慧,朱善英等。裨文高蔼鸿等方法巧妙,亦颇多精彩云。”[1]队球也就是排球,故名思意,就是成对比赛之意。由此可见,民国初年的女校学生也可以参加排球比赛,增强身体素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此外,据报道记载,民国时期的南开学校(注:南开学校也包括女中学)曾经召开运动会,信息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4月24日第二版,“本埠南开大学,中学,女中学,三部定于本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半,在八里台该校大学部操场,举行春季运动大会。内容田径赛,及女生体育表演等,想届时定有一番盛况云。”[2]《妇女日报》1924年4月28日第二版对南开学校的运动会进行了报道:“女中学部除各项体育表演外,其余项目,按初中,三年两组比赛……”[3]女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多种多样,有赛跑、铁饼、竞走,还有童子军五十码赛跑等。男子参加的体育比赛项目,女子也可以参加,这也是男女平等观念的具体体现。

(二)音乐类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情得到极大的舒缓,提升艺术鉴赏水平。民国时期的女校开展了一系列音乐类的課外活动。民国初年的北京女高师就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信息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5月15日第二版:“北京女高师音乐系,开办已四载,第一班学生将于本学期毕业,特定于本月十七日下午八时,假米室大街青年会礼堂,开音乐大会,其重要节目甚多,各举一二如下,(一)麓有梅最近作品《别校辞》,此曲有独唱,合唱……当亦可观云。”[4]在音乐会的现场,还有体育系的女学生进行舞蹈表演。音乐会不仅仅可以让女校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也让全校师生得到了放松,享受音乐,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独唱和合唱都可以彰显出女学生的业务能力。“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创作者(词作者、曲作者)丰富的情感,女学生通过聆听优美的音乐来体会别样情感,从中感悟美,同时也可以对西方的音乐以及词曲创作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开阔其视野。一些女学生在音乐会上会演奏或是演唱西方音乐,这些西方音乐或多或少蕴含着西方社会的文化,女学生们在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音乐了解西方文化,不仅仅将其眼光局限在国内,兼收并蓄,以促进其未来发展。女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其对祖国、对社会、对学校的热爱,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或优美或激昂的音乐表现出来,展现了民国新女性的精神风貌。

(三)典礼类

民国女校的课外活动也包括女校所开展的各种典礼,《妇女日报》刊登了武进崇真女校纪念毕业会的报道,盛况非凡,有些女校将每一位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在馆中展示,体现出了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也向来宾展示了学校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毕业典礼对于女校同学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课堂接受新式教育,女校举办毕业典礼是对她们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使她们能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民国的女校还召开瞻礼纪念会,贞淑女学就曾开瞻礼纪念会,信息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4月28日第二版,“河北望海楼西贞淑女学校,成立以来,成绩极佳,颇为各界所称许。该校于前甘六,昨二十七两日开瞻礼纪念游艺大会。全体学生,排演《花礼篮》全本新剧,并为该校募捐……”[5]瞻礼是天主教徒的宗教节日,说明女校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天主教徒来到中国传教的同时,在各地区开办育婴堂、医院、学校等,使其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瞻礼游艺纪念会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会上进行募捐活动也是学生善心的一种体现。募捐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女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还有的女校召开“周年”纪念会,南洋女师就曾召开过十二周年纪念会,直隶第一女师也曾召开过周年纪念会,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4月17日第二版:“本埠天津路直隶第一女子师范中学,成立迄今,十八年了,循例每年于纪念日,开会庆祝,今年庆祝会,定于下星期日(十一)举行,各班学生同时表演各种运动游戏,毕业生亦将参加……”[6]这些女校周年纪念会每年举办一次,与当今学校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纪念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会上,女学生们会做运动游戏或者是听名人演讲,都极具特色。

(四)其他类

其他类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演讲比赛以及表演会、游艺会等。上海启秀女校幼稚班就曾经开展过表演会,上海美德女学也曾举办过游艺会,信息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5月6日第二版:“上海塘山路美德中西女学校,开办以来,成绩颇佳……定于本月三号下午,借座闸北香烟橘翔舞台开游艺会,届时表演京戏者,除该舞台优等艺员外,有客串五人,游艺节目,有女学生燕散舞,英文演说,英文会话,英文歌等……”[7]开展表演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学校的工作成果,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以及交友的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表演会来了解其女在学校的发展情况,逐渐改变对女性的认识。

南京男女各校也曾经开展过讲演会,大体信息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4月17日第二版,“南京东南,金陵,法大,工大,四师一中一女师各学校,分组举行之讲演会……闻预定决赛之讲题,以中俄最近草约应否签字为题,与赛各生,均在研究之中云。”[8]民国时期的女校和其他学校同样举办讲演比赛,不仅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女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其“思维之美”的平台。在讲演比赛的过程中,女同学还可以欣赏到其他人的优秀观点,并加以借鉴,增加自身学识。此外,女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旅行,严格意义上来讲,分组旅行属于女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本埠河北女子师范第十五级学生乘此春光明媚之日分组旅行。兹闻甲组学生旅行北京。乙组学生旅行南京上海……”[9]以上是河北女师分组旅行,刊登在《妇女日报》1924年4月3日第二版。“天津达仁女学校。自植树节起,放春假一星期,在春假期内,该校教员,一半赴北京……孔海小学等校之教授,在校之教员,分日率领学生,游河北公园,游种植园……”[10]达仁女学校春游也被《妇女日报》报道,刊登在1924年4月4日第二版。开展春游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且可以使女校学生接触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对春游所到之地的风俗文化有大致的了解,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各地之美。

二、女校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价值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民国时期,女性逐渐开始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所从事的职业也来越多,对她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之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参加女校所举办的体育运动会以及队球比赛不仅仅可以培养女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使女学生锻炼自身体魄,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而参加毕业会以及一些纪念会可以使其深入了解自身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参加音乐会可以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保持心理健康,还可以接触到外来文化,扩充其知识面;参加辩论会可以锻炼女学生的口才以及其临场发挥的能力,也有助于其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身为一名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在其校期间的任务之一,可学生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民国时期风气初开,女性的家庭地位以及社会地位仍然是较低的,传统腐朽的观念仍然存在,加之家庭的问题以及同辈之间的矛盾,给女学生的心理带来的较大的压力。学校开展课外活动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可以使其心理压力逐渐缓解,进而逐步恢复心理健康,参加运动以及音乐会可以使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郊游也可以使其暫时忘却学习以及生活的压力,享受周围的美丽景色,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生命之美[11]。在参加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时,女学生还可以结识益友,倾诉心中压力,一部分女生也会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参加课外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心中的不快。课外活动使女生在学习之余让自己得以放松,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三)促进学生就业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逐渐推进而出现的一些新兴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新闻记者等,使得民国女性的就业选择变得丰富起来。女学生参加学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士,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就业情况以及扩充自身人脉。一些音乐系的学生在音乐会上表演的节目若受到相关领域来宾的认同,便有可能获得工作机会。随着教育的普及,一些工作岗位开始对学历有了要求,女学生在拥有学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寻求工作时也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女校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也与民国时期开展职业教育相适应,女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寻求自己的职业定位,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与其他人员相互交流来寻求自己的职业定位[12],从而减少寻求工作路上的障碍。

三、结语

在民国时期,课外活动的种类、形式受到了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十分有限,但其意义却是无法忽视的,女校的课外活动使得当时的女性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男女平等的重要意义,逐渐摆脱传统观念对自己的束缚,开始寻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颖超,周毅,佚名.上海女校队球决赛[N].妇女日报,1924-06-18(2).

[2] 邓颖超,周毅,佚名.南开学校将开运动会[N].妇女日报,1924-04-24(2).

[3] 邓颖超,周毅,佚名.南开学校运动会记[N].妇女日报,1924-04-28(2).

[4] 邓颖超,周毅,佚名.北京女高师将开音乐会[J].妇女日报,1924-05-15(2).

[5] 邓颖超,周毅,佚名.贞淑女学开办瞻礼纪念会[N].妇女日报,1924-04-28(2).

[6] 邓颖超,周毅,佚名.直隶第一女师十八周纪念会[N].妇女日报,1924-04-17(2).

[7] 邓颖超,周毅,佚名.上海美德女学举办游艺会[N].妇女日报,1924-05-06(2).

[8] 邓颖超,周毅,佚名.南京男女各校讲演会定期决赛[N].妇女日报,1924-04-17(2).

[9] 邓颖超,周毅,佚名.女师学生分组旅行[N].妇女日报,1924-04-03(2).

[10] 邓颖超,周毅,佚名.达仁女学校之春游[N].妇女日报,1924-04-04(2).

[11] 成荷萍.女校校园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11.

[12] 赖朝霞.蔡元培与中国近代女权运动[J].文史知识,2004(21).

作者简介:胡依晗(199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单位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专门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女校民国时期课外活动
关于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勾搭留学君!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女院长的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