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泰勒斯水本原说的成因

2021-01-10叶凌云

西部学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混沌相似性

摘要:泰勒斯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时,提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水本原说”。为什么泰勒斯选中了“水”作为始基?在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混沌”与“水”是两种常见的创世状态的表述。泰勒斯身处希腊神话传统中,比较“水”与“混沌”的特质,发现有三方面的相似性:其一是弥漫性;其二是黏合性;其三是透明性。将“水”视为本原,与泰勒斯善于观察自然现象有关,也体现了他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对世界作统一性解释的思维方式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只是神话思维选择了形象的表达法“混沌”,理性思维选择了自然世界中的“水”。

关键词:神话传统;混沌;水;相似性;内外因;整体性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B50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4-014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西方哲学史上,泰勒斯拥有开创性的地位,但是其本人并無作品留给后世,人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后人的作品。在后人作品中零星记载着其生平所经历的一些事件。根据这些资料的记载,泰勒斯思想全盛时期大约是公元前585年左右。据说这一年发生了日食,这次日食的发生是泰勒斯曾经预言过的。泰勒斯酷爱观察自然,沉思自然的奥秘。在天文学、几何学、哲学与灵魂学说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不过,在泰勒斯的成就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属其水本原说。他认为水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万物出于水,又消解为水。哲学家罗素认为“这种水本原说背后的’万物归一’的观点是非常可贵的科学假说……因为它揭示了一种物质能够在各种不同的聚合状态中保持不变。”[1]

学界认为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是初次尝试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本文主要关注泰勒斯在尝试对世界进行理性的解释时为什么锁定在“水”这种物质上。万物中,泰勒斯缘何提出水本原说?对于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曾试图回答。他说泰勒斯看到了万物都有潮湿的特性,所以选择了水。笔者认为泰勒斯之所以选定水,是由内外两个原因促成:第一,外部原因,泰勒斯本人所处的希腊传统文化背景;第二,由水自身的特性所决定,因此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泰勒斯所处的神话传统对其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考察神话思维中的“混沌”思想与“水”之特质的相似性;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对“混沌”与“水”背后思维模式的反思。

二、外因:希腊神话传统的影响

古往今来,任何人的思想都不可能脱离自身所处的传统文化处境。泰勒斯当然也不例外。他的思想与整个希腊思想的神话传统也是有着继承关系的:

“泰勒斯推断,我们的大地是一个浮在水面上的扁平的盘。有必要指出的是,关于水载大地的设想也曾出现在巴比伦和埃及许多的神话中。可见,泰勒斯的思想与当时的神话传说依然有一定的关联。”[2]

由此可见,神话思维在泰勒斯的文化中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泰勒斯构建其哲学思想时受到了神话思维的影响。问题是,神话思维具体如何影响了他的思维模式呢?这需要从神话思维本身的特点说起。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思维进行几十年的研究考察,他提出了神话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整体性解释世界的思维模式。斯特劳斯曾如此写道:

“野性思维的特征是它的非时间性;它想把握既作为同时性又作为历时性的整体的世界。野性的思维借助于形象的世界深化了自己的知识。它建立了各种与世界相像的心智系统,从而推进了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野性思维可以说是一种模拟式的思维。”[3]

也就是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思维总是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希望从纵向和横向的整体上看待世界。在神话思维中,一切故事情节都为神话思维的整体性思维所统摄。身处神话思维包围的泰勒斯,在试图通过理性思维对世界进行解释时,很可能同样会站在整体性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始基”的提出很显然是整体性地对世界进行把握和解释的尝试。如此推测,神话思维传统很可能塑造了泰勒斯的整体性思维模式。

至于为什么泰勒斯会选择一种自然界的物质来构建其整体性思维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也有各种推测性的解释。对早期希腊科学精神颇有研究的G·E·R·劳埃德认为,“米利都人之所以对自然现象如此关注,很可能他们有一种欲望,就是要对先前被认为是由神控制的现象提出自然主义的解释。”[4]泰勒斯作为一名米利都人,从小又善于观察自然,时常对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当他试图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解释时,便选择了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中去寻找。

下面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神话思维传统中的哪个思想深刻影响了泰勒斯?也就是说,泰勒斯从神话传统的哪个思想吸取到精华使其将目光锁定在“水”这种物质上?

在《阿尔法与奥米伽——宇宙的始与终》中,有这样的表达:

“一些文化认为,宇宙起源于浩瀚的海洋;还有一些文化认为,宇宙是从无固定形状的混沌中诞生的。”[5]

可见,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水本原和混沌本原是两种不同的说法。美国学者吉瑞德对世界神话的主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神话中的“混沌”思想隐含着深刻的宇宙论意义。他在专著《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话及其象征意义》中用整整一个章节来论述混沌主题的神话原型,他如此写道:

“人类认为,水一样的混沌状态和由‘一’与‘二’组成的神秘整体(即‘三’)是所有自然和文明生活的基础和源头。正是以这一宇宙论为基础和前提,描述人类起源的洪水神话拥有了象征意义和哲学意义。”[6]

由吉瑞德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自然世界中的物质之一“水”具有“混沌”的特性。从上面的宇宙学专家和神话研究专家的观点中,我们有理由推测,神话思维中的“混沌”思想很可能对泰勒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加之其善于观察自然,思考自然世界的奥秘,当他启动其理性思维尝试解释世界时,他将目光锁定在自然世界中的物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水具有一种“混沌”状态,在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混沌”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混沌”具有满足其整体性解释世界的特质。比如,《创世纪》将太初的状态用“混沌”表述。并且,“水”与“混沌”同时出现在《圣经》的开篇《创世纪》中: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①

关于混沌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名著中也有记载:

“《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就是混沌。”[7]

由此可见,“混沌”思想是一种象征世界起始的整体性的形象性表达。这一思想很可能是泰勒斯受其所处的神话思维传统的影响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以“混沌”为载体的整体性神话思维传统构成了泰勒斯水本原说的外部原因。

三、内因:比较“水”与“混沌”的相似特质

上一部分探讨了泰勒斯水本原说的外部原因,比较“水”与“混沌”的特质,有三方面的相似性:其一是弥漫性;其二是黏合性;其三是透明性。本部分主要通过比较“水”与“混沌”的相似性,试图找出水本原说的内因。

首先,我们考察“混沌”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混沌”一词是如下解释:

“我们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②

在《宗教词典》中对“混沌”一词的解释是:

“‘混沌’,Chaos:源于希腊文,希腊宗教关于宇宙最原始状态的观念。赫西俄德所著《诸神谱系》(Theogony)称,‘起初是混沌’。认为宇宙的最初形式是毫无秩序、不分个体事物的一整团混沌。……认为一切皆从原始的混沌中逐步自然生成。”[8]

以上是“混沌”特性的词义解释。两本词典中均将“混沌”视为宇宙的原初状态。而依据《宗教词典》,“混沌”(Chaos)一词源自希腊文,是希腊宗教对宇宙原始状态的描述。另外,赫西俄德在其名著《神谱》中就强调“首先形成的是混沌”。“混沌”这种原初状态是一个模糊状态,即无法分出个体事物的整体状态。

接下来,我们考察“水”的特性。关于“水”的特性,除了我们从日常经验中可以获得一些认知外,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曾写过一本关于“水的特性”的书《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在其间作者论述了水的特性以及水在万物中的调和作用。

“水与土结合造成了泥团。……水是匠人的第一助手。水化解又黏着。……水调和其他元素。……当水确实地进入到被碾碎的土中,当粉吸收了水,当水吃下了粉时,便开始了‘联系的体验’”[9]

可见,“水”具有黏合性,通过其黏合性可以化解、调和其他元素,并且使万物联系在一起。从以上前人对“混沌”和“水”的特性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尝试性地对二者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其一是弥漫性。这个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混沌,就是不分个体和他者的一种覆盖性,混沌囊括一切,弥漫于万物之中,使万物不可分。“起初,神创天地,地是空虚混沌。”地是不见个体,以弥漫性的方式整体性地存在着。因此,可以说混沌是一种弥漫状态。泰勒斯的水的特征具有混沌的性质,也是一种弥漫的特征。只有水可以无孔不入。水可以化解和黏着其他物质;另外,从常识出发,水可以形成物质的固体、液态、气态。通过温度的变化,从而弥漫于一切物质之中。

其二是黏合性。根据以上所引用的加斯东·巴什拉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水在万物中的联系或黏合作用,这种物理上的黏合通过人的思维想象可以让万物统一于水中。换句话说,水通过黏合作用将万物统摄为一个联系的整体;而混沌本身就是一个不见个体的整体性显现。

其三是透明性。“透明”说明万物之间是相通的,界限感在透明性中消失不见了。起初的世界是“混沌”的,这种镜像感给人一种没有界限的世界;透明也可以让光通过,可以让视野穿过;《创世纪》中,先是“混沌”景象,后有光。就“混沌”本身而言,万物之间是相通和没有界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透明的。水的清澈足以让光通过,同样,光也在混沌的基础上被创造。

由以上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看,仅仅就“水”自身的特性而言,它与“混沌”有着非常相似的特性——“水”之弥漫性、黏合性以及透明性都可以“化”万物于整体之中。具有同样特性的“混沌”本身就昭示着一种整体画面。因此,泰勒斯提出其水本原说也是基于“水”自身的特性的考虑,可以说,这是其水本原说的内在原因。

四、反思

通过以上对“混沌”与“水”的特性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泰勒斯之所以选中“水”很可能与水的“混沌”特性有关。“混沌”的状态是世界各地创世神话记载中用以描述世界的原始状态的常见表述。這种“混沌”的神话思维背后体现着一种思维模式: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泰勒斯作为理性思维解释世界的先驱者,他同样怀着整体性地解释世界的愿望。在长期对自然界的观察的基础上,他选择了“水”这种自然世界中的普遍存在的物质,提出了水本原说。水不仅仅是自然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物质,最重要的是它还与神话中的“混沌”有着类似的特性,因此,泰勒斯在诸多自然物质中选中“水”也彰显出其深刻的洞见力。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世界作统一性解释的思维方式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只是神话思维选择了形象的表达法“混沌”,而理性思维选择了自然世界中的“水”。可是,有人会问:“水”比“混沌”更具体,为什么抽象的理性思维选中了具体物质的“水”?我们可以如此理解,水虽然是具体的物质,不抽象,但是如果将水视为本原,理解水本原需要的却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水可以弥漫于一切空间,可以无孔不入,可以淹没一切,使万物归于“混沌”之中。而“混沌”一词的表述会让读者直接进入一种画面当中,直接理解了世界的整体状态。也就是说,“混沌”是一个有画面感的词,让我们通过神话语言直接联想到了太初的世界状态。甚至“混沌”还带有一种人的“情感”暗示。让人不仅感叹太初的世界是一种“雾蒙蒙”之类的混沌景象。卡西尔曾如此写道:

“神话的统一性本质上是出于情感的,而康德的认识论研究揭示的是所谓‘逻辑’或‘理性’的统一性或整体性。”[10]

与带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混沌”一词相比,泰勒斯之理性思维需要的是一种推理的基点。承载这种推理基点的物质,无疑需要涵盖多样性,并从多样性中可以抽象出统一性,以体现出万物变化中的“不变”。泰勒斯将这种不变的东西称为“始基”。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言,泰勒斯在思考对世界进行理性解释时,他想到了“万物归一”的思路,并且承担这种“始基”的物质需要能在不同的状态变化中保持不变。最重要的是,泰勒斯还从神话记载中发现了象征整体性的“混沌”表述法。而水也具有“混沌”的这种整体性内涵。所以,泰勒斯在构建其本原理论时,从自然世界中选定了“水”这种物质。因为,“水”不仅仅与体现神话整体思维的载体性表达——“混沌”——具有相似性,而且还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如此总结:泰勒斯是站在对世界进行整体性思维的宏观视角下,将目光下移到微观的物质“水”,如此,开创性地提出了理性思维解释世界的理论——水本原说。

注释:

①创世纪(圣经和合本)1:1-3.

②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89.

参考文献:

[1]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M].亚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1.

[2]陈蓉霞.从泰勒斯到达尔文——科学与宗教漫谈[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15.

[3]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赵建兵,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286.

[4]G·E·R·劳埃德.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M].孙小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5.

[5]查尔斯·塞费.阿尔法与奥米伽——寻找宇宙的始与终[M].随竹梅,译.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3.

[6]吉瑞德.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话及其象征意义[M].蔡觉敏,译.济南:齐鲁书社,2017:272.

[7]普珍.道家混沌哲学与彝族创世神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序1.

[8]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979.

[9]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M].顾嘉琛,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178-179.

[10]伊万斯特伦斯基.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卡西尔、伊利亚德、列维斯特劳斯与马林诺夫斯基[M].李创同,张经纬,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43.

作者简介:叶凌云(1976—),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单位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混沌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混沌与教育学
混沌优化算法在TSP问题的应用
基于一种Wang—Chen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分析
基于混沌理论的自适应参数图像加密算法
物理系统中随机效应:混沌和随机共振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一种新的基于对称性的字符串相似性处理算法
一种相似性学习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