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下的“生态”

2021-01-10李东明

户外探险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衢州马拉松赛马拉松

李东明

难得的深秋暖阳,看着眼前跑过的红衣少年,捏紧自己的手心,却冰凉。

2021年10月29日,中国马拉松的又一个常态化“沦陷”日。十几个计划在10月内、11月初举办的城市马拉松赛没有任何意外地连续官宣延期或取消。一票天马行空西北游所引发的疫情反弹,碾压时空而来,向东、向南、向月底、向岁末。

离立冬只差10天,没人知道冬天如约来了,中国马拉松重返春天还远不远。

其实,常态化的“沦陷”,只是始于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一场百公里越野赛。去年我们听到的更多还只是个别赛事的“失守”。况且,在2020年的马拉松版图上,至少还有一个坚挺的大浙江。

事件的后续影响,立竿见影的是国内所有越野赛进入无限期停办,然后贯彻落实最到位的是四川成都幼芽杯棋类锦标赛的即刻取消。尚不知越野跑为何物的小朋友们,一脸茫然拎着棋盘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个时间,体育比赛,似乎成了当季的洪水猛兽。

在整个行业为21名遇难选手集体默哀的同时,一位事发地主政官员的非正常离世、对27名公职人员的问责,这于政治生态的全方位影响才真正深刻而久远。深刻到融入血液,久远到写进人心中的历史。于是,北方一个体育大省在5月底就明确了全省全年无马。这也倒干脆,省却了幻想和幻听。

不得不提内卷。旅游和体育,常态疫情下两个最挣扎的小伙伴,无奈也无疑,注定成了非主动内卷下最受伤的两个行业。马拉松有行业规范,任何一个官方赛事,面对数以万计的马拉松参赛者,从初始报名规则的设定,到各部门的筛查审核,从排查后抽签到随时关注疫情动态,因时因地商退,不得不绑上不卸甲的领物手环,甚至都做到了比赛当天入场前的酒精测试,着实操碎了心。然而,头上终于标记“通过”字样的马拉松大军,对阵来无综、去无影的轻骑旅游小队,永远无条件缴械、解散。谁让您目标大呢。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前些年还是要抢着买票才能搭上的巡游花车,疫情常态下,马拉松赛事成了剥光的待宰瘦羊。无他,要办赛的组委员就一定会有刚需的消费。这些商家自信有精明闪闪的眼睛,却没脑子想明白今天抢的快钱,怕是解决不了明天的年老色衰。我们很自知,低头回来做策划、做包装,尽力让自己明年的比赛能更值钱一点。难的,是常态化的取消和延期,让做功课的书桌也不再稳当。不得不和设计部同事商量,准备下单的参赛服和完赛奖牌如何能够弱化年份与时间,在有限的能力下延长这些物料的使用寿命。兰州马拉松10周年,两年未成行,本应该迎来40周年的北京馬拉松也已延期。不得不中断的历史,没有延续,苦等开启,这就是不止于马拉松的“常态”?

历史,尽管是当代人写的历史,但恰恰由此有记录、可追溯。

不出意料,文初所讲的这波时空碾压,又已经碾过了11月14日这周,我连续运营5年的衢州马拉松也“正常”地延期了。公司一个新入行的小伙子,这些天被诸多赛事的延期公告砸得有点懵,看着“……为了保障群众……”,抬起头问我:“老板,咱们干马拉松的算群众吗?”我说:必须算。

理想太远,人总得有念想,更得给年轻人念想。前几年,无论是专家还是同行,都深感相较于全年的上千场赛事来说,马拉松行业的专业人才太少。疫情常态下,马拉松赛事的风雨飘摇,让渐成规模与体系的从业人群不可避免地凋零。透过赛事骤减、不规律的表面,疫情对于行业当下和未来人才储备的影响会在几年后凸显。

一些满怀体育情怀的年轻人入行三四年刚上路,业务量的减少和不稳定,特别是又要面对一线城市高出很多的生活成本,不得不选择黯然离开。我公司一个能力和潜力都不错的不到30岁的赛事经理,刚结婚两年,去年辞职。他从打拼了几年的北京回到邢台,应聘到一家体育用品零售店当店员,订了房子,计划着生孩子,守着老人和家。若干年后,相信他还会记得赛前在路上奔忙的日夜和万人起跑的壮阔,只能在记忆里了。

另外,中年失业的影响是相互的。一个老朋友,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行政岗位任职了十几年,前段时间被裁员赋闲在家,跑来衢州找我叙旧、散心。很有信心,也想来尝试做马拉松,说人到中年了,除了出差、加班和熬夜之外都能干,我说咱们还是聊从前吧。大部分的马拉松不赚钱,哪怕资深的从业者距离所谓的财务自由还甚远。同行的很多中年中坚,靠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人脉这两年不断流向其他行业,毕竟都要上养老下养家。

背影远走,归来无期。

路得走,赛还要办,凡事都要两面看。疫情常态下,马拉松纵然有兵败如山倒的暂时表象,也会带来重整旧山河的行业内部变革契机。

其实在疫情之前,多数城市马拉松基本是一年一场、一场半天的模式。赛事推广始终是行业短板。类似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相应级别的赛事,组委会层面的赛事立体推广以及主要赞助商自身强大的配套营销,让赛事从报名预热开始就有声有色,同时也衍生出系列赛、“卫星赛”等新的平台与空间。

其实,小城市的马拉松抓住政策热点、致力品牌打造,同样也可以做出亮点。衢州马拉松自2017年开始升级为中国田协A1类共办赛事和全程马拉松,从一开始需要发动组织报名,到2021年低于50%的中签率,5年间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组委会制订并实施的衢马进校园、进乡村和进社区3个维度的长期有效推广。2019、2021年在常山县白石镇以系列赛形式举办的亲子跑,同时紧密结合了本地传统的不老养生文化节,真正让马拉松成为节日;而连续举办两届的衢州二中校园马拉松,更开创浙江省马拉松进中学的先河。

如何避免持续近两年的“一年办一场、一年赌一天”的困境,这是焦点和课题所在。

无论有无疫情,大趋势看,马拉松赛事精致化、轻质化和特色化是必然方向,这也恰恰能够和应对疫情所需要做出的变化结合。首先,中国马拉松早过了追求人数规模的时代,完赛率以及完赛质量才是根本。而过大的赛事规模同样也是疫情下办赛的最大障碍。其次,参赛人群的分级化也应提上日程。马拉松比赛在长时间占用市政资源方面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竞技、健身与休闲这3类跑者,对应的更应该逐步有细分的相应赛事和活动。计划在常州举办的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全马关门时间4小时30分,业内简称为430精英赛。而国内一个知名马拉松赛事因为相对海拔较高,为确保安全完赛,今年出台了全马7小时的国内马拉松最长关门时间。并无优劣之分,都是从跑者出发,但面向不同能力跑者的细分类型比赛应该更多、更丰富。

最后,提两个可能会给城市马拉松帶来新活力、新变化的点。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路跑新市场。这对于人群区分、赛事分级、长效周期等方面都有可供借鉴与借助的契机。作为衢州马拉松系列年度赛之一的“未来乡村跑”正在筹备中。二还是离不开旅游,不再是简单立名片、带游客的阶段了,文旅体教多方的融合发展平台需求,会给单一的路跑行业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2017年北京迅驰体育与山东省体育总会共同推出的“跑游山东半程马拉松系列赛”举办了6场,尽管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持续举办,但对于改变单点单赛以及赛事同质化严重的现状,也有实例的参考价值。

行业艰难是现实。不过,做马拉松的人,应该也有马拉松精神烙印在心底。刚健有为,灵活应对,我们路上见!

猜你喜欢

衢州马拉松赛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衢州烂柯山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衢州风物志
一起来跑马拉松
Teachers Sour Over English Training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