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地区56~60周岁、18~55周岁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初筛及献血复检淘汰结果对比分析

2021-01-10孙平孙秀艳姜慧郑顺贞

山东医药 2021年33期
关键词:阳性者乳糜初筛

孙平,孙秀艳,姜慧,郑顺贞

1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济南250001;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输血在临床上具有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血液仍不能被人工制造或者药物替代,使得血液具有稀缺性。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发病率增高、国家医保政策的普及、高龄产妇数量增加等原因导致的临床用血量增长迅速与适龄献血人群缩减的矛盾日益增长[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也活的更健康。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2]。发达国家比中国更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各国对高龄献血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年龄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后,英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都修改了献血的年龄上限[3]。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献血者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我国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修改了献血年龄上限,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4]。目前国内对56~60周岁献血者的研究报道比较少见,本研究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2020年6月济南地区56~60周岁、18~55周岁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初筛及献血复检淘汰结果,为高龄献血者的招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济南地区参与无偿献血的献血者306 545人次为研究对象,其中56~60周岁献血者1 885人次,记为观察组,18~55周岁献血者304 660人次,记为对照组。

1.2 两组献血者初筛指标检测及淘汰率计算 以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为标准,对两组献血者进行初筛,初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肘静脉血,采用硫酸铜目测法检测血红蛋白,男≥1.052 0、女≥1.051 0为合格;使用沃特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检测ALT,以ALT≤50 U为合格(2013年4月之前合格标准为ALT≤40 U),使用HBsAg试纸条检测HBsAg,阴性为合格。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需要检测血常规,需满足红细胞比容(HCT)≥0.36和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各血液检测项目均合格者方可献血,检测不合格者初筛淘汰,计算初筛淘汰率。初筛淘汰率=淘汰人次/登记人次×100%。

1.3 两组献血者复检指标检测及淘汰率计算 以《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4]为标准,对两组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项目包括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和抗体(HIV Ab/Ag)、ALT、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HIV RNA)及乳糜程度。取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Uranus AE15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FAME 24/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CV、抗-TP和HIV Ab/Ag,检测无反应性,判为合格;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480采用速率法检测ALT,ALT≤50 U为合格(2013年4月之前合格标准为ALT≤40 U);使用科华血液核酸筛查系统或罗氏Cobas s201系统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血清中HBV DNA、HCV RNA、HIV RNA进行核酸检测(NAT),NAT无反应性判为合格,若混样检测有反应性则进行拆分检测,以拆分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使用比浊图片法,肉眼观察血液标本乳糜程度,乳糜指数≤2的乳糜血定为轻度乳糜,乳糜指数在3~5定为中度乳糜,乳糜指数>5定为重度乳糜,重度乳糜判为不合格。复检项目中任何一项阳性或ALT>50 U或重度乳糜判定为血液标本不合格,血液复检淘汰,计算复检淘汰率。复检淘汰率=合格血液标本数/血液标本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者初筛淘汰率比较 观察组登记人次1 885人次,献血人次1 876人次,淘汰9人次,初筛淘汰率为0.48%;对照组登记人次304 660人次,献血人次302 842人次,淘汰1 818人次,初筛淘汰率为0.60%;两组初筛淘汰率相比,P>0.05。

2.2 两组献血者血液复检淘汰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液复检标本1 876例,不合格32例,血液复检淘汰率为1.71%;对照组血液复检标本302 842例,不合格7 302例,血液复检淘汰率为2.41%;两组血液复检淘汰率相比,P<0.05。

观察组血液复检标本中,ALT>50 U者占0.53%、HBsAg阳性者占0.11%、抗-HCV阳性者占0.11%、抗-TP阳性者占0.64%、HIV Ab/Ag阳性者占0.00%、乳糜血占0.16%、NAT有反应性者占0.16%,对照组血液复检标本中,ALT>50 U者占1.38%、HBsAg阳性者占0.32%、抗-HCV阳性者占0.25%、抗-TP阳性者占0.31%、HIV Ab/Ag阳性者占0.11%、乳糜血占0.03%、NAT有反应性者占0.02%,其中,观察组血液复检样品中ALT>50 U者、抗-TP阳性者、乳糜血、NAT阳性者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

3 讨论

2012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我中心56~60周岁献血者共1 876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的比例为0.62%,56~60周岁献血者占整个献血者人群比例非常低,与相关文献报道的一致[5-7]。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及可靠数据支持,采供血机构对56~60周岁献血人群的献血安全性及可行性仍处于摸索状态,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各界对该年龄段献血人群的认识不够[8],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年龄段献血工作的开展并且流失了部分优质的固定献血者。

咸阳、郑州、北京等地报道[9-11]的无偿献血人群中,高龄组献血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国近年来加强献血宣传和加大招募力度有关,人们对献血知识和献血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56~60周岁献血人群初筛淘汰率为0.48%,18~55周岁献血人群初筛淘汰率为0.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60周岁献血人群血液复检淘汰率为1.71%,低于18~55周岁献血人群,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56~60岁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低于其他各组一致[12]。分析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该年龄段献血者多为多次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宣教非常充分,血液感染性风险低,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作息规律,饮食健康,献血动机单纯,血液安全性高。

本探究对56~60周岁献血人群和18~55周岁献血人群血液复检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50 U者占0.53%,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56~60周岁多为多次献血者,更了解献血知识,血液检测频率更高有关。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ALT高是18~55周岁组血液淘汰的主要原因,与许多学者报道的ALT异常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一致[13]。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降低血液ALT不合格率,避免血液资源大量浪费:①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②在献血者初筛时仔细询问其饮酒、睡眠、饮食及服药史等方面情况;③及时校准生化分析仪;④严格按照规定存放、使用试剂;⑤定期对ALT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异常。

本研究中,观察组抗-TP阳性者占0.64%,高于对照组,但HBsAg、抗-HCV和HIV Ab/Ag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王娜等[10]报道的56~60岁组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较其他人群低不同,可能与我们的研究人数较少有关。研究显示,56~60周岁献血人群抗-TP阳性数达总阳性数的37.50%(12/32),可能与济南地区梅毒的流行特点有关。为减少血液报废,在后期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针对该年龄段的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抗-TP快速检测。观察组乳糜血淘汰率为0.16%,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更高。陈洁等[14]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血脂、血糖及血压异常发生率呈上升趋势,50~59岁达71.59%。为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本中心自2015年3月开始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DNA、HCV-RNA和HIV-RNA三联检。观察组NAT有反应性者占0.16%,高于对照组,可能与我们的研究人数较少有关。

56~60周岁献血人群大多已经退休或临近退休,他们生活压力小,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饮食健康、献血动机单纯,其捐献的血液具有安全、低危的特点,虽然这一年龄段的占比较小,却是血液资源不可或缺的补充。随着老龄化社会不断发展和献血人群年龄结构的改变,其献血占比可能会继续上升。有研究[15]发现,常年定期献血可有效降低血栓性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发生率,常年定期献血的人群整体身体素质更强。还有研究[16]表明,严格按照献血者选择标准程序操作,老年人献血是安全可行的。这给鼓励老年人献血提供了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与18~55周岁无偿献血者相比,56~60周岁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复检淘汰率更低,主要表现为ALT>50 U者占比更少,但抗-TP阳性者、乳糜血、NAT阳性者占比较高。56~60周岁献血人群捐献的血液具有安全、低危的特点,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适龄献血人群减少,可加大对56~60周岁献血者的招募力度,使其成为无偿献血的有力补充。

猜你喜欢

阳性者乳糜初筛
社区老年人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中医体质分析*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无偿献血者的乳糜血浆对抗-HCV 检测影响研究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乳糜漏的临床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