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大肠杆菌病的检疫方法
2021-01-10李依然
李依然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 150040)
野生动物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动物,临床以腹泻、败血症为主要症状,还可引起各器官局部感染或中毒。
1 临床诊断检疫
1.1 哺乳动物
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有的病例呈急性败血症和慢性经过。急性和亚急性病例在各种哺乳动物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肠炎。
1.2 貂、狐、貉等毛皮动物
病初食欲减退,继而完全废绝,精神萎靡,体温升至40 ℃以上,鼻镜干燥,呼吸急促,排混有未消化凝乳块的粥状粪便,之后转为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黏液和泡沫,继而变为水样腹泻,或呈煤焦油样血便。有的伴发呕吐或关节水肿。濒死期体温下降,一般2~3 d死亡。神经系统受损时(脑炎型)表现兴奋或沉郁,额部被毛蓬松,头盖骨异常突出、增大,有的痉挛、抽搐,或四肢呈游泳状乱蹬。
后期患病动物精神迟钝,角膜反射性降低,四肢不全麻痹,最后昏迷死亡。母兽妊娠期发病时精神沉郁或不安,食欲减退,发生流产和产死胎,或发生乳房炎。
1.3 猫科动物
东北虎、华南虎、金钱豹和雪豹患本病,初始排出红褐色稀粪、混有小碎肉块。后期粪便稀薄如水样血便、恶臭,同样伴有高热、呕吐、精神沉郁等全身症状。有的仔兽主要表现脐部化脓感染,并有脓性分泌物从鼻腔排出。
1.4 大熊猫
患病动物体温升高达40 ℃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发生呕吐,内容物酸臭或呈黄绿色液体。水样腹泻频繁,一日数次,粪腥臭,深黑色,混有黏液。有的尿频,为红色如洗肉水样,腹痛,身体常卷缩呈球形,卧而不动,腹部有间歇性抽动。粪尿常规检查,潜血阳性。
1.5 鹿
患本病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或卧地,腹痛,病初食欲减退,饮水增多,排水样稀便和脓血便,里急后重;后期食欲废绝,出现脱水症状,体温升高至40 ℃,呼吸心跳加快,或喘息。仔鹿发病有的还出现神经症状,表现惊恐,眼球突出,无目的地狂跑,有的头颈歪斜,原地转圈运动;有的站立前肢交叉,行走共济失调。角膜混浊,可视黏膜发绀,最后衰竭死亡。
1.6 象
患本病主要是吃初乳的新生仔象或幼龄象。临床表现病初体温有时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绝食,数小时后发生腹泻,排出粥样或夹带有血液肠黏膜的水样稀便,腹痛,严重者很快发生脱水甚至死亡。
1.7 犀牛
多发于人工饲养的幼龄牛,表现为腹泻、粪便稀薄带有黏液和血液,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饮欲增加、精神萎靡、不愿活动、逐渐消瘦、心跳呼吸加快、后期出现脱水及中毒症状。
1.8 海狸鼠
患本病主要表现下痢、精神沉郁、被毛松乱、食欲减退乃至废绝、逐渐消瘦。此外还表现为关节肿胀、行走困难、后期出现呼吸困难等特殊症状。
1.9 禽鸟
患大肠杆菌病以败血症、肉芽肿、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病型为特征。大肠杆菌败血症多发生于幼龄雏鸟,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病鸟精神沉郁、羽松翅垂,冠暗红、眼结膜发炎、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可听到呼吸啰音。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多发生于产卵期,病鸟常呈慢性经过,主要症状为产卵困难或丧失产卵能力。卵黄性腹膜炎主要发生于产卵期母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排泄物中含有黏性蛋白或蛋黄碎块及凝块,肛周围污染有蛋白或蛋黄状物。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型病鸟生前除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消瘦外,一般无特殊症状。丹顶鹤大肠杆菌病多呈急性经过,精神高度沉郁、步态不稳、食欲废绝、羽蓬松两翅稍下垂,屈颈不扬头、单腿直立,呆立在僻静处;渴欲增加,大量饮水;粪便呈黄色、褐色、红色,发病后多在次日死亡。
2 实验室检疫
常用的方法是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实验。
为保证确诊结果的正确性,应选择(最好是未经抗菌素治疗的)典型病例在其濒死期进行扑杀,或刚死亡的动物尸体,取小肠段内容物、肝、脾及心血等做病料,经涂片、镜检可疑后,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如伊红美蓝培养基(菌落呈紫黑色有金属光泽)、麦康凯培养基(菌落呈红色)和中国蓝培养基(菌落呈蓝色)。挑取可疑菌落作纯培养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用因子血清作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
用动物试验检查分离菌的形态、培养性状及致病力。试验动物最好为与患病动物相同种类的动物,因有些对家畜、家禽没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可能是某些种类野生动物的特殊致病菌。
可试用家畜的ETEC 菌株毒力因子的鉴定试验,以证实其有黏着素和肠毒素2类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