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21-01-10李勇德王海涛
李勇德,王海涛
(临沂市兰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同时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肉牛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肉牛养殖业。为推进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肉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笔者对全区肉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实地查看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综合分析,形成了调研材料。
1 兰山区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2020年末,兰山区肉牛存栏量达2万头,出栏1.8 万头,养牛业产值达5 亿元,肉牛产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以方城镇为例,依托农业生产区域优势,方城镇大力发展标准化肉牛养殖,提出打造万头优质肉牛产业集群的畜牧业发展目标。全镇现有规模化养牛场20 余处,肉牛存栏8 000 余头,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肉牛养殖项目41个,过千万的项目8 个。每年可消化吸纳周围2 万余亩地4 万余吨农作物秸秆,仅秸秆一项可直接为周边农民增加收入300余万元,同时有效缓解了秸秆禁烧还田压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方城镇鲁沂牧业肉牛养殖项目投入资金1.8 亿元,场区占地400亩,2021年6月建成后可养殖肉牛1.2万头,年产值可达2.5亿元,将成为临沂全市最大的肉牛养殖企业;保辉牧业2020年出栏肉牛1 300头,实现产值3 500万元、利润900余万元。
2 兰山区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肉牛规模养殖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兰山区发展养牛的热情高涨,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迅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畜牧养殖土地资源受限
基本农田是一条红线,畜牧养殖用地虽属于农业设施用地,但现有的能用于畜牧养殖的土地资源紧张,零散的可用于畜牧养殖的土地不利于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
2.2 畜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部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个别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主动参与粪污治理利用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私排乱放现象。
2.3 规模发展与管理技术不对称
大资本、大企业投入畜牧养殖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数量规模上来了,但往往存在养殖技术跟不上,对科学养殖的认识程度不够,防疫消毒存在短板,疫病风险进一步加大。
2.4 畜牧养殖精深加工附加值低
目前,兰山区没有大型肉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加工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能像生猪屠宰加工产业一样提高附加值,肉牛产业链存在短板。
3 兰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严格土地审核与监督管理
严格按照山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规定,合理布局设施农业用地,留足留好畜牧业发展用地,把畜牧养殖用地规划做实做细,杜绝土地浪费和乱占乱用。要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杜绝以畜牧养殖名义乱占土地挪作他用,同时要用足用活现有的零散土地,鼓励养殖场(户)提升改造现有的养殖设施设备。
3.2 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思路,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优化产业布局,配建处理设施,完善政策扶持,全面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发展的同时,坚决按照“三同时”标准严格要求,必须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从事养殖,杜绝养殖污染。
3.3 加大知识培训强化技术更新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现场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学习,掌握现代化养殖技术,实施科学养殖,坚决阻止牛结节病等外来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要鼓励养殖场户发展基础母牛,做好肉牛繁育文章,抓好牛源供应,降低养殖风险。
3.4 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融合文章
一是加快肉牛屠宰加工体系建设。借力国家政策抓好肉牛屠宰深加工,通过培育或招商引资落地肉牛深加工项目,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提高肉牛养殖附加值,实现生产加工链条提质增效。二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畜产品加工业龙头拉动“新六产”园区整体发展,实现“种养循环互促、三产深度融合、生态优质智慧、健康安全多彩”的符合型现代畜牧业,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现代肉牛养殖加工先行示范区。
3.5 肉牛产业发展规划
把肉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聚焦聚力、统筹推进,制定全区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畜牧工作重点,并依据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在招商引资、服务环境、行政审批、宣传引导、扶持政策、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充分发挥企业在开拓市场、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标准化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普及、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市场化带动产业化,为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