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疗
2021-01-10刘国华
刘国华
(朝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朝阳 122600)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产蛋高峰期较多发,且其致死率最高可达50%,导致蛋鸡患病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养殖人员做好总结和分类,同时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 发病原因
1.1 疾病因素
引起蛋鸡患脂肪肝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疾病因素是主要的一种,通常情况下是由霉菌毒素、坏死性肠炎及滑液囊支原体等疾病继发引起,还有因感染梭菌及腺病毒导致的肝脏和肠道受损,使得患鸡的肝脏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最后引起脂肪肝。
1.2 蛋鸡营养多、运动少
如果鸡群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营养补充过剩,且运动量较少,容易引起脂肪肝综合征。如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日粮的水平较高,但是蛋白的含量较低,导致蛋鸡体内有太多能量转化为脂肪,由于缺少运动,脂肪会在蛋鸡体内进行大量堆积。且为了符合现代集约化规模养殖的相关要求,饲养密度保持在每个笼子里3~4只鸡,由于饲料具有全天供给的特点,很难避免蛋鸡过量采食,脂肪的堆积易引起脂肪肝。
1.3 蛋鸡基本营养缺乏
在养殖场中,蛋鸡由于营养缺乏也会引起脂肪肝。一旦蛋鸡体内营养不足,会导致其胆汁酸分泌不足,体内油脂的质量较差,主要是因为在日常投喂的饲料中缺乏胆碱及蛋氨酸等将脂肪运出肝脏的辅助因子,使得脂肪难以运出肝脏,长时间堆积造成脂肪肝。同时现代集约化养殖容易让蛋鸡产生应激,导致胆汁分泌不足,阻碍脂肪正常吸收,引起脂肪肝。
1.4 蛋鸡体内雌激素影响
在蛋鸡体内,雌激素可以促进肝脏中脂肪的合成及沉积。一般情况下,雌激素水平在产蛋高峰期会比较高,可以促进蛋鸡体内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容易引起脂肪肝综合征。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蛋鸡的发病率在这个时期相对较高。
2 临床诊断
脂肪肝综合征很少发生单一性脂肪肝,通常是混合型脂肪肝,主要表现是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多。在患病初期,没有特别典型的症状,患鸡的主要表现是肥胖,精神状态不佳,且鸡冠颜色较苍白,产蛋量会有明显下降,严重的可下降20%以上。蛋鸡患病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嗜睡及瘫痪,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在数小时内发生死亡。
3 剖检症状
如果对死亡蛋鸡进行剖检,会看到患鸡身体较肥胖,且肝脏肿大,质感较脆,容易破碎,在其腹腔内会发现有淡红色液体,且伴有腹膜炎,在肠系膜处可以发现有大量油脂,在腹腔和肝脏中都可见多余的脂肪。
4 防治措施
4.1 合理预防
为了做好脂肪肝综合征的预防工作,需要对蛋鸡的营养水平做好控制,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有充足的全价饲料。同时要明确饲料中蛋氨酸、维生素及胆碱的含量,保证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如果在实际喂养中发现饲料的营养过高,可以适当降低饲料中的玉米含量,同时,为了满足饲料的用量,可以选择使用麦麸进行代替。养殖人员需要对鸡群做好分类,针对产蛋率达不到标准及肠道功能不正常的鸡群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60%饲料级的氯化胆碱;同时每吨饲料添加500 g维生素C;每2个月给鸡服用1~2疗程的中药,目的是保肝护肾。
4.2 有效治疗
4.2.1 普通治疗方式
为了保证鸡群的整体健康,养殖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患病鸡进行及时治疗。首先,对已经患病的蛋鸡,投喂葡萄糖,使用比例为3%,每天的饮水时间控制在5 h;其次,需要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具体用量需要以厂家的推荐量为依据,进行2 个疗程的治疗;另外,维生素C使用量应该较普通用量有所提升,以达到治疗水平。
4.2.2 药物治疗方式
可以采用黄连、艾叶及徐长卿等中药进行调理,同时降低饲料中玉米含量,使用麦麸进行代替,同时需要添加60%饲料级氯化胆碱,用量为1 kg·t-1。养殖场应该保证蛋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保持适宜温度,并安排工作人员做好鸡舍的消毒和清理,保证日常通风,降低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概率。
5 结 语
对蛋鸡养殖来说,疾病不仅影响蛋鸡生长,还会增加养殖场的经济负担。为了降低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需要养殖场对引发此病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全面掌握主要的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预防和治疗工作,避免造成养殖场更大的损失,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