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2021-01-10郑中华河南省新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73500
郑中华/河南省新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350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养殖过程中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奶牛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认为:该病主要由产后粘连、产后子宫内膜病变、季节变化、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的。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让动物早日康复。本文分析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总结了治疗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
1.1 病原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致病菌进入奶牛子宫后通过快速繁殖引起感染。另外,在奶牛机体抵抗能力弱且子宫的自净能力有限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菌会进入奶牛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其次,在分娩期间,奶牛产道被破坏,这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机会。病原体入侵后通过快速繁殖引起子宫感染。母牛的子宫口作为抵御细菌的天然屏障,通常情况下收缩关闭,即使在发情期也只有一根细而弯曲的管开放。但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子宫口被人为打开,如果人工授精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全面,可能会造成病原体入侵,导致子宫感染。与此同时,营养不良或过剩也会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1.2 胎衣滞留产后母体弱可能导致胎儿娩出后不能及时排除胎衣。奶牛胎盘包括上皮绒毛膜和韧带绒毛膜,胎衣滞留通常发生在奶牛生产后不能自然脱落时。如果奶牛在怀孕期间感染子宫,就会导致胎盘出现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容易诱发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胎盘与子宫粘连,胎衣就会留在体内,无法排出的的胎衣会在子宫内被破坏、分解,引起子宫急性炎症甚至败血症。
1.3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损伤正常情况下,奶牛子宫颈收缩紧密,孕期收缩强度大,可有效防止病原体侵入子宫。即使在高温下张开一点,病原微生物也很难进入子宫颈口中。但在奶牛生产前后,由于生殖器官的生理、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产道分娩的胎牛很可能对产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在人工助产过程中,使用助产设备和手指,容易造成产道损伤,使产后子宫内膜对病原的机体抵抗力降低对子宫内膜表面造成严重损害,增加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危险。
1.4 季节变化的影响根据相关报道,在春冬季奶牛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炎,因此,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原因主要是分娩月份。如果奶牛在怀孕期间感染子宫,就会导致胎盘炎症、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容易诱发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胎盘与子宫粘连,胎衣就会留在体内。无法排出的胎衣会在子宫内被破坏分解,引起子宫急性炎症甚至败血症。通常5~10 月发病机率普遍较高,平均约为51.98%,其余月份发病机率平均约为35.43%,因此,一年四季中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的机率也存在差异,春季是子宫内膜炎的高发期,发病机率约为64.44%,夏季约为29.33%,秋季是子宫内膜炎的低发期,约为19.23%,年平均发病率约为48.15%。可见,该病的发病率以春冬季最高,秋夏季最低。
1.5 营养不良的影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致使奶牛营养不够均衡,同样也会影响抵抗力,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奶牛在分娩前如果摄入能量过剩可能会出现肥胖综合症,这不仅会影响其繁殖效率,也会导致胎衣滞留、乳腺炎及子宫炎症的发生。一些瘦弱的奶牛在分娩后的20d 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状。因此,养殖户不仅要注重奶牛的日常喂养,更要确保奶牛饲料营养平衡。
1.6 人工授精不当母牛的子宫口作为抵御细菌的天然屏障,通常情况下收缩关闭,即使在发情期也只有一根细而弯曲的管开放,但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子宫口被人为打开,如果人工授精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全面,可能会造成病原体入侵,导致子宫感染。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奶牛产前、产后饲养管理奶牛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妊娠后期与日粮的平衡,特别是补充VA、VD、VE 及摄入足够的矿物质。奶牛分娩的前2 周内,奶牛应该隔离并分群饲养,并经常检查以及治疗。产房和产床应保持卫生并进行消毒。在分娩过程中,应规范助产操作,避免产道的损伤,降低感染几率;为确保使奶牛产后快速恢复体力,应对其注射葡萄糖酸钙和葡萄糖,帮助其康复。分娩后24~48h 应向其子宫内注入对应的抗生素,以防产后出现子宫感染情况。
2.2 坚持早发现、早诊疗的原则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高发期通常在产后。妊娠期奶牛子宫感染后会导致胎盘出现炎症,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感染会导致子宫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引起胎盘与子宫出现粘连,导致胎衣在胎儿分娩后无法正常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随后会被分解破坏,加重子宫炎症症状,甚至还会引发败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炎症的扩散,导致浆膜炎和肌炎,从而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另外,分娩后子宫口不恢复也会增加炎症治疗的难度。因此,繁育者应注意日常观察,本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以免错过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中西药治疗方法在西药治疗中,可直接使用抗菌西药来杀灭奶牛子宫内的有害微生物,有效抑制和缓解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土霉素、头孢菌素、恩诺沙星等是子宫内膜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使用恩诺沙星(5mg/kg)可有效减少母牛疼痛以及组胺的分泌,一般在治疗5d 后子宫分泌物消失,50d 后恢复正常。另外,为确保使奶牛产后快速恢复体力应对其注射葡萄糖酸钙和葡萄糖,帮助其康复。对处于发情期的奶牛,一般采用300mL 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并向子宫内注入30~40mL 抗菌液。同时每8~10h 用洗液冲洗1 次,从而可达到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在中药治疗中,黄芩、硼砂和连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据报道,以桃叶等原料制成的“露得净”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显著疗效,治愈率为80.7%。结果表明,川芎30g、生姜、桃仁、益母草、当归各50g、煎煮2 次给奶牛服用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次,还可使用野生益母草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以红花、桃仁、益母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可直接注入牛子宫,起到保护子宫、防止此类炎症复发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胎衣滞留、子宫内膜损伤、营养不均衡、季节变化等原因,奶牛在生产阶段很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对牛繁殖性能影响严重,可大大降低养殖经济效益。因此,饲养人员应加强日常防护,从而减少该病的发生。饲养户应该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日常喂养,注重日常圈舍的消毒及卫生清洁;同时应该根据病牛的具体情况及病症,采取西药、中药和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饲养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