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传染性腐蹄病的防治方法
2021-01-10李朔
李 朔
(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畜牧综合服务畜牧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13)
传染性腐蹄病是绵羊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和角质交界处的皮肤炎症,穿透角质,可造成蹄叶发炎和严重的跛行。除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发生外,大量饲养绵羊的大多数国家均较常见。草地处于温暖、潮湿时期发病率最高,羊群中多达75%的羊可能同时患病,跛行严重,以致许多绵羊被迫用腕爬行。病羊体况极度恶化、死亡率中等,该病治疗畜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腐蹄病成为导致绵羊养殖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1 发病机理
由坏死梭杆菌感染皮肤-角质交界处引起的,最初局部皮炎有可能不再发展,也可能因有结拟杆菌侵入和发生临床腐蹄病而出现并发症,或原有的传染扩展至蹄踵球部软组织。最初的皮炎有时因“绵羊指(趾)间皮炎”而加重,但很少引起跛行,除非引起传染性腐蹄病或蹄脓肿,否则大多情况下不易被察觉。当草地变干时患蹄即行自愈。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学
该病的临床特征是皮肤和角质交界处的皮肤炎症,穿透角质,蹄叶发炎和严重跛行。确诊本病通常进行脓汁拭子的细菌学检查,但一般不进行临床病理学试验。鉴定良性腐蹄病和绵羊指(趾)间皮炎时,实验室大多数是通过穿透过的角质下面的渗出物制作的革兰氏染色抹片,检查鉴定是否有结拟杆菌。为了增加判断的准确性,现在还使用一种荧光素染色抗体。由于腐蹄病的非致死性本质,通常不进行尸体剖检。
3 诊 断
良性腐蹄病与腐蹄病早期非常相似,和腐蹄病一样发生于非常潮湿的环境,但常发生在未发现腐蹄病和无新近绵羊引进史的牧场。良性腐蹄病的指(趾)间皮肤发炎,覆盖着湿润坏死物质的薄膜,角质凹陷和变白;皮肤-角质交界处发生浸软和坏死,尽管有气味,但不是腐蹄病的恶臭;蹄踵部的角质分离,但真皮正常,不化脓;角质穿透只限于蹄踵,而不是像腐蹄病的蹄壁和蹄底的角质广泛穿透和有恶臭渗出物积聚。良性腐蹄病是由分离角质层的能力较弱的有结拟杆菌菌株感染所致,在临床上与坏死梭杆菌所致的指(趾)间皮炎难以区分,两种细菌都可能因引入毒力强的有结拟杆菌菌株而转变为腐蹄病。
在饱食谷物之后发生的蹄叶炎,可能引起跛行和躺卧,但是表现为足部热痛,并无表面的损害。猪丹毒引起的、并在药浴后发生的蹄叶炎也缺少外部可见损害。坏死梭杆菌所致的化脓性蜂窝织炎,开始时是蹄踵球部上方系部的溃疡性皮炎,然后向上扩展至腿的腕关节、跗关节和向深部至皮下组织。改良草地上的美利奴绵羊通常发生蹄壁剥离(脱壳的蹄),蹄的远轴壁从靠近蹄尖的底部分离,形成的裂缝由泥浆填塞,此部位的蹄壳干燥易碎。
4 防 治
许多地区比较容易根除绵羊腐蹄病,但在降雨量大和一年大部分时间土地潮湿的地方可能遇到较大的困难。防治方案以病原菌不能在草地上长期存在为基础,14 d放牧绵羊的田地即可认为是“清净”田地,因此如果将全部受染动物淘汰或治愈,即消除了草地上的感染,可以根除本病。根除本病应在干燥夏季进行,1 次治疗可获得90%~100%的治愈率,而潮湿季节一次治疗的最高治愈率仅为75%。表现持久性炎症的动物应坚持治疗直至治愈,治疗无效的绵羊应予以淘汰。
防治方案必须考虑到有结拟杆菌可被蹄携带的事实。应检查绵羊的所有蹄,隔离病羊和可疑羊。对绵羊进行蹄浴,可选用的药浴制剂有:5%福尔马林,每周使用1次,连用4周;还可局部使用氯霉素(以含甲醇的酒精或丙二醇配成10%的酊剂)、土霉素(以含甲醇的酒精配成5%酊剂)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或赛他福伦(20%的乙醇酊剂);或以二丙酮醇或乙醇配制的10%双氯芬溶液,1次治疗即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氯霉素价格虽然相对偏高,但疗效较好,如使用10%酊剂,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下均可产生良好的疗效。土霉素必须使用5%酊剂才能产生最佳的疗效,但在潮湿环境下不如氯霉素有效。在这些疗法治疗后,必须对蹄再次进行检查,有炎症表现的蹄应继续进行治疗。
绵羊药浴后应在新的地块放牧,并将二次检查出的病羊隔离,注射抗生素类进行局部治疗。可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70 000 IU·kg-1体重,或者链霉素70 mg·kg-1体重局部治疗,每周重复1次。
如果带菌羊的发生率高,1个月以后应再行检查“清净”羊群。在干燥天气进行检查时,蹄很可能坚硬,本病可能处于无症状阶段,小的损害可能被忽略,需要非常仔细地清理和检查所有的蹄。根除该病失败的根本原因大多是由于检查和治疗无效或引进患羊。在羊群小或无充足的田地已彻底实行根除计划的地区,可以将已经每周治疗1次全部病羊,放回羊群并将羊群放回污染的草地放牧。在该病严重爆发期间,新的感染迅速发生,此时进行根除不切实际,应尽可能做到遏制疾病蔓延,在染疫羊群中进行蹄浴和隔离是两项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