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的一些因素
2021-01-10谢文杰
谢文杰
(佳木斯市郊区兽医卫生防疫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结核病是牛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尤其是奶牛,为了防止牛群发生结核病或结核病不断散播,奶牛场每年都要定期用结核菌素对牛做变态反应试验[1]。因此对结核菌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减少假阴性。影响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的因素很多,现笔者总结如下,供参考。
1 注射部位
身体的不同部位对皮内注射的结核菌素的敏感性有相当大的差别。对于奶牛,不同部位对结核菌素和副结核菌素的相对敏感性已测定如下:背部为1,体侧上部为1.75,体侧下部为2.50,颈部2.75~3.00。颈部较肛门周围的皮肤皱襞敏感得多,并且具有反应比较明显、对动物能立即重复试验和部位比较卫生等优点。其缺点是需要保定每一头动物和无可见损害的反应者比例增加。
2 结核菌素的效力
为了寻找更具有特异性和更加有效的变应原,已用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制备结核菌素进行比较,后者更加有效。不过,为了获得最强的特异性,推荐用牛分枝杆菌制备的结核菌素,并且这种结核菌素如果是一种精制蛋白质衍化物则更好。由于精制蛋白质衍化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易于标准化,现已开始普遍使用[2]。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要使用的结核菌素的最适量以获得最强的特异性。比较准确地确定使用量可以排除非特异性反应造成的许多困难。据报道,一次剂量为5 000~10 000结核菌素单位(0.1 mL结核菌素含1 mg或2 mg牛精制蛋白质衍化物)是最合适的。
3 结核菌素试验期间的脱敏作用
当遇到一例可疑的反应者,何时可重复检查的问题因脱敏现象而变得复杂。当结核菌素被吸收进入体内时发生脱敏作用,其程度一般说来随吸收的结核菌素的量和其他异性蛋白质的量增加而增强。因而脱敏作用在皮下注射后较皮内注射后更加明显和持续时间更长。
变态反应的特征之一是血液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发生变化,多形核白细胞增加和淋巴细胞减少,有人认为细胞计数的变化愈大脱敏作用持续的时间愈长。在一次皮内注射后,白细胞反应的程度是比较小的,它不是诊断结核病的一个很可靠的指标。而且脱敏作用的时期短,在数日内动物即可重复检查。据报道,在进行试验后,敏感动物的白细胞反应非常明显,并具有诊断意义[3]。虽然尚不能肯定此试验后的脱敏作用时间长短,但它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尽管不超过6个月。由于白细胞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同(6~24 h)和其他一些因素,诸如分娩、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引起相同反应的传染过程等,会使其诊断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
脱敏现象的另一个方面是它能掩盖阳性反应。如果在脱敏时期注射结核菌素,已受感染的动物可不出现反应。结核病牛在产犊前不久和紧接产犊之后经过一段脱敏作用时期,牛产生假阴性反应的多达30%,4~6周后又恢复阳性状态。敏感性的丢失可能是由于固定的细胞抗体从皮肤移至全身,随后进入初乳之故。饮用这种初乳的犊牛纵使未被感染,但在出生后的3周内也会产生阳性反应。
4 牛的试验程序概要
概括地说,通常使用一次皮内注射作为常规操作,但此试验不完全准确,可能产生以下缺点。
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无肉眼可见损害的反应者)的来源:动物被其他的分枝杆菌变应原致敏。这些动物可能包括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或禽分枝杆菌或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动物。由相对的非病原性分枝杆菌(例如皮肤结核杆菌)引起的具有最小的局部损害的动物也对结核菌素产生反应。动物被非病原性分枝杆菌感染或者可能只是摄入了非病原性分枝杆菌,也有可能发生致敏现象,并对试验产生反应。例如鸟类栖居的永久性水体的非典型分枝杆菌被认为是造成南方部分地区牛只中非特异性反应者发生率非常高的原因。
不流动的水是腐生分枝杆菌的一种最重要来源,当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者时应予以一定的注意。另外一个来源是用已被禽分枝杆菌感染的家禽的垫草喂牛。
可能产生假阴性反应的来源:①结核病的晚期病例;②感染6周以内的早期病例;③在前6周内产犊的母牛;④在前8~60 d 因使用结核菌素脱敏的动物;⑤老龄牛。曾有研究机构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比较。所得的结论是:在尾根皮肤皱襞重复1次皮内试验是鉴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核菌素敏感性的最有效方法。曾严格地规定了可允许的反应水平,并用仪器测量获得了最好的结果。被认为是非特异性的反应者应在尾根皮肤皱襞试验的反应出现以后用比较试验在颈部再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