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021-01-09徐丽徐龙刘辉刘静张连军张洪岩

新农民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识别防治林业

徐丽 徐龙 刘辉 刘静 张连军 张洪岩

摘要: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已经是人类谋求“金山银山”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病虫害对植物的生长多样性发展造成了影响,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北方林业个别较常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相关分析归纳,并提出识别与防治方面的建议,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护林防控,确保林木的健康持续生长。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识别;防治

我国的林业面积占据全国23%的土壤,如何治理林业病虫害成为一个长期且持续的问题,林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才能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 林业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1 烂皮类害病的识别与防治

1.1.1 识别

烂皮病主要发生于杨树等高大型林木,绝大部分由子囊菌亚门的乌黑腐皮壳菌引起。发病初期外皮无明显症状,枝干的表皮下方有暗色湿润的小斑以及干斑,即使内部病变面积已经较为严重,外部仍不易甄别。发病后期,病部呈失水干缩状。

1.1.2 防治

(1)化学防治

对种子进行消毒,从根部消除杂菌污染,同时需按照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季节时间有针对的进行消毒:可用10%双效灵,甲基拖布津等药剂刮皮涂药,用药量方面除了参考说明书之外,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使用。

(2)物理防治

遵循适地适树的种植规律,保证土壤条件的适宜性,低洼地带及盐碱地带则不宜种植该类植株。合理控制栽植密度,过密的种植空间会影响植株的树体养分其生长处于较弱势态从而导致易得病,过于稀疏的环境条件则会提高植株日灼伤发生的几率,导致烂皮病的发生。

1.2 松类疱锈病害病的识别与防治

1.2.1 识别

松疱锈病主要发生于五针松,二针松类植株。病菌从松针部分进入,随着枝、干方向顺延,侵染后的松针会产生黄红色的斑。初病无明显症状,秋季皮下有橘色蜜滴,消失后削皮有血色斑。次年夏季,该处皮下则会生出疱囊,颜色由白黄色变为深黄色。疱囊破裂出锈孢子。9月左右在产生疱囊的上下部再次产生蜜滴。旧病皮粗糙。病皮易被虫蛀入或其他动物啃咬,会引起病树死亡。

1.2.2 防治

(1)人工防治

及时修剪:成林后要修枝、及时进行砍伐,加强林木的通风及透光。针对树干两米以下的枝条进行适当的剪切,防止病原菌的扩展;铲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寄主转主,铲除树林内各种杂草和其他类型的寄主转主。

(2)化学防治

有条件的地区可用Na盐,铵盐,20%的氯化钠液、锈去津,五氯酚钠等消灭病原菌以及转主寄主。松焦油涂干法则可以杀灭该病的锈孢子、粉锈宁等可用于涂干防效,可采用多种化学方式结合,加上物理防护的保护方法进行防护。

1.3 落叶松枯梢病害病的识别与防治

1.3.1 识别

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分布范围广、危害面积重的真菌类害病。表现为新发出的嫩枝萎靡弯曲,针叶初遇病时呈现褐黄色,随后发展为枯梢。新梢如果感病,枯梢上针叶的生长会由于病菌侵入而发生改变,呈现“扭曲”状。枝干表现为溃疡,在其周围的木质部皮下则变为深褐色。若整个枝干均被溃疡斑蔓延,病部表现为枯死状。后期枯梢表现为感病区域。

1.3.2 防治

(1)物理防治

预测及预报系统建立。传统的预测手法再加上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比如遥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建立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体系,可大幅度提高监测的准确率、精度和覆盖率,及时做好预测预防。

选择适宜的造林地。风害灾情的发生会导致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在进行造林地的选取时,应该避开迎风口,抗病的乡土树种苗与目标品种可进行木间落造林。

(2)化学防治

幼苗及中幼苗中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每株500~1000g;树木抗病力相应提高,病害发生概率降低。

在移植前对苗木采用50浓度的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浸苗。在苗木的抽梢期用烟雾机喷配置好的硼和百菌清乳油喷雾或65浓度的百菌清油雾于对应的枝梢;在新梢生长停止期和展叶中期,采用50浓度的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1000~2000倍液。

1.4 冠瘿病的识别与防治

1.4.1 识别

该病发生广泛,寄主包括但不限于针叶树及阔叶树,感染此病后主根和侧根以及根颈上会长瘤。被影响了的植株生长缓慢,矮小、树势弱,树体也容易受其它种类病害感染,寿命被减短,感病部位存在许多大大小小,形态差异的癌瘤。初生癌瘤小,发病后期,瘤的颜色转为黑褐色,外皮易脱落,木瘤凸起在外。

1.4.2 防治

(1)物理防治

修剪树冠,形成通透性良好的树形,保证树冠上面透光量。对中心干过高、大枝过多、上部和外围郁闭的树头需要及时落头,树冠下面的裙枝要及时疏除,增加地面反光度,使受光稳定。

(2)化学防治

对怀疑有病的苗木可用500~2000ppm链霉素液浸泡30min或1%硫酸铜液浸泡5min,清水冲洗后栽植。

2 林业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1 松材线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1.1 识别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性最大的植物類疫病之一,对松树会造成毁灭性危害,该病传播速度快,防控难;松材线虫寄生于树木树脂道中,通过啃食1~3年生的嫩枝补充营养;成虫在补充营养 14d后交配产卵于枝干基部或粗壮的枝条登顶;韧皮、木质部被孵化后的幼虫蛀入,内部则会形成不规则的坑孔;成虫在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从气门爬出,侵入松树组织进行繁殖,破坏输导组织、堵塞疏导通道,使树木失水萎蔫并在数月内枯死。枯死的松树直立、似火烧状、针叶不脱落。

2.1.2 防治

(1)化学防治

松材线虫羽化初期,对成型的松林大量喷洒 3%的杀螟松乳剂60 L/hm2;在羽化初期和盛期,对散生树各喷1次5%杀螟松乳剂200倍液,对不易喷洒药物的地方,针对古树名木保护区的散生重点保护树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物通过打孔注药的方式,注射到对应的树干部位,根据树干直径来确定具体用量。

(2)物理防治

根据媒介昆虫天牛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可通过在疫区松林内悬挂一些天牛诱捕器进行诱杀,该种方式可减少传播数量,降低传播速度。会选在天牛羽化前的1~5d前投放相应的诱捕器。一般应悬挂于林内通风开阔的区域、垂直高度为下端距地面 1.5m左右、水平间距150.0 m上下,隔3~4d做一次观察和记录,定期更换内部的诱芯。根据记录显示,诱捕前期天牛数量雌多雄少,后期雄多雌少。当诱捕效果较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时位移诱捕器。

2.2 美国白蛾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2.1 识别

美国白蛾胃口十分巨大,在4个月以后幼虫食量都普遍大幅度增大,一夜之间成群的美国白蛾就可食光成片树林的树叶,堪称 “无烟的火灾”,幼虫孵出数小 时后即能吐丝结网,3~4龄食量进一步增大,在树上结网形成的网状物可长达1m以上,会存在部分植株甚至被吐丝扩及整株树,成龄虫能将树叶全部吃光,如同一层白纱笼罩了整个树冠一般,几乎每个树杈上都有虫丝,虫丝上布满密集的小黑点,树顶已经被啃成了光秃秃的一片,大部分叶子已被虫子啃食,只剩下叶脉,树木逐渐枯萎。剩的多数枝叶也发黄干枯,树木不耐寒冷,提前进入枯萎季,甚至死亡。

2.2.2 防治

(1)人工农业防治

美国白蛾成虫一般选择在叶的背部产卵,在幼虫三龄前会存在发现树冠中的幕网,需及时人工剪切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幼虫已分散至树中各处,则需要用树绑草把的方式诱导幼虫集中在某一次,再人工进行集中处理。

其次,在其即将羽化期对其进行捕捉,集中于每天早上和傍晚进行捕杀,使用包括树干、电杆等状直物体便于捕杀。

(2)物理防治

运用环保型或者性诱剂的昆虫趋性诱杀器,在该类病害即将成长为成虫的时期对其进行捕杀,把存放了相应诱剂的芯置入诱捕器中后,将其挂在林木之中,进行相应的捕杀。能有效防止成年的幼虫再交尾,从而降低繁殖出生率。

3 结语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因此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们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的力度仍需加强,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其次要具备识别常见病虫害的能力,再次针对发生病虫害的林业要具备能够“对症下药”的本领,这几点都是非常关键的。总之在进行林业相关病虫害防治的时,要多方面进行思考,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一齐下手,才能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理防护方法,为我国林业健康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景作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7-78.

[2]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等.一株大豆内生拮抗细菌XZ-2的分离和分子鉴定[J].大豆科学,2016(6):997-1001.

[3] 孟利强,赵晓宇,张先成,等.大豆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PCR-DGGE分析方法的优化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390-395.

[4] 宋晓东,陈江燕,刘桂荣,等.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J].森林病虫通讯,2000(4):14-17.

[5] 王陳.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8):108-109.

[6] 曹兵,吴存俊,顾晓峰,等.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9(17):154-155.

猜你喜欢

识别防治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