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三重向度

2021-01-09周旋

桂海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伦理观恩格斯伦理

周旋

摘要: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超越了自然主义生态伦理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将生态伦理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从而找到了解决生态伦理困境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新的范式,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为破解生态难题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自然性;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4-0051-05

基金项目:中共衡阳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社科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三重向度”(2019Q00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理论逻辑及价值旨归研究”(XSP20YBC269)。

自2019年7月以来,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澳大利亚林火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约有10亿只动物葬身火海[1];2020年,非洲和巴基斯坦相继遭受严重蝗灾,粮食紧缺;菲律宾火山爆发,截至2020年1月14日凌晨,塔阿尔地区共记录了286次火山地震,需疏散46万民众到危险地带之外[2];“南极冰盖变化”专题指出,21世纪以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融化面积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9%[3]。这一系列自然灾害都引起了各学科学者们的关注。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秩序,它的各种生命形态是相互依存的。一旦人类的行为打破了大自然的自身秩序,引发地球生物圈的系统紊乱,大自然也会“生病”。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人类需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明确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4]10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19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污染防治攻坚战”[4]22成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态伦理准则具有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都是物质生产的历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基于特定的经濟基础之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以及其内在的资本逻辑所产生的畸形的异化的生态伦理关系,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将生态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找到了解决生态伦理困境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确出路。“因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后面这种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那种排除历史过程、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每当它的代表越出自己的专业范围时,就在他们的抽象的和唯心主义的观念中立刻显露出来。”[5]马克思主义为生态伦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强调必须基于整个历史的基础,从现实的历史的人的生存出发去分析生态伦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包含着进步的内涵。基于不同社会形态的生态伦理当然也同样具有进步的内核。历史的发展过程因生产方式不同而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而且处于相对于前一阶段更高的历史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6]也是基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相对性而言的。

对于生态伦理而言,所有历史阶段的生态伦理都是相对的,因为它是特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生态伦理又是绝对的、真实的。因为在每个历史阶段,人的本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都体现了人与生态关系的进步。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态伦理相对于那个发展阶段而言都是合理的。不能超越历史的发展阶段提出绝对的生态伦理准则。

(二)自然性和人性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7]856恩格斯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这一切都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运动的结果。恩格斯从科学的角度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石。如果作为物质的自然界能够成为生态伦理的主体,就必须假定自然界和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而自然界自我意识的内容就是自然性。一方面,恩格斯明确指出,自然界可以具有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通过人类得以表达;另一方面,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人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意识,人的进化过程是人性与自然性的统一。但是人类不仅仅反映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基于不同生产关系的社会关系对人性与自然性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使自然不能在人身上体现出自然性,也使人不能通过自然实现自身的本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体现了自然性和人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通过一般生产和社会生产得以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体现了自然性,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人的本质的逐步完善。但从根本上讲,人属于自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前提是人首先要服从于自然,这样的统一才是和谐的统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需求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8]46人的解放,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要包括人自身的素质提高、劳动自主性的增加和自由时间的充裕。可见,自然和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在社会中通过自主劳动,不断完善自身,同自然和谐相处,并保护自然。

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完成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指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解放。”[8]190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只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只发展某一方面的才能,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之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8]688-689那么,又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共产主义呢。恩格斯指出:“只有当消灭私有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共同联合体形式,全体社会成员通过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8]689“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那么,人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社会人中的一部分,单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自然这个整体,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水平和手段取决于全体的社会条件;但是,如果没有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人、自然、社会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并且,人在行使自身权力的同时还要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异的绝对运动之中。”[10]可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伦理需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需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中国化的过程中分别受到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以及近代西方生态伦理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直接定义“生态伦理”,但是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思想都有关于生态伦理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是在低水平、相对封闭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原始而又朴素的生态观念,是与自给自足的封建方式对应的意识形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主张道法自然、众生平等,其核心是通过内省式的道德修养实现人性的完善,倡导简朴安宁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根本宗旨是通过人的完善实现人化自然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都将人的完善置于核心地位,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建设中借鉴传统生态伦理的切入点。近代,严复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对其思想進行了中国化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进化论生态思想。赫胥黎认为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并不是完全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而是发展到一个阶段受到伦理道德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自然竞争的最适者并不等于道德上的最善者。可以这么理解: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规律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善者生存。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密切相关,它所要回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现这种关系。答案是,首先要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中国化的前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到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模式。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本质。生态文明则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尊重自然,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因此,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内涵,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并将其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形成。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的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新境界。

大自然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只注重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不能追求经济的“片面”生产,期望实现“全面的”生产。也就是说,这种片面性的生产不注重自然规律,不仅对生态环境有害,最终,也将反噬人类自身。如何实现“全面的生产”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1]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构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于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绿色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2]表明了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尊重和适应自然规律,并且是持久战。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脚步,是实现绿色中国的最大障碍。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着重阐释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方法论,同中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绿色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坚定摒弃过去的高碳高代价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低碳低代价的绿色发展道路。有效消除生产、科技与消费的异化,实现自然资源的清洁合理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出台更完善全面的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执法力度,实现环境破坏零容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从社会层面来看,要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将环保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从个人层面来看,民众要有绿色生活意识,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和动物,节约用电、用水、用气和绿色出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二)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新的范式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如何在未来逐步消除生态危机?目前有两种思维方式,一是“笛卡尔范式”,这是西方哲学的传统认识方式,认为自然是认识的客体,而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生态要为人的发展让步。二是“生态学范式”,人和自然生态的一切都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离,并息息相关。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虽然改变思维方式并不能直接消除生态危机,但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引领我们看到事物的真相,追溯到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则是范式内和范式外的相结合,既承认“笛卡尔范式”,看到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社会等是认识的客体,又强调主客体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修正,告诉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对私有制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对社会制度变革等。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文明及工业文明框架内,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走出工业文明发展全面异化危机的深渊的。

(三)为破解生态难题提供新的方法

马克思强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3]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提出改变生产方式,为破解生态难题和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方法。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7]23那么,在这四要素之间建立生态利益调节机制则是关键。

首先,要提高生态耗损税收和环境污染处罚力度,激励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研发清洁能源,要求有生态耗损的企业发展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生产方式。

其次,建立分配环节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分配公正的原则下,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公正与效率统一,通过调整税费,给零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降低或者减免税费,进行财政补贴、人才与技术投入、政策倾斜等补偿;对环境污染的企业提高税收标准,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再次,建立交换环节的生态分工机制。一是实行生态分工劳动模式,生产者不仅要从社会分工角度避免物质变换的断裂,还要遵守人与生态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规律,不得破坏自然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自然资源交换的平等化。在国际分工中,要避免打着等价交换的旗号进行不平等交换。

最后,建立消费环节的生态再生产机制。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反对异化的、浪费的消费。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气候变化危机的共同挑战下,生态问题俨然已不仅仅是一国的问题。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是我们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14]可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进行全球治理,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专门、系统地研究过生态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生态问题,而是生产方式问题。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剖析和批判时,就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形成了自然辩证法思想。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为当代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提醒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享受现代化带来诸多便利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掠夺,看似征服了自然,事实上,覆巢之下又岂有完卵。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伤害自然,也会反噬到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1]陈效卫.澳大利亚林火肆虐数月损失巨大[N].人民日报,2020-02-19(16).

[2]徐伟.菲律宾火山喷发警报尚未解除[N].人民日报,2020-01-15(16).

[3]赵永新.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发布本世纪以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N].人民日报,2020-12-02(13).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6]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1).

[7]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9.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71.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1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N].人民日报,2015-12-01(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

责任编辑陆昱

猜你喜欢

伦理观恩格斯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