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毛泽东与苏区文化研究
2021-01-09邱明
[摘 要]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苏区文化是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文化。其革命性体现在对文化的大“破”大“立”上。“破”的是几千年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以及帝国主义殖民文化、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全盘西化”论调等;“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革命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体来说,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动民众,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发挥新旧知识分子的作用。苏区文化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工农大众文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廉政文化等事业建设中开创了新局面。苏区文化批判地继承了民族文化遗产,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有力回击了文化迷茫与自卑,对近代中国的自信丢失和文化自卑,是一次精神反拨和文化重建,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重振民族文化自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井冈山;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6-0058-08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色,在文化自信中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的革命文化,就是文化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帝国主义殖民文化入侵和封建文化势力盘根错节,面对大资产阶级残酷的文化“围剿”,面对“全盘西化”与“尊孔复古”论争的思潮涌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高举实现共产主义的旗幟,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文化思想实际,继承和弘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大胆吸收外来的进步文化,创造了以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内核的苏区文化。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苏区文化,对近代中国的自信丢失和文化自卑,是一次精神反拨和文化重建,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重振民族文化自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苏区文化确立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苏区文化是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文化。其革命性体现在对文化的大“破”大“立”上。“破”的是几千年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以及帝国主义殖民文化、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全盘西化”论调等;“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革命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动民众
“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动民众”[2],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确定的苏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内容之一,这个总方针明确苏区文化教育必须以“共产主义的精神”即无产阶级的思想作指导,确保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
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为了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克服物资匮乏、环境艰苦等重重困难,举办红军学校,编印宣传资料,开展干部教育,组织开展歌谣、戏剧、晚会等文艺活动,把抽象的革命道理转化成浅显易懂的百姓语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同时,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强调,我们目前对一般工农群众的宣传,须极力揭破军阀及豪绅欺骗工农政策,多发表本党的主张。苏维埃、土地革命、共产主义、红军、暴动队,都须制定专门宣传纲要,加紧宣传,深入到群众的脑海中。[3]P193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强调,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4]P78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批判了教条主义的各种表现和危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5]P111这些论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意识,为革命文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鲜明的立场和基本原则。
(二)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
“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2],是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发出文化教育改革的宣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思想钳制的一个手段。毛泽东通过农村社会调查发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人民群众的四大绳索,集中体现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建立在四种权力基础上的封建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了极其严密的思想统制。这是对文化阶级性的深刻认识。
为了推翻封建文化思想桎梏,毛泽东十分重视对群众开展文化教育,提高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每到一处,都会提出相应的教育方针。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中提出开办工人学校、农民学校和高级工农学校,“以增工农平等的劳动知识和一般文化程度”[3]P73。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要开展提高群众文化程度的政治教育,“同时要做认字运动,以提高工农同志的‘写’‘看’能力”[3]P193-194。1929年10月,毛泽东在闽西上杭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得知苏家坡全村无人读过书的情况,建议闽西特委创办了一所“平民小学”,开学当天毛泽东即来授课,鼓励孩子们为翻身求解放而努力学好文化。[6]P28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为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苏区“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7]P776。1933年9月,毛泽东签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十七号——关于教育工作》,强调:“要尽量地在最短时期内把从前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所留下来的最毒恶的遗产——文盲——完全消灭。”[8]P981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苏区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2]。从而为推进苏区文化教育发展、解除封建思想桎梏找到了正确途径。
(三)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红四军党内存在着流寇思想、悲观主义、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自由主义)等多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红军内部影响很大,源于党的组织基础大部分来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
毛泽东积极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1928年到1930年,从井冈山到赣南闽西,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名篇中,对党和红军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思想教育。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应竭力铲除一般同志的机会主义思想和封建小资产阶级思想,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生观。”[3]P181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强调,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4]P78古田会议决议出台,为用共产主义思想肃清杂质,纯洁队伍,进行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苏区文化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毛泽东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始终把知识分子作为尊重、团结和改造的对象,大力培养工农出身的新知识分子,团结利用旧知识分子,积极引导知识分子投身到苏区文化事业建设中来。
1929年3月,毛泽东起草的《告商人及知识分子》发布了党和红军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号召知识分子参加工农革命,指出:“知识分子若肯参加革命,工农阶级均可收容他们,依照他们才干的大小,分派他们相当的工作。”[3]P220-2211933年9月,毛泽东签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十七号——关于教育工作》中要求:“除了加紧的培养大批的工农分子的教育工作干部以外,必需的利用一部分愿意积极的为苏维埃服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专家来参加教育工作。”[8]P981并提出优待苏区教员,供给小学教员伙食。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指出:“为了造就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了发展文化教育,利用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为苏维埃服务,这也是苏维埃文化政策中不能忽视的一点。”[2]对待知识分子,毛泽东一贯保持团结、保护、优待、尊重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加入到革命队伍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二、苏区文化推动了中央苏区成为一个“自由的光明新天地”
随着革命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中央苏区“加速度进行着革命的文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工农大众文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廉政文化等事业建设中开创了新局面,推动中央苏区成为一个“自由的光明新天地”[2]。
(一)大力发展各类苏区教育
在国民党反动宣传和愚民政策影响下,“全国文盲数目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2]。党和苏维埃政府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优先保障工农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优先权,全面改革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旧教育体系,工农群众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中国历朝历代无法比拟的成就。一是开展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苏区在每村都设立了一所列宁小学,普遍招收6岁至10岁的学龄儿童入学学习,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根據江西、福建、粤赣三省统计,在校适龄学生总数约占三省苏区总人口的6%左右,占适龄儿童总数的50%左右,远远高于国民党统治时期10%左右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苏区儿童教育成绩巨大。二是大力开展扫除文盲运动。中央苏区通过办夜校、半日学校、业余补习班和识字牌、识字班、识字组、俱乐部、列宁室等,努力提高青壮年的文化水平。识字班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学习活动,规定每5天认识5个生字,要求每人识3000字,才算完成扫盲。1933年底,兴国县青年通过上夜校,大多数摘了文盲帽子,青年妇女参加扫盲识字的热情尤为高涨。三是大力开展干部教育、红军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别成立了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中央农业学校,毛泽东亲自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经常到这些学校讲授苏维埃运动史等课程和作报告。
1933年11月,毛泽东率中央政府检查团到兴国县长冈乡、上杭县才溪乡进行系统调查,总结经验。其中“文化运动”部分,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当地的列宁小学、夜学、识字班、俱乐部的学生、班级、伙食、文具、教员、教具、教材、教法、墙报、新戏等情况,并对长冈乡进行表扬,号召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4]P306-309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欣喜地说:“苏区群众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我们看报纸的发行也可以知道。中央苏区现在已有大小报纸三十四种。其中如《红色中华》从三千份增至四万份,《青年实话》发行二万八千份,《斗争》二万七千一百份,《红星》一万七千三百份,证明群众的文化水平是迅速的提高了。”[2]
(二)开创人民新闻出版事业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3]P192的观点,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新闻宣传这个武器,并且应用到所有工作当中,做好红军的宣传工作这个“红军的第一个重大工作”[4]P97。在毛泽东亲自推动下,1931年中央苏区诞生了党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红色中华社,创办了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毛泽东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期间,经常指导、过问报社工作,给《红色中华》报写社论、专论和通讯,发布政府宣言和通告,热情地接受报社记者采访。同时,中央各机关创办了《青年实话》《红星报》《斗争》等苏区报刊,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还主办出版了《苏维埃文化》,宣传苏维埃政府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反映苏区文化的现状和动态,推动苏维埃文化事业发展。各级党政军群机关也有不同的报刊。虽然中央苏区条件十分艰苦,但根据地军民因陋就简,印刷了大量革命书籍,供苏区军民阅读学习。中央苏区出版机构编印、出版发行的马列经典著作、政治理论书籍和各类军事、文化、科技书籍,总计有350余种,总印数有数万册之多。除马列著作之外,中央苏区还出版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理论书籍,主要有毛泽东的《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乡苏维埃怎样工作》,毛泽东、张闻天合著的《区苏维埃怎样工作》,以及古田会议决议、中共六大决议等。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事业紧密围绕中心任务,推进政权和文化建设,成为“战斗动员有力的喇叭”和“推动工作有力的武器”[9]。各类报刊和书籍发行数剧增,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不仅普及了文化教育,而且极大地鼓舞调动了根据地千百万人民参与工农民主政权斗争的积极性,成为党和政府用来组织战争和经济动员的有力工具。
(三)启动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毛泽东亲自关心下,中央苏区启动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然规模很小,成就甚微,但在革命战争险恶环境中能够如此操办,实属不易。这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对文化事业难能可贵的探索。
中央苏区图书馆分为公共图书馆、机关学校图书馆和农村俱乐部阅览室三类。1932年4月,毛泽东指挥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缴获国民党当局的一大批图书报刊。毛泽东如获至宝,指示红军挑选大部分书报运回瑞金,以此为基础,在叶坪建立了中央图书馆,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后来,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发动苏区各机关部队和广大军民向中央图书馆捐赠了一批书报,丰富了馆藏,对全体军民开放。
博物馆事业受到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持续关注。1928年11月,毛泽东在红四军六大决议案中要求:“编纂红军战史及死难同志传略,并收集其遗嘱遗物作纪念品。”[3]P2021931年4月,中革军委发布通令,决定在军委参谋部成立编辑委员会,收集中国红军英勇斗争的历史资料。1931年11月“一蘇大”召开期间,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举办了一次红军战利品展览。[6]P338“一苏大”通过的《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中要求,各地应将牺牲或病故的红军战士的遗物收集起来,规定“死亡战士之遗物,应由红军机关或政府收集,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以表纪念”[10]P596。1934年1月“二苏大”召开期间,经过半年筹建的中央革命博物馆在瑞金城东郊正式对外开放,苏区军民踊跃前往参观,深受教育。
(四)发展苏区群众文化
苏区群众文化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发展起来。在根据地创建之初,苏区群众文化主要随着红军宣传队而开展。红军宣传队到哪里,群众文化活动就开展到哪里。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专门就宣传队问题提出要求:“特委县委宣传科,应设法使之健全,每周标语宣传大纲,都须按期发出,每日壁报亦应发给各级党部缮写张贴。各游击队出发游击,都须有很好的宣传(群众大会——化装讲演、宣传队、个别宣传)”[3]P192。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就红军宣传队的意义、组织方式、宣传经费、宣传办法和技术均作了详细的规定。1931年11月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以后,中央教育部为发展群众文化工作,专设有社会教育局,负责管理博物馆、图书馆、书报阅览所、俱乐部、巡回演讲等工作。苏区群众的文化工作由此蓬勃开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34年3月,江西、福建、粤赣、瑞京等地有俱乐部1970个,俱乐部固定会员有93000多人,“在各种机关团体中,文化生活成了工作人员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每个组织都有附属自己的列宁室,进行群众的文化教育工作”[11]。
(五)发展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
“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4]P462,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对文艺工作的目标要求之一。针对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层次不高的现状,毛泽东鼓励文艺宣传工作者使用群众语言,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歌颂苏维埃广大工农群众的崭新生活。在毛泽东等领导人推动下,苏区的诗词、戏剧、歌谣、美术、舞蹈等各种文艺繁荣发展起来。苏区通过充分挖掘民间文艺资源,大力提倡通俗化,推动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从而把五四的革命文学呼吁演变成为革命文学的行动。
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身体力行创作了大批经典的革命诗词。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血与火的战争经历和激昂澎湃的革命热情,为毛泽东创作革命诗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段时期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丰沛的时期,有十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革命诗词问世,包括《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采桑子·重阳》《菩萨蛮·大柏地》《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如梦令·元旦》《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清平乐·会昌》等。毛泽东一反以往诗词中贬低劳苦大众为“奴隶”“卑贱者”的做法,而是对革命者和人民群众始终抱着一种歌颂的态度,始终充满着革命精神、进取精神和人民情怀。毛泽东胸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胆略,经历“漫天皆雪,雪里行军情更迫”的艰辛,充满着“万里长缨要把鲲鹏缚”的豪情,迎来了“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的胜利喜悦,书写了威武雄壮的革命画卷,充分展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成为革命文化艺术殿堂中不朽的诗篇。
(六)发展苏区公共卫生事业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先后遭遇多次较大疫情,防疫形势极为严峻。[6]P12毛泽东领导苏区军民,克服战争环境恶劣、医疗条件简陋等重重困难,积极探索构筑疫情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卫生运动,不仅创造了“大战之后无大疫”的奇迹,保障了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公共卫生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4]P310。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巩固军事根据地的三大方法,其中之一是“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5]P53-54。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要求,军政机关必须注意医疗卫生,解决“优待伤病兵问题”[4]P110-113。1930年10月4日,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城。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当地名医戴济民,动员他携带自己药铺的所有药品器械加入红军。此举成功后,红一方面军兴办了红军总医院,由戴济民担任红军总医院院长。1932年2月,在毛泽东支持下,中革军委还办起了红军军医学校。1933年初,毛泽东亲自动员傅连暲将福音医院从长汀迁至瑞金,改建成了中央红色医院。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组建发展起来,据《斗争》统计,长征前夕,中央苏区已建有后方医院10个,预备医院10个,兵站医院6个,疗养院1个,残疾医院2个。[13]P226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前方到后方的红军医院卫生防疫网络。
毛泽东积极领导开展群众卫生运动,指出:“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4]P310各级苏维埃政府动员组织群众卫生防疫运动,开展卫生竞赛活动,进行卫生运动日活动和卫生检查,破除不卫生的陈规陋习,疾病预防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1933年11月,毛泽东在兴国县长冈乡调查时了解到:这个乡各村都建立了卫生组织,“虽规定五天大扫除一次,实际上七天一次多,十天的也有”。對于不讲卫生的人,“发动童团耻笑他,特别是那些衣服不洁的”[4]P309-310。由此可见,苏区城乡讲卫生蔚然成风。
(七)发展苏区体育事业
中央苏区的体育事业是伴随着红军的创建而兴起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中军事体育开始兴起。每当战斗、工作之余,红军将士就出操训练,刺杀投弹,摔跤较劲,野外爬山,搞得热火朝天。红军部队开拔到哪里,体育活动就开展到哪里。随着土地革命斗争开展,共产党领导下的赤色体育活动逐渐兴起。中央苏区建立起了广泛的体育运动网络与组织领导机构,以“体育军事化”为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1933年5月底6月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赤色体育运动大会隆重召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央苏区赤色体育发展到鼎盛时期。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工厂的俱乐部、列宁室设置了棋类、乒乓球等游艺项目,有些还开辟了简易篮球场。一些工厂的女职工组织了女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开展体育竞赛。农村的体育活动,由各乡村俱乐部组织。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说:“群众的红色体育运动,也是迅速发展的,现虽偏僻乡村中也有了田径赛,而运动场则在许多地方都设备了。”[2]
(八)推进苏区廉政文化建设
中央苏区持续不断开展反腐肃贪斗争,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传承中华民族勤劳俭朴、克己奉公的美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毛泽东等党政军领导人率先垂范,为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苏区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大力赞扬和倡导苏区干部作风的模范,在“二苏大”期间,他亲笔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题写“模范兴国”四个字予以褒奖,并号召苏区干部要向兴国县学习,要造成“几十个兴国县”,作为我们“巩固的阵地”[5]P141。正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身示范下,广大党员干部在革命斗争和各项工作中舍生忘死,艰苦奋斗,不计报酬,甘当公仆,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真心实意为苏区人民群众谋利益,开启了人民政权的一代新风,收到苏区人民交口称赞。1934年9月11日,中央审计委员会发布的审计报告中自豪地写道:“我们可以夸耀着: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14]
三、苏区文化在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高度自信掉落到文化自卑的谷底,再通过文化自觉逐步实现文化复兴、走向文化自信的心态变化历程。在这个U型曲线过程中,“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创造逐渐成为主流,引领中国文化拐过文化自信丧失的最低点,一步步昂扬向上地重新走上文化自信的历程”[15]。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在苏区文化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苏区文化步入了实现文化自觉发展、提振民族文化自信的正确发展道路。
(一)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有力回击了文化迷茫与自卑
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和屡战屡败的历史,给中国人造成了文化迷茫和文化自卑的问题。有的人殊死相搏、以命抗争,结果是玉石俱焚;有的人自轻自贱,认为事事不如人,将民族文化陷于虚无,自卑中丧失自信;有的人急于求成,却于事无补,盲动冒险中伤害自信。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既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优秀的人民文化,又有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观念。毛泽东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染成长的读书人,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绝对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的文化建设中,毛泽东对文化迷茫和文化自卑问题进行了有力回击。
首先,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反复强调“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6]P533-534毛泽东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既防止自暴自弃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反对封建复古主义,而是批判地继承,并以身示范。一是承继“家国天下”思想。在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的影响下,毛泽东融入救亡图存的浩荡历史潮流之中,立志要解救深受社会苦难的劳苦大众。他曾称赞: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P9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挑粮运动中,毛泽东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时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二是承继“以民为本”的思想。毛泽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领会和亲身参加并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体验,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创造历史的动力。他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把“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5]P141三是承继“经世致用”的思想。毛泽东特别注重实地调查,曾经通过游学来了解民间疾苦。他关于调查研究的著名论断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对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四是承继“以史为鉴”的思想。毛泽东注意吸取历代农民战争未能成功的教训,指出:“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16]P418-419在总结历史教训基础上,毛泽东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五是汲取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思想。毛泽东对于军事文化的创造性贡献,几乎处处可以见到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的情形,在实践中创造的红军游击战“十六字诀”,折射出中国古代兵学中科学成分的光芒。
其次,对封建文化糟粕坚决摒弃。毛泽东主张,针对封建主义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成分,要坚决摒弃。在反对封建迷信过程中,毛泽东主张发动群众自己行动起来,打破封建桎梏文化的枷锁。他说:“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5]P331928年2月,有人要把遂川县城的天主堂烧掉。毛泽东不同意,说:烧了天主堂,并不能打破群众中的迷信,要破除群眾中的迷信,是要经过革命斗争和对群众反复教育的。[6]P231苏维埃政府发起群众运动,在全苏区范围内反对封建迷信,号召广大群众不烧香、不敬菩萨和废除神像、匾额、祖牌、宗谱等,禁止一切影响苏区治安的集体行动等。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发现,农村里老太婆求神拜佛的明显少了。通过反封建迷信运动,科学精神与科学生活方式在苏区渐渐蔚然成风。
同时,毛泽东大胆地吸收外来的进步文化,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先进的外来文化,毛泽东还学习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新学,学习吸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中的有益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仅没有断流,反而因为革命文化的诞生而浴火重生,得到了传承和升华。
(二)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其他时期的革命文化,苏区文化其具有承接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一是具有承接性。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的苏区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往前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一脉相承,往后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具有探索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治国理政试验田,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都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17]其中也包括文化建设。苏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首次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的革命文化,具有探索试验的功能。三是具有创新性。苏区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孕育了全新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为处于文化自卑苦闷中的人民带来了希望,成为中国重拾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食粮。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探索形成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符合时代潮流、深得民心的文化政策,在延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这些文化政策对于处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不断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共赴国难、振兴图强的“强心剂”。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艰辛探索下,中华民族终于找到了实现文化自觉发展、提振民族文化自信的正确道路,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建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6]P706。这一科学的文化复兴之路的开辟,是继承中国历代仁人志士艰辛探索的基础之上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智慧之中的,再加之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才能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功。
(三)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在实践中彰显了文化自信
井冈山和中央苏区孕育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内涵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得胜利”[18]。苏区精神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19]。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今文化建设中培根铸魂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肩负着政治使命,也肩负着文化使命。以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内核的苏区文化,是广大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孕育的一种文化新精神,培植的一种文化新形态。这种文化新形态,不是瓦岗寨、梁山泊式替天行道的绿林好汉文化;不是黄巢、李闯王式游民流寇的农民义军文化;不是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藩镇军阀文化。这是全新的苏维埃文化,是以党性为基础、以革命自觉为标识、以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灵魂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和力量让中国人民开始觉醒,看到了方向,有了主心骨,精神从被动转向了主动,中国革命开始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光明前景。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觉,广大党员干部、红军官兵、人民群众才有了政治觉悟、精神解放、文化自信。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也孕育了党、红军和人民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N].红色中华,1934-01-26.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7[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资料文库·政权系统:7[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邱明.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新闻舆论工作探析[J].毛泽东研究,2018(6).
[10]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1]王昌期.苏区教育的发展[N].红色中华,1934-09-29.
[12]邱明.中央苏区公共卫生工作及其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6).
[13]梅黎明.解读中央苏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14]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的总结[N].红色中华,1934-09-11.
[15]曹光章.五四运动:文化自信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2).
[1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李炳军.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探索实践[J].求是,2019(23).
[18]新华社.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 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 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人民日报,2016-02-04.
[19]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Abstract:The culture of soviet areas crea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and other Chinese communists was a new soviet cultur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and a revolutionary culture thoroughly opposing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Its revolutionary nature is embodied in the refutation and exhortation of cultures.Refutation refers to the refusal of the old ethical codes,old morals,old ideas and old culture of feudalism,as well as the imperialist colonial culture,the bourgeois decadent culture and the argument of “total Westernization”.Exhortation refers to the advocation of advanced Marxist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 creat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t its core.Specifically,it is to establish and uphold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to educate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working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communism,to remove the shackles imposed by the reactionary ruling class on the spirit of the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to eliminate all kinds of non-proletarian ideas,and to bring into play the role of the old and new intellectuals.The culture of soviet areas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press and publication,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mass culture,literature and art of workers and peasants,public health,sports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The culture of soviet areas critically inherited the heritage of national culture,gave birth to the great revolutionary spirit,and relieved the cultural confusion and inferiority,thus being a spiritual return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gainst the confidence loss and cultural interior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ing of the new-democratic culture,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italiz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nation.
Key words:Mao Zedong Thought;Jinggangshan;Central Soviet Area;cultural construction;cultural confidence
(責任编辑: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