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场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01-09付丙洲

新农民 2021年34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

付丙洲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家基础建设不断推进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树木乱砍滥伐现象严重。近年来,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日渐增加,不仅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也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以及森林防火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以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和森林防火技术措施。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防火技术

森林火灾是威胁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森林火灾在三种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中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发生面积较广,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旅游人口增加等原因,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上升,火灾不仅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还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文物景观等带来损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做好护林防火减灾非常重要。

1 森林火灾起因

森林火灾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火灾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人们的森林防火减灾意识也逐渐增强,火灾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一些地区由于防控不到位,出现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森林火灾的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分别为易燃物、氧气和高温。森林中有大量的枯枝、落叶,易燃物非常丰富,而且也有充足的氧气,只要具备了高温条件(火源提供),就会引起火灾。在现实生活中,火源来源有2种情况,一种为自然火源,另一种为人为火源。

1.1 自然火源

在自然界中,自然火源主要有陨石降落起火、滚石撞击起火、林区地面腐殖质经强光暴晒引起自燃、火山爆发及雷击火等,其中最常见的为雷击火。夏季雷雨天气多,带电的云团会将树木、杂草等引燃,引起火灾。

1.2 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用火、故意纵火是人为火源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农牧业、采矿、交通等活动中经常用到火源,如果使用后处理不当导致复燃,就又可能引起火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火源,例如祭祀、野外吸烟、野炊等会用到火源,如果没有及时熄灭,很有可能导致火灾;还有一种是故意纵火,故意纵火虽然很少发生,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故意纵火原因很多,林业监察员要时刻警惕,做好林业护卫工作。对于故意纵火行为要严厉惩处,对于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2 森林防火减灾中存在的问题

2.1 防火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森林防火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各级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别单位没有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特殊性,工作态度不认真、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有的基层林场制定的火灾应急预案实际操作性不强,甚至个别单位火灾应急预案只为应付检查。没有健全的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对灾害发生没有超前的预见性。一旦有火灾发生,就会造成工作的被動性,扑救混乱,损失较大。

2.2 没有及时清除易燃物,防火阻隔带不完善

森林中的枯枝、树叶、死树等都是易燃的物质,是诱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物质每年都要在用火安全期及时处理,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保证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火灾发生还和防火阻隔带的建设有很大关系,防火阻隔带可以阻止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2.3 森林防火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控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林区安全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目前,对于森林火灾主要运用气象卫星、GIS技术及无人机等进行监测,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备监测范围广、精确度高、快捷迅速的特点,但是这些技术还没有在林火监测和防控中得到充分应用。另外,在林区公路、防火阻隔带及频繁发生雷击的地区,监测探头的安装密度较低,尤其是在容易引起雷击的百年老树上没有安装摄像头及避雷装置。

2.4 联动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乡镇及基层林场都对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视,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使得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一些乡镇森林防火专项资金较少,缺少完善的森林防火设备设施,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森林防火队伍技术不过硬,设备也不完善。乡镇、基层林场之间没有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各单位之间协调性差,无法共同负担森林防火工作,对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就会造成不利影响。

3 解决对策

3.1 提高造林技术水平

提高造林技术水平是避免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围绕防火、防风要求,加强地表植物的种植,提高林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比例,重点种植优质林、耐火品种,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对于易燃烧、易发生火灾的林分进行改造,例如改造疏林地、针叶纯林、灌木林地等,增加优质品种的种植数量。另外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要根据森林生长不同时期制定防火管理目标,在林木幼苗期、成长期、成熟期采用针对性的防火技术,根据林木品种、生长情况,合理种植,严禁种植密度过大,确保林木有良好的生长空间,积极营造混交林。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合理修剪,例如8~10年幼林正处在郁闭期,生长非常旺盛,适当修剪枝叶可以增加透光度,促进林木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也减少枯枝量。修剪方法主要有全面修枝和带状修枝,林场通常采用带状修枝,既可以降低修枝成本,也可以增加森林透光度。需注意的是,修枝后要将剪下的枝条带出林区。

3.2 提高营林管理技术

要加强对营林的管理,减少地表可燃物覆盖率。在幼苗期,通过平整土地、合理施肥、土壤消毒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还可以通过喷洒药剂、生物防治等措施降低赤枯病、落叶松叶峰、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发生概率。还要加强林木修剪,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地表可燃物。

3.3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减灾机制

做好森林防火减灾工作,就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减灾机制。首先,要强化领导责任,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然后将工作和责任逐级分解、逐级落实。在防火减灾工作中,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防火减灾的重要性,保证基层单位工作的落实情况。林场、管护站、乡镇、行政村等各级基层单位要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逐级签订责任书,提高人员工作责任心。其次,在森林防火减灾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监管机制,提高对火灾的超前预见性,实时掌握森林动态,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 强化森林防火知识宣传

森林火灾多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多数群众因防火意识薄弱,对森林防火不够重视,常常会给林业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林业部门在进行森林防火管理的同时,应该强化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安全讲座,向群众宣传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意义和森林火灾会引发的严重后果,包括对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危害。特别是林业资源开发者,要严禁其在林业资源保护区域随意使用明火。也可以定期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工作,向群众普及发生火灾时的有效应急措施,提高全民森林防火安全意识。

3.5 合理应用阻隔技术

在当前的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工作中,相关人员最常使用的森林防火技术就是阻隔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阻止森林火灾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资源损失,实现森林防火目标。在实际森林防火工作开展过程中,使用阻隔技术中的火烧法,可以达到有效防火的目的。但此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有关人员必须准确掌握火灾现场的风速以及湿度等实际情况,才能充分发挥阻隔技术的防火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阻隔技术中的火烧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技术人员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阻隔技术。另外,还可以使用生土带对森林火灾进行阻隔,缩小森林火灾蔓延范围,达到降低林业资源损失的效果。

3.6 构建完善的防火通信技术体系

通信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通信技术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森林防火问题,而且能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避免留下森林火灾隐患。在实际进行森林防火工作时,森林防火管理部门应该構建完善的防火通信技术体系,通过有线和无线等通信技术,全面掌握森林防火区域内的湿度、温度以及风速等条件,根据不同的森林防火等级做好相应的火灾应急处理准备工作,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即使发生森林火灾,也可以快速启动火灾应急措施,从而有效减轻火灾对林业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4 结语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林业部门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坚决落实林业资源保护政策及推广应用森林防火技术,构建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恢复机制及防火通信技术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促使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平衡发展,进而有效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芦亚娟.森林火灾诱发因素及防控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21(7):106.

[2] 蒋永胜.浅谈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8(21):59-60.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
试析森林防火工作
雷公山保护区森林火灾防控及对策
谈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管理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完善森林防火措施 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