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教学改革
2021-01-09刘忠学
刘忠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一场教育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逐渐开展起来,小学科学更是充当了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这次课程改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层面上的一些改进,而是从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它不仅开创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局面,也为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的很多地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8.007
Reviewing the Reform of Natural Science Teaching in 1980s
LIU Zhongxu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In the 1980s, with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 of our country, an education reform was brewing. In this social context, the refor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is gradually carried out, primary school science is acting as the vanguar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curriculum reform is not only the improve? 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a fundamental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cept, curriculum na? ture and curriculum design. It not only creates a new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but also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Today, many aspects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are still worthy of ou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course reform
20世紀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一场教育改革也在酝酿之中。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够多培养一些知识化、专业化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逐渐开展起来,小学科学更是充当了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在那个时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的带领下,自然教学迎来了一次开创性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层面上的一些改进,而是从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确立了科学探究的地位,改变了以往的背科学、教科学的灌输模式,倡导以实验活动为主的探究性教学;界定了自然课程(当时的科学课程)的性质,强调自然课程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的“知识性课程”,而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科学启蒙性课程”;改变以知识陈述为主的呈现方式,代之以科学活动为主体进行呈现。在教学实践上,刘默耕先生还专门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一个大致的“路数”:通过实际操作收集事实;整理这些收集来的事实;找出事物的特点或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和今天科学课堂流行的探究式教学大同小异。这次自然教学改革历时近十年,相比于此前的课程改革,其改革深度之大前所未有,影响之广后来者也难以企及。它不仅开创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局面,也为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的很多地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确立科学探究的主体地位
1979年,来我国文化交流的美国教育代表团,带来了美国科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代表团团长赫德特意赠送了他和拉加赫合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动向》一书。刘默耕先生看到此书后,立即意识到它的重要价值,很快着手翻译,并将之推介给广大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这本书对科学教育的本质做了深入的论述,回答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教育,以及儿童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此外,该书还介绍了当时美国的一些主流小学科学教材和盛行的教学方法。这些教育思想、观点和教法让刘默耕先生耳目一新、眼界大开,其中的科学教育观念正好符合当时培养新型建设人才的需求,这也促使刘默耕和一些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思考: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是否需要做根本性的改革?
当时,邓小平同志对中小学教育工作做了重要讲话,胡耀邦同志在全国科协大会上也对科学的作用、科学教育、科学探索、科学态度等做了深刻论述,这些给了刘默耕等科学教育工作者以巨大的勇气,他们放下包袱、大胆探索,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购买了大量西方科学教育理论著作并翻译出版,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来中国进行教育考察和讲学。兰本达教授撰写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很快被翻译、出版,“探究—研讨教学法”也在很多地方开始了教学试验。那个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苏联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在国内也被广为传播。刘默耕先生与许多科学教育工作者系统地学习和借鉴了国际先进教育理论,并认真研读《自然辩证法》《形式逻辑》以及法国教育家狄德罗有关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论述,着手对我国的自然教学进行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自然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材。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购买了大量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教材,如美国的培森公司、麦克劳希尔出版集团和日本小学馆的小学科学教材,同时参考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主要科学教材,并组织开展大量的比较研究,着手对自然教材进行重新设计和编排。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小学科学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以科学概念的陈述为辅,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这为编写组研制新的自然教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结合国情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理念无论如何先进,都必须与我国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否则这些理念就是空中楼阁。自然教学改革之初,改革团队对当时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了当时自然教学的弊端:自然教师“读教材”的现象极为普遍,科学实验活动少,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开设科学实验课;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知识,教学“满堂灌”现象严重。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和当时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相差甚远。此外,他们还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科学教育实施的条件做了调查和了解,发现学校中教学器材严重缺乏,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不高。基于这些调查,刘默耕先生率领团队大面积地开展教学试验,谨慎而稳步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我國贫穷落后,没有美国那样先进的教学器材,更没有美国那样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于是,改革团队基于中国国情开展了大量的教学试验。通过教学试验发现,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也可以开展科学探究,也能上出精彩的科学课。天津路培琦老师执教的《植物的果实》、杭州章鼎儿老师执教的《昆虫》、上海李子平老师的《搭纸桥》《形状和承受力》等课,都是利用身边简易的材料上的科学课。这些课都非常精彩,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读科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科学课堂也因此变得活跃而有趣。这些课大多是经过刘默耕先生的亲自指导或得到他肯定的,这些课的成功为自然教学的改革找到了方向和落脚点,也给自然教学改革带来了信心。
在学习和调查的基础上,1981年编写组开始起草《全日制五年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当时教学大纲制订和教材编写是一体的)。在起草过程中,编写组广泛征求了专家、教师、教研员和有关领导的意见。在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与北京、天津、上海、四川、黑龙江等地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广泛座谈。教学大纲首次将自然学科性质定位为“科学启蒙教育”,将教学目标改“教授自然……”为“引导儿童认识和发现……”,明确提出“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1982年6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征求意见二稿)》颁布后,在多地开展了教学试验,同时启动自然教材的编写工作。当时北京的试教工作由苏效民、王大光老师主持,试教的学校有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鸦儿胡同小学、红庙小学、西中街小学、八里庄中心小学等,李玉松、应飞、冯惠英、陶璞生等教师参与了试教工作。天津的试教工作由刘宗起老师主持,河西小学的路培琦老师、中营小学的朱长德老师承担了试教工作。此外,四川的陈玉英老师也参加了试教工作。编写组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的学校听课。通过大量的教学试验,再次证明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倡的科学探究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试教工作也因此取得了很多成果。
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编写组确定了选取教材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自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应能反映自然学科的本来面目和科学态度。
○自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广泛性,应能够反映出自然界及其变化发展的概貌,以及人类探索、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等重要方面。
○自然教学必须具有基础性,应能够以简驭繁、举一反三、提纲挈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新事物。
○自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实践性,应该适合儿童亲自去实践科学、探究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发展学生的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自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应能激发儿童对自然界、自然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自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接受性,应适合该年龄段儿童的学习和理解。
按照选择的内容确定了编排原则:
○以自然界的基本构成为体系,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抽象,螺旋上升。
○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尽可能有机地组织起来,不拘泥于科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
○遵循时令,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度。
○在课文的写法上体现“儿童认知”,以科学活动为主体,同时也不排斥一些陈述式的科学知识。
通过以上原则可以看出,《自然》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强调以科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志趣。这些编写原则和做法也非常符合当时国际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依据编写原则,编写组构建了中、高年级教材的整体结构,按照“自然界的基本构成体系”进行编写。
第一册侧重认识自然界具体的事物,如水、空气、植物、动物、生理卫生(人体)。
第二册侧重研究自然事物的变化,如水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种养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养蚕)、天气变化等。
第三册主要研究一些规律性自然现象、生物的内部构造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气候变化、星空变化、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生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第四册内容主要研究动植物和人体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学习机械的原理,认识矿物、大气和土壤等。
第五册主要探究声、光、电现象,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矿产资源,认识昼夜交替、四季的形成以及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第六册主要研究生物的进化、人体的神经系统、电路和电磁现象以及宇宙空间等。
教材的整体结构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由外到内、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
在课文的写法上体现儿童兴趣和科学探究。课文的标题基本以问句的形式呈现,如《植物怎样过冬》《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等。在课文内容上,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拓展的“作业”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和迁移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利用所学方法探究更多的事物。全套教材的课文在写法上力求体现“儿童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大自然的秘密”的编写理念。
低年级的教材编写主要和地方教研室合作研制,由各省市自定教学计划编写。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与北京市教研室、湖北省教研室合作编写五年制小学1~2年级《自然》教科书。低年级《自然》教科书更加体现了儿童性,以彩图为主,选取儿童喜爱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如《纸飞车》《不倒翁的秘密》《茶壶高低的科学》《弹性玩具》等。课文以活动、游戏的形式,配以简单的文字,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探究学习。在教具、学具上有很多儿童喜欢的玩具,教学材料简单易得。湖北省教研室的胡济良老师、北京教研室的苏效民老师都是我国低年级科学教材早期的研發者。据苏效民老师回忆,当时最难的就是改变教育观念: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科学知识,要变传授知识为引导学生去自行获取知识;将只注重学生记忆现成的书本知识变为既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增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共同研讨,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将“结论在前、验证在后”变为“先提出探究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共同讨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这些观念的转变对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促进课程改革的落实和推广
教材出版发行后,开展了多次大型观摩研讨会,参加者来自全国各地,动辄数百人,而且每年各地都要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当时没有现在发达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地观摩研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和推广课改模式。改革后的自然课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他们感觉不知道怎么上课了,科学知识究竟怎么教给学生一直是困扰科学教师的大问题,现场观摩课可以让教师看看这个课究竟该怎么上。为了提高教师对自然课的认识,围绕自然教学改革的内容,教材培训者组织一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来执教。当时各地涌现出了一些自然课改革的“网红”级人物,如路培琦、章鼎儿、李子平老师等,他们都是当时上课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的一些录像课至今还在一些科学教师中传看。
当时的观摩课又称为“磨课”。“磨课”不是为了比赛,获得什么名次,而是认真地把这堂课上好。“磨课”之所以称为“磨”,是因为需要反复打磨,直到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有的课甚至需要上十几遍,最终形成一节具有观摩和推广价值的课。武汉水果湖二小的刘晋斌老师的《壶嘴高低的科学》一课,就反复上了十几次才展示。展示时既要求体现自然课程的理念,也要求不能拖堂,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价值。通过“磨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让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植根于一线教师的心中。
观摩课结束,开放性的研讨是重要的环节。不同的专家和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进行评析,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学研讨的目的是要上好科学课,上出科学味。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自然教学的影响很大,很多自然教师是语文教师出身,教学中容易把自然课变成语文阅读课。在研讨和示范教学中,要求自然课要上出自己的学科特点,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像刘默耕先生倡导的那样,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但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与现在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20世纪80年代是科学教育的“春天”,自然课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时的小学升初中,自然和语文、数学一样是必考科目,各地都非常重视自然教学。相比于语文、数学,那时自然学科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学术期刊,只是《湖北教育》杂志每期开设“小学自然教学专栏”,关注小学自然教学的改革(当时该栏目由姜允珍老师负责)。1984年,教育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14省(市)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湖北省教育厅白雪光副厅长参加。因为在白雪光副厅长的带领下,湖北省小学自然教学改革搞得有声有色,湖北省教育厅就想申办一个专业性的科学教育期刊。1985年,在刘默耕先生和邹时炎同志的支持下,在湖北诞生了我国第一本自然学科的专业杂志《科学教育启蒙》(1988年改名为《小学自然教学》,2003年改名为《科学课》,2021年改名为《科教导刊》)。《科学启蒙教育》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向专业化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对此,刘默耕先生也深有感慨,他说:“我们今天的自然课改革,是为了培养20年之后使中华腾飞的科技人才,我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对于那次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本人只能通过一些资料和对一些亲历者的记录和采访做了大致的梳理,其中很多细节没能一一陈述。那次自然教学改革无疑是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一页辉煌篇章,它给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留下很多瑰宝。在那次课程改革中,涌现了很多科学教育专家,他们中有的人后来成为现在一些教材的主编,有的成为引领一方科学教育的教研员,有的成为一个地方教育的领导者,还有的成为我国现在科学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直到今天,“探究—研讨教学法”还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科学课堂。
如今的中国,已经实现了刘默耕先生的预言。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教学改革,老一辈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那种严谨、务实的研究态度和勇往直前的改革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我国是后起者,也是学习者和超越者,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结合国情,才能让一些先进教育理念生根发芽;只有走进科学课堂,了解一线教学的实际,才能研制出好的科学课程标准,编写出教师易教、学生爱学的优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