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评价

2021-01-09王亚敏郑扬向正国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6期
关键词:酪酸肠胃益生菌

王亚敏 郑扬 向正国(通信作者)

21400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江苏无锡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典型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但经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1]。本病在欧美国家发生率约10%~15%,在亚洲地区发生率约6%~10%,且发生率逐年上升[2]。根据罗马Ⅲ标准,可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与未定型,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在临床中尤为常见,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3]。枫蓼肠胃康颗粒为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除湿、化滞等功效,对缓解腹痛、腹胀、腹泻有较好作用。近年来,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多有益生菌的应用,其能够及时补充肠道益生菌活菌,重建菌群平衡,有利于减少致病菌的黏附,对缓解腹泻、腹痛等均有较好的效果。我院在联合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腹泻得到明显改善。故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 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采用匹维溴铵治疗与联合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与益生菌治疗的效果做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64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1例;年龄26~74 岁,平均(41.10±7.82)岁;病程1~12年,平均(5.44±2.68)年。试验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8~75 岁,平均(42.02±8.15)岁;病程0.5~13年,平均(5.60±2.72)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满足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罗马Ⅲ诊断标准;②近期每个月至少3 d反复发生腹部不适;③存在排便后症状缓解、排便次数改变、排便性状改变其中的2 条;④症状持续6 个月以上;⑤稀便、水样便排便比例在25%以上,硬便比例在25%以下;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如结直肠癌、肠道息肉等;②近期使用微生物制剂、促胃肠动力药物等;③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④既往精神疾病史;⑤特殊生理时期;⑥对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⑦不同意参与研究。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认知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要求改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与作息,增强运动。①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口服,3 次/d,50 mg/次。②试验组则在匹维溴铵片治疗基础上,联合枫蓼肠胃康颗粒与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其中枫蓼肠胃康颗粒开水冲服,3 次/d,8 g/次;酪酸梭菌活菌片,3 次/d,2片/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腹痛、腹部不适等消失,排便1~2 次/d,大便成型;②有效:腹部症状改善,排便次数减少,但仍在3 次/d 及以上,大便不成形;③无效:未见明显改善或者腹部不适加重,大便不成形。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水平: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保存在-20℃环境下,然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IL-17与IL-23水平的检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组IL-17 水平(43.17±5.65)ng/L、IL-23水平(38.75±5.82)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8.71±6.31)ng/L、(52.14±5.3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9、9.623,P<0.05)。见表2。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功能性肠病,肠道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不少研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相关,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中常伴有IL-17、IL-23 表达增高的问题[4]。Th17细胞为新发现的CD4+Th细胞,致病性高。IL-17则属于前炎症细胞因子,在激活、招募中心粒细胞上有着较强的作用,而IL-23 能够刺激Th17 细胞分泌IL-17,并加快该细胞的增殖。IL-17、IL-23的表达增高往往代表了机体存在一定炎症,免疫功能降低[5]。对本病,常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时,可缓解与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的疼痛、排便异常等的症状,但临床用药经验表明该药物应用效果仍然不理想。从中医角度看,肠易激综合征可归为泄泻、肠郁等范畴,以肝气不畅、脾气不升、湿热内蕴、通降不疏[6]。枫蓼肠胃康颗粒根据海南黎族经典药方配置而成,主要成分为牛耳枫与辣蓼。其中牛耳枫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活血祛风,辣蓼味辛性温,可消肿止痛。两药联合使用,辛苦并进,能够起到消滞、化湿、调阴阳、顺肠胃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量药物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为芦丁与槲皮素,能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槲皮素也具有改善肠道蠕动,减轻非细菌性炎症的作用,对降低IL-17、IL-23 的表达均有明显作用[7]。酪酸梭菌活菌片属于临床常用益生菌制剂,主要成分为酪酸梭菌活菌,适用于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的消化道症状或慢性腹泻等,该活菌均属于健康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能够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可通过直接补充正常生理细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并抑制潜在有害细菌活性,促进肠道正常微生物平衡的构建[8]。且该制剂可抑制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利于促进黏蛋白、防御素的产生,可进一步提高上皮屏障功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对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有明显作用。本次研究结果中,试验组在采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益生菌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方案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试验组IL-17、IL-23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示该方案能够下调IL-17、IL-23 的表达,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s,ng/L)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s,ng/L)

组别nIL-17IL-23对照组3258.71±6.3152.14±5.30试验组3243.17±5.6538.75±5.82 t 10.3799.623 P<0.05<0.05

综上所述,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采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益生菌用药方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下调IL-17、IL-23 水平,对保护胃肠道细胞有较好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酪酸肠胃益生菌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