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2021-01-09姚家会彭刚游德敏郑学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川崎支原体阳性率

姚家会 彭刚 游德敏 郑学琴

563000贵州航天医院儿科,贵州遵义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小儿高发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常发于冬季与春季,没有传染性,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以及手足硬性肿胀伴指尖脱屑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血管并发症。有研究指出,80%川崎病患儿是5岁或以下儿童。目前病因仍未明确,但可知的是,本病对患儿的多个脏器有损害,其中会对冠状动脉有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患儿的心脏受累,使患儿出现并发症,严重还会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引起川崎病发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有细菌、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真菌等,其中川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川崎病住院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本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否能使川崎病发病进行研究,并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川崎病患儿35 例与呼吸道感染患儿127 例。川崎病患儿男20 例,女15 例;年龄3~48个月,平均(17.61±4.33)个月。呼吸道感染患儿男74 例,女53 例;年龄2~50 个月,平均(19.28±5.1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川崎病患儿均被确诊;③呼吸道感染患儿无其他不良疾病。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肿瘤或自身免疫疾病;②近段时间服用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方法:①标本采集:在所有患儿入院后第2 天进行标本采集,以无菌棉拭子吸附无菌0.9%氯化钠溶液,取患儿两侧腭弓、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后,放入灭菌试管中,送入检验。②检查方法:在无菌实验室中,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按照操作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培养,培养后为阳性则提示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观察指标:①对比川崎病患儿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②评价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与阴性患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水平及热程。

效果评价:川崎病患儿肺炎支原体培养后的阳性率高于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表明川崎病患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联系。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性感染阳性患儿的PLT水平及热程高于阴性患儿,表明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性感染阳性患儿发生并发症概率较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川崎病患儿与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比较:35 例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9 例,阳性率为25.71%;吸道感染127 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5 例,阳性率为11.81%;川崎病患儿的阳性率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与阴性患儿的WBC、CRP、PLT 水平及热程比较: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与阴性患儿WB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PLT 水平及热程均明显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川崎病患儿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比较[n(%)]

表2 肺炎支原体阳性与阴性川崎病患儿WBC、CRP、PLT水平及热程比较(±s)

表2 肺炎支原体阳性与阴性川崎病患儿WBC、CRP、PLT水平及热程比较(±s)

组别nWBC(×109/L)CRP(mg/L)PLT(×109/L)热程(d)阳性患儿915.76±5.9147.16±11.74427.46±132.1710.71±3.49阴性患儿2612.97±6.1354.17±14.22316.24±140.218.17±2.16 t 1.1831.3272.0792.579 P 0.2450.1940.0450.015

讨论

Tomisaku Kawasaki 首次报道了川崎病,川崎病表现为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占80%。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0.5~5 岁儿童川崎病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儿童明显增高,6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成人较少患病,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约2:1,川崎病发病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另外,该病易发多种典型的脉管系统反应、急性发热、心肌炎、心包炎、肠炎等各种炎症,这些炎症是导致川崎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的典型症状为体温可达39~40℃,持续7~14 d 或更长,使用抗生素无效;眼睛结膜炎;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在第一周出现猩红热样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并发症为休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

肺炎支原体又名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的一个病原体。具有传染性,主要是靠飞沫传染,潜伏期2~3 周。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该病病因暂不明确,但有研究指出川崎病与感染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肺炎支原性感染与川崎病发病之间的联系,川崎病患儿35 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9 例,阳性率为25.71%;在呼吸道感染患儿127 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5 例,阳性率为11.81%。川崎病患儿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高于呼吸道感染患儿,表明川崎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联系。在川崎病患儿中,阳性患儿PLT 水平、热程明显高于阴性患儿,表明阳性患儿的生命指标低于阴性患儿。

川崎病患儿住院时间较久,心理会出现恐惧、不安等心理,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沟通与疏导,消除其不安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家属应进行相关疾病的讲解,正确对待该病,进行积极治疗。川崎病患儿在结束治疗后出院,大多数患儿需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阿司匹林为抗凝血类药物,因此患儿在家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大便带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干燥寒冷季节多喝温水、加强锻炼、房间通风,患儿在出院过后应按医嘱服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加减药物。

综上所述,川崎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联系,且要对川崎病住院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要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手段,保护患儿生命安全。因目前所收集病例较少,需进一步收集更多的资料以便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川崎支原体阳性率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