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21-01-09李培强石玉明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氨氯地平血压血糖

李培强 石玉明(通信作者)

215164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卫生院,江苏苏州

糖尿病高血压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两者均与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如肥胖、饮酒、吸烟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是以药物为主,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为辅,有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对肾脏损伤较大,而肾损伤会使患者降压效果不明显,两种疾病相辅相成。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中后期会出现高血压并发,可以有较大概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高患者死亡率。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肾功能减退及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代谢紊乱,会导致全身器官的障碍或衰竭,特别是肝、肾以及眼部。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对患者的肝、肾、眼部造成双重损伤,从而显著提高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避免出现更多的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不仅要控制好血压与血糖,更要保护好患者的肝、肾等靶器官,才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阻止Ca2+内流,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因此适用于各种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的代表药,对降低高血压的疗效较高,为临床一线降压药物,因此本文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且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3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6 例。对照组男49 例,女17 例;年龄41~72 岁,平均(58.41±7.61)岁;病程10~34年,平均(25.14±4.61)年。观察组男47 例,女19 例;年龄42~75 岁,平均(58.98±7.83)岁;病程11~32年,平均(23.31±3.43)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服用其他降压或降糖药物。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中药物或药物成分过敏;②患有心、肝、肾重要器官的重大疾病;③服用其他抗高血压、降血糖药物;④哺乳期或妊娠期。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厄贝沙坦150 mg/d,1 次/d。②观察组在厄贝沙坦片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厄贝沙坦用法同对照组;氨氯地平片5 mg/d,1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事件。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和血糖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血压、血糖均有所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血压、血糖未有好转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压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压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69.37±0.698.34±0.848.56±1.027.31±1.45166.47±13.39 142.17±9.6997.19±7.2681.19±6.81观察组669.41±0.726.97±0.68⋆8.39±1.046.57±1.03⋆165.97±12.78 134.43±8.46⋆98.21±7.3373.46±5.47⋆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血糖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逐渐多元化,生活习惯也有所变化,因此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高血压与糖尿病发生率逐年上升,若不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还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3]。糖尿病患者具有血糖升高,血黏度高,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变大等临床症状,该类症状也是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使患者心血管危害净效应比普通人群呈4~8 倍升高,并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易发人群为中老年[4]。糖尿病高血压可能与高血脂有一定关系,而高血脂又与胰岛素降低有一定关联。相关研究证明,糖尿病及高血压共同发病基础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可以控制糖、蛋白质以及脂肪三大物质的代谢,若胰岛素出现代谢问题,将导致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变化、影响患者自身代谢循环,继而会造成自身问题[4]。高血压糖尿病会引起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而且,因代谢紊乱、靶器官损害等诸多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疗效或将受到不良影响,血压控制能力有所下降。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从饮食、体重以及锻炼等方面进行干预。在治疗中常见的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6]。钙离子拮抗剂中,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在临床上为常见的降压药物。在进行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血压和血糖,避免血压和血糖过高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氨氯地平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钙离子拮抗),该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过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药理作用,其中该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相对于心肌来说有更强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和心绞痛,氨氯地平与其他药物比较,可以更加有效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稳固血管压力、降低血管挛缩程度,因此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相比与其他降压药物,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较久,因此降压效果以及血药浓度的降低较为平稳,并且没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还能对血脂进行分解。对于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好,对肾脏功能效果无显著影响。不仅如此,该药还可对肾血流、肾小球滤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进而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血压与血糖水平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且降压、降糖效果相对较好,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的平稳,避免血压和血糖过高引起体内各器官的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血糖过高和血压过高导致的身体功能受损及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变。对于老年患者或心率过快的患者采取改变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和血糖。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具有降低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作用,表示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血压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稳住血压过好冬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