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社区接受全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1-01-09成玲剑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全科服药原发性

成玲剑

048006山西晋城大医院,山西晋城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造成的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心脏及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社区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全科医学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主要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对患者开展不间断的管理以及服务,对患者开展长期负责的服务态度,具有治疗效果好、血压控制率高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本次试验针对社区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全科治疗,旨在分析全科治疗在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作用。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社区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按照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各250 例。对照组男139 例,女111例;年龄45~78 岁,平均(65.3±2.3)岁。观察组男135 例,女115 例;年龄45~79岁,平均(65.7±2.3)岁。两组患者皆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皆未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 次/d,每次服用10 mg。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采用全科治疗:①健康教育:为患者建立资料档案,将患者一般资料全部纳入,包括患者既往病史等,便于后期治疗;定时对患者开展知识宣传,为患者讲解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重要性的认知;②心理干预模式:由于高血压疾病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怀疑,服药依从率较低,因此需对患者采用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因素,并针对患者出现情绪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③日常干预模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嘱咐患者合理饮食,饮食结构合理,并注意采取适当的有氧运动,帮助提高患者免疫力。④中医干预模式:嘱咐患者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按摩2 次/d,每次按摩100 下,采用中医按摩型枕头睡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促进患者血压控制。⑤病情分层干预模式:医生需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血压标准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适当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患者服药期间,医生需定时对患者开展随访,了解患者药物治疗的情况,嘱咐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私自停药,根据随访后的结果对患者病情分层进行调整,按照患者治疗效果定时调整患者治疗药物及剂量。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服药依从率。⑴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以及收缩压;⑵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精神功能,采用QOL 量表对其斤西瓜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⑶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恢复正常,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高;②有效: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得到改善,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良好;③无效:治疗后,血压水平未得到明显改善现象,同时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较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服药依从性:记录按时按量服药患者数量。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0%,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70%;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指患者在未采用任何降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不易发现造成患者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饮食高钠、低钾、肥胖、饮酒等,患者患病后可表现为头晕、失眠、健忘、乏力等临床症状,长时间不对血压进行控制可造成患者心、脑等部位出现严重损伤,进而引起多种疾病,危及患者生命,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据统计,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较为隐匿,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特异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靶器官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状[3]。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基本原则包括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4]。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做出最佳选择。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控制血压,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5]。全科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一般资料、家庭等方面开展调查,对患者产生疾病的因素进行了解,此外医生通过对患者血压的观察选择适合患者服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随访的结果选择、更改合适的药物以及药物服用剂量,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此外在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干预模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帮助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更多地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安抚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控制患者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另外,将中医干预模式加以应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患者血压。

本试验结果证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全科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模式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全科治疗的模式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作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

组别n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观察组25079.6±2.3112.2±1.2对照组25089.7±2.2121.3±2.3 t 50.17455.463 P 0.0010.001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n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功能观察组25085.6±3.691.3±2.192.7±3.8对照组25069.5±3.481.2±2.281.2±3.3 t 22.99023.48216.157 P 0.0010.0010.001

猜你喜欢

全科服药原发性
服药禁忌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服药先分阴阳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