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
2021-01-09李永才杨学山韩舜愈
祝 霞,梁 琪,李永才,杨学山,韩舜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膳食平衡和质量安全[1].尤其是在一系列常见食品被曝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之后,国民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亟需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从事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报考,招生报考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是学校乃至省内高校中“热门且具优势”的专业之一.经过持续的专业积累,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评价、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控制等领域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专业特色,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目前,正值加快新工科建设步伐之际,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食品经济蓬勃发展,亟需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实践能力强、契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工科整体要求有偏差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定海神针和根本出发点,而培养方案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基本知识,能在食品原辅料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食品品质及安全检测、卫生监督管理、质量管理控制、质量认证等方面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食品专业人才,是一个融合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特点的新型工学专业.学校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目标定位模糊、特色不突出;工科教学偏重理科化;教学体系与行业企业实际要求,特别是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对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认知不清晰;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存在结构性缺陷.因此,随着时代、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急需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1.2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执行现行培养方案过程中,发现有些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重复度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单一,且受学时限制,导致基本知识点交叉重合较多.例如“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学时较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导致后续“食品营养学”“功能性食品”和“食品免疫学”等课程需要重复赘述;另一方面,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自立门户,衔接度不够.例如,“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和“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艺学”与“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工艺学”等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因此,从学院层面建立教学团队或课程群,对课程计划讲授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根据课程性质进行重新分配,从而保证课程内容的紧密衔接和相对完整,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3 课程实验内容需要补充更新
课程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有效途径,是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关键[3].在培养方案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课程实验学时设置偏少,一些课程的实验项目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甚至实验方法过于陈旧、简单;教学体系中综合型、研究型实验比例严重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有必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更新和重组实验教学内容.
1.4 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体系急需创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感召性,必须善于借势创新,丰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质量效益[4−5].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数量和复现精准度的考核,主要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偏重于知识的记忆,“凭分数过关”“以考试论人”,并且以此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表现特别突出,是传统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综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坚持教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特色化,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更肯定动机、兴趣、意志、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和把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6].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必须大力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按照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和梳理,课堂教学被高度固定化、结构化的模式,降低教学方式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约束和局限,使其更加符合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2 构建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工科基本要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与创新.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
新工科是在新科技、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未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式[7],同时也是“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新工科”等国家重大战略,更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支撑[8].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针对食品工业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新形势,结合专业现有优势和特点,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食品加工、检验、认证、监督、研究等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生产评价、质量分析、监督与管理、产品开发创新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符合新工科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凸显了人文素养和国家化视野,突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期适应甘肃及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培养、输送合格可塑性研究生人才奠定基础.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
为了支撑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培养新型创新工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于2017年推出了“新工科”建设计划,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指导性文件[9].明确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全面贯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标准,完善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体系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对专业课程进行弹性调整,使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完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积极推进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逐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
在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过程中,高校必须立足于国情实际和国际认可两个维度的契合点来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们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制定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积极探索并建立以工程教育为主的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深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和教学、生产一体化的有机融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三者有机统一,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为学生出国留学、课程互认、学分互认、“3+2”本硕联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力支撑.同时,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知识获取多元化、便捷化的新挑战[10],借鉴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在专业教育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和自主深思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大胆尝试多维度、多层面的教学拓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国家精品课程资源,通过MOOC(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互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发挥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及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专业教育由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向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转变.
2.3 组建课程群,加强“多课堂”的统筹协调
整合教师资源,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建以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内容现代化为主题的“食品质量类”和“食品安全类”两个专业基础教学课程群;组建充分体现本专业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的“食品检测学”(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食品分析等)专业特色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和课程群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重构重组课程内容,对相关相近课程内容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总结,减少知识点的交叉重合,注重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将相近的多门课程通过整合、重组、删减、更新等手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同时,届次化举办“学术活动周”“花式调酒和咖啡调制大赛”“营养膳食大赛”“食品质量检测大赛”等活动,邀请国家高级检验师、营养师等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拓展学生视野,使第二课堂更好地服务于主体教学.
2.4 整合实验课程内容,强化过程管理
在课程实验、专业教学实习、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淡化、甚至打破课程界限,按照专业人才必备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分层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统一协调安排相近课程实验项目,去旧纳新,避免重复;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并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思想.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组成不同类型实验小组,例如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群体,组成探索型设计实验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课程相关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等,并提交实验设计报告;而一般学生可以组成综合型实验学习小组.计划首先在“食品分析”和“食品营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全部主干课程.
严格实验过程和考评监控.将实验课程分为设计、操作和结果分析及报告三个阶段,明确规定每一阶段的时间和任务,并加强实验设计阶段的检查,设计合理的成绩比例,即不仅注重实践教学结果,更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考核并重,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过程监控体系,使实验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5 系统构建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提升培养质量
依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被批准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以及“甘肃省学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学科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库,对本专业学生自入校开始的各门课程、考核环节、实习实训、综合素质情况,以及工作5年期间的发展情况进行全程监测、评价,形成“政、校、企”全员参与,“产、学、研”全程评价的质量跟踪管理机制.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人文科学素质培养、职业发展和社会评价等核心目标达成度的科学反馈机制,使之成为专业建设持续改进和提高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进一步建立具有较高公信力的行业与用人单位评估、第三方认证的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以期更客观、科学地比较人才质量与水平,持续改进和提升专业教育质量.
3 结语
整体而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主动适应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强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认真分析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度、课程内容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及培养体系与新工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模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