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通运动队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1-09杨波北京工业大学
杨波 北京工业大学
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的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所重视的程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普通大学生在中学时期所培养的体育项目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他们非专业但是却希望得到更加专业的培训和竞赛平台,勇于表现自己,突破自己。体育的魅力在于拼搏和竞争,通过体育竞赛他们可以获取逆境成长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个人价值的体现等。高校普通运动队是相对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而产生的非专业性队伍,与高水平运动队存在较大的差异,普通运动队最大的特点是运动员系非专业运动员,她们在大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体育竞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皆由此而产生,围绕这个关键点,以北京和其他省市有代表性的高校普通运动队展开调查和研究。
一、研究内容
普通运动队(员)的定义:依托教育部对“高水平运动队(员)”的要求通过严谨细致的文献分析和研究,对“普通运动队”做出定义。普通运动队(员)是指全日制高中(中职)毕业,通过全国统招统考且未降分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学生组成的代表学校参加体育竞赛的运动队(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选取北京、河北、浙江、河南10 余所高校普通运动队为研究对象。
(2)数据统计分析法:利用问卷,高校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运动队参加大学生各级别比赛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期刊等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4)专家访谈法:通过寻访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三、现状与分析
(一)普通运动队的定位和目的
任何一个团队没有核心指导思想和方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核心精神和指导方向是可以坚持发展下去的源动力。通过对普通学生、专家走访和对文献研究发现,以北京为例,北京市高校现有90 余所普通高校,其中28 所高校拥有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明确、组织管理严谨,由国家层面起始直至学生层面,都赋予了核心思想的贯穿,反观普通运动队就相形见绌。大多数高校将普通运动队定位为大学生群体运动的有力体现,但是很多普通学生无法区分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运动队的明显区别,在她们的概念里只有“校队”这个名称,甚至除了成绩突出的少数支队伍都不知道有普通运动队的存在。普通运动队为什么成立?能否代表“学校群体体育”?因此明确的定位是制约普通运动队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普通运动队的运行管理
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等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
1.普通运动队的选材
运动员的选材是一支运动队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项目的不同所采取的选材方式也不尽相同,但第一点是要发现人才。新入学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很高的热情和探知欲,如何能在学生入学第一时间发现人才并能成功吸引到他们是选材的首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够有后续的发展。据综合调查计算,选材方式占比为:专项课选材58%、校内比赛选材30%、社团选材10%,学生传播2%。群体基础大项目大多依靠校内比赛和专项课选材,小项主要依靠专项课,社团辅助进行选材,另有一部分学生身兼多能,参加多种项目比赛。如何科学选材,成为阻碍大学普通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制度的建设和支持
从各高校制度建设模式中不难看出,普通高校对学校运动队的关注程度体现在“校长杯”“朝阳杯”“阳光杯”等评比的重视与否。绝大多数高校体育部门机构设立的模式可以看出,“群体教研室”已经独立成为一个管理机构。“群体”的概念很宽泛,与后勤、场馆、工会组织、各级团委、学生会、社团等都构成一定程度交叉,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职工,几乎涵盖校内外除“高水平运动队”以外的各类体育比赛。制度的建立以工作核心为基础,大多数现行制度模式借鉴了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但缺乏必要的支撑,相对较为松散。大多数是体育部门的内部制度而非校级层面制定,这样的制度在同时与多部门产生交叉的同时缺乏说服力。
3.管理模式的探索
根据资料和调查显示,现阶段高校中普通运动队以参加各类比赛为目标,存在长期训练、有架构临时组队训练,临时架构训练参赛并存的组织管理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在普通运动队运行投入资金平均值为30 万元,组队时间长短决定支持的力度大小。在教师管理方面,分为“阳光杯”“朝阳杯”积分管理模式;训练课时量管理模式;成绩管理模式;课时与成绩管理模式;综合绩效管理模式等,这些管理方式制定的出发点是基于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因此工作重心的改变也会导致管理方式的变化。在学生管理方面,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团队忠诚度、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危机存续问题上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普通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1.学生参与运动队的动机
通过分析和调查,普通运动队队员40%左右在高中以前曾经有过2~3年专项培训的经历,参加过省级以上比赛的则是凤毛麟角,很大一部分没有专项经历,甚至没有运动训练经历。“从普通运动队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参与训练并不太在意补助多少,更希望有一技之长和运动竞赛获奖能带来奖励学分、评奖学金等对自我发展和学业有帮助的优惠。”这种类型的学生对团队的忠诚度是建立在学校层面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之上。因自身的价值体现和对运动的热爱来参与团队的学生相较忠诚度较为可靠,大学生活中的学业、恋爱、就业等因素和压力会随着年级变化逐渐使最初的动机消失。而前者占比超过后者。
2.学生团队的流动性
对于没有强力制度和资金支持的队伍而言,“到了大学以后,除了每年的校运会,两年一届的省运会,基本没有其它的比赛机会,一般有比赛就训练,没比赛就停训。到了三年级又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多数就放弃了训练,造成运动成绩难以提高、运动队难于管理、优秀运动员流失快、整体水平上不去。”在竞赛数据统计中大三和大四学生占比较低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而常年占据名次榜的团队学生则高年级学生占比超过了低年级学生,这是长期训练和队伍综合管理价值的体现。流动性的高低与运动成绩直接构成了反比。
四、建议与对策
在大学体育工作中,普通运动队是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普通运动队承担各种省级市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各种比赛和交流,普通运动队的运行和保障是正面反映一个大学群体工作的重要指标。从前期的调查和反馈来看,普通运动队在各方面存在很多特殊性,在开展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高校普通运动队是否能够顺畅健康的发展,下面就一些突出的问题做一些阐述和建议:
(1)核心思想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精神指导,不会因工作重心的转变而改变。普通学生是学校体育的底蕴,学校体育的核心思想不应停留在表面的口号中,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感召是每一个学校体育人去实现和奋斗的目标,解决在国家逐步重视体质健康的背景下青少年现阶段主动运动意识不足的问题。低年级通过教学手段快速让没有接触过运动项目魅力的学生体验个人、团队竞赛的乐趣;中年级提供更高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高年级让他们形成运动的习惯;毕业后让喜欢的运动成为可以伴随他们终身的朋友,让运动的回忆成为每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记忆。高校是学校体育最后一道防线,一所优秀大学的底蕴绝对脱离不了校园的体育氛围!
(2)选材方面,核心是烘托出运动氛围,让普通学生知晓普通运动队平台的存在。首先,建立打通学生与运动队之间的阻隔,建立能够互相选择的平台。其次,在最初入校时结合大学生社交心理让学生产生进入运动队的动机,在教学课上介绍平台,打通学生选择的途径。再次,依托入学运动会,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校级体育分项目竞赛,降低比赛难度,烘托竞赛氛围,同时推出平台,从中选拔人才。长此以往,在学生中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教学竞赛也是可以产生良好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3)规则的建立依托于核心思想和目标方向,自上而下,规则保障团队健康的运行和发展。由于阶段性目标的不同规则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所有规则的建立和修改都应以审慎的眼光进行慎重的判断,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规则会大打折扣。因此,阶段性的指导目标就尤为重要!能否将教师积极性调动起来,留住现代年轻人,就需要领导者更高的智慧和魄力来适时进行改变。良好的规则是协调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桥梁,统一是第一要素,学校群体工作、普通运动队的运行需要更多的部门来共同完成,因此规则建立必须遵循原则,才能将目标统一,力量集中。
(4)明确“指导教师”还是“教练”的问题。指导教师与教练的概念大相径庭,这个问题其实和队伍的核心指导思想息息相关,是学生自治还是教师管理为主的问题。“体育总局、教育部于2020年8月31日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提到:“支持大中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制定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有政策的支持,最终普通运动队应是最初教师建立并管理,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为辅,在普通运动队中“去教练化”,由培养学生运动到学生主动运动的转变。高校采取了社团聘任制、俱乐部制等很多种方式来逐步完成这一转变。